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25种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英 李成发 +5 位作者 肖道清 梁烽 陈枝楠 陈旭辉 孙小颖 李泳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2,共7页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食品接触材料中25种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进行了同时测定。样品中25种目标物分别用蒸馏水和30 g/L醋酸浸出后,用氨水调节浸泡液至pH 8~10,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再用体积比为1∶1的叔丁... 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食品接触材料中25种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进行了同时测定。样品中25种目标物分别用蒸馏水和30 g/L醋酸浸出后,用氨水调节浸泡液至pH 8~10,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再用体积比为1∶1的叔丁基甲醚和乙醇混合液洗脱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不同芳香族伯胺的检出限略有差异,在0.4~2.0μg/kg的范围内。加标水平在10μg/kg时,除2,4-二氨基苯甲醚在酸性模拟物中的回收率较低外,其他芳香族伯胺的回收率均在51.6%~11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为0.5%~9.8%。同时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如叔丁基甲醚和乙醇的体积比、pH值等条件对25种芳香族伯胺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稳定,完全满足欧盟指令No 10/2011对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及制品中芳香族伯胺特定迁移量的限量要求,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芳香族伯胺的实际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萃取 芳香族伯胺 食品接触材料 特定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环斑病毒DB-RT-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耘 杨伟东 +4 位作者 陈枝楠 李明福 章桂明 余道坚 张永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首次应用直接结合反转录实时荧光PCR技术(direct bind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PCR,DB-RT-Re-altime PCR)检测烟草环斑病毒,由于综合运用了PCR管吸附病毒外壳蛋白、病毒核酸分子杂交、高灵敏度实时荧光PCR技术的优点,... 本研究首次应用直接结合反转录实时荧光PCR技术(direct bind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PCR,DB-RT-Re-altime PCR)检测烟草环斑病毒,由于综合运用了PCR管吸附病毒外壳蛋白、病毒核酸分子杂交、高灵敏度实时荧光PCR技术的优点,从而使病毒检测在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等技术指标上比传统的DAS-ELISA方法都有所提高,解决了烟草环斑病毒检测工作中由于隐症、干扰物质存在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为病毒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环斑病毒 反转录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aqMan MGB探针检测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 被引量:3
3
作者 程颖慧 王颖 +2 位作者 章桂明 陈枝楠 李小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6-198,共3页
以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6个菌株以及核果褐腐病菌一个和欧洲种仁果褐腐病菌这两种近似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ITS区序列的比对分析,设计了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 以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6个菌株以及核果褐腐病菌一个和欧洲种仁果褐腐病菌这两种近似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ITS区序列的比对分析,设计了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计了这3种近似种的通用引物和探针,用于检测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 TAQMAN MGB探针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大豆茎褐腐病菌的PCR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旬 陈枝楠 +3 位作者 戴良英 王颖 程颖慧 章桂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6,共3页
提取了分别来自11个种共13株真菌(都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的病原菌)的DNA.采用ITS序列扩增通用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并对大豆茎褐腐病菌的PCR产物进行测序.根据所得大豆茎褐腐病菌与其常见易混淆品所在属在ITS区的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设计... 提取了分别来自11个种共13株真菌(都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的病原菌)的DNA.采用ITS序列扩增通用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并对大豆茎褐腐病菌的PCR产物进行测序.根据所得大豆茎褐腐病菌与其常见易混淆品所在属在ITS区的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此对引物,只有大豆茎褐腐病菌能扩增出500 bp条带,检测的灵敏度达到4.2 pg/μL.将此对引物应用于人工接种大豆茎褐腐病菌大豆的检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成功区分大豆茎褐腐病菌及其近似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茎褐腐病菌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H9亚型AIV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靖清 卞红春 +3 位作者 胡云发 王新卫 陈枝楠 詹爱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384-15386,共3页
[目的]研制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方法]用巯基丙酸在镀银电极石英晶体自组装巯基丙酸单分子膜再通过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 [目的]研制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方法]用巯基丙酸在镀银电极石英晶体自组装巯基丙酸单分子膜再通过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单抗构建传感器芯片,建立可以检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传感器。[结果]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与H5亚型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NDV)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20~100EID50。