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表日循环过程对南海碳汇的影响
1
作者 朱玮婷 韩博 +4 位作者 刘长炜 王小婧 陈枫壕 李雅如 杨清华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6-816,共11页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其与大气之间的CO_(2)交换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研究估算了全球大洋海表环境变量(海表温度、10 m风速)昼夜变化对海气CO_(2)通量的贡献,但却忽视了边缘海地区(例如南海)。本研究利用基于走航观...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其与大气之间的CO_(2)交换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研究估算了全球大洋海表环境变量(海表温度、10 m风速)昼夜变化对海气CO_(2)通量的贡献,但却忽视了边缘海地区(例如南海)。本研究利用基于走航观测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月尺度南海海表CO_(2)分压数据、由海洋混合层模型模拟的全球每日大气CO_(2)分压数据和小时级的ERA5再分析数据集,结合块体公式和高桥公式计算得到2003~2020年南海逐小时的CO_(2)通量,基于此评估了海表环境变量日循环变化对南海碳汇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南海海表环境存在显著的日循环变化,会产生平均振幅接近0.5 mmol/(m^(2)·d)的CO_(2)通量日变化,这与短时观测结果一致;但是,由于南海海表温度和10 m风速的日循环超过一半日数都处于正交相位,二者协变作用下产生的净CO_(2)通量比南海月平均CO_(2)通量小两个量级;综合来看,除了在近岸海域,南海海表日循环过程在长时间平均只贡献了较弱的大气CO_(2)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碳汇 海气CO_(2)通量 日循环 海表温度 10 m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