[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检测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传感器奠定了基础,为其他相关病毒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免疫传感器 生物自组装法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的迁移量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成发 李英 +5 位作者 陈枝楠 梁烽 陈旭辉 吴绍精 李泳涛 孙小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622,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种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迁移水平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测定的23种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0.99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1到0.22 mg / L 之间和0.03到0.85 mg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种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迁移水平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测定的23种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0.99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1到0.22 mg / L 之间和0.03到0.85 mg / L 之间。依据欧盟指令( EU)No.10/2011,考察了5种食品模拟物30 g / L 乙酸、10%(v / v)乙醇、20%(v / v)乙醇、50%(v / v)乙醇和油类模拟物(异辛烷)中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的迁移量。该方法回收率在92.8%~11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5%~9.72%之间。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稳定,完全满足欧盟指令(EU)No 10/2011和 GB 9685-2008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特定迁移量( SML)的限量要求,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30批次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的迁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剂 紫外吸收剂 食品模拟物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佳玲 潘广 +5 位作者 章桂明 程颖慧 向才玉 陈枝楠 谢忠稳 凌杏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6-252,共7页
建立基于QX100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平台的我国未批准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的二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选择基因组中单拷贝的玉米内源基因hmg和VCO-01981-5品系边界序列为定量靶... 建立基于QX100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平台的我国未批准转基因玉米品系VCO-01981-5的二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选择基因组中单拷贝的玉米内源基因hmg和VCO-01981-5品系边界序列为定量靶序列,分别设计不同的PCR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两种探针用不同的荧光进行标记,然后将上述探针和引物置于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以同时定量两个靶标序列。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法只有VCO-01981-5品系的两个靶序列才都有扩增信号。灵敏度、线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定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5%时,最低可稳定定量5个拷贝的VCO-01981-5品系特异性序列分子和4个拷贝的内源基因hmg分子;而在高达50 ng模板DNA以下范围内,PCR反应模板量与测定样品拷贝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平均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该玉米品系定量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精确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高,定量范围广,可用于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中该转基因玉米品系成分的定量检测。此外,该法还可为其他转基因玉米品系及其他转基因作物品系建立类似定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品系VCO-01981-5 微滴式数字PCR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NA-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大米制品中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广 章桂明 +4 位作者 陈枝楠 程颖慧 向才玉 包先雨 凌杏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1-215,共5页
大米制品中痕量转基因成分的检测需要特异和超灵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行业标准中转基因大米筛查位点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ry1A基因为目标,利用在常规Taq Man探针中掺入锁核苷酸提高探针退火温度和杂交特异性等特点,经比较以... 大米制品中痕量转基因成分的检测需要特异和超灵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行业标准中转基因大米筛查位点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ry1A基因为目标,利用在常规Taq Man探针中掺入锁核苷酸提高探针退火温度和杂交特异性等特点,经比较以上位点不同LNA-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效果,建立了针对上述筛查位点的基于LNA-Taq Man探针的新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超高;与普通Taq Man实时荧光PCR方法相比,其反应Ct值可提前1~3个循环(Cry1A位点除外),检测低限可达3 pg。该检测方法可以用以检测大米制品中常规实时荧光PCR难以检测到的痕量转基因大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制品 锁核酸 锁核酸探针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检测数据高效自动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陆清 吴彦 +4 位作者 李军 冯理 熊贝贝 陈新 陈枝楠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118,共3页
实验数据信息管理历来是检验检疫系统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原始数据的手工记录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产生错误导致重复劳动.针对这一需求,通过开发实验室数据处理平台,实现了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分析仪器检测数据高效自动采集与原始... 实验数据信息管理历来是检验检疫系统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原始数据的手工记录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产生错误导致重复劳动.针对这一需求,通过开发实验室数据处理平台,实现了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分析仪器检测数据高效自动采集与原始记录单的自动生成,从而减少数据手写出错的可能性,最终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效率,更好地严把产品安全质量关,更好地为进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数据 自动采集 原始记录单 数据处理平台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白绢病综合防治的问题和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枝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蔬菜 白绢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标签与商品条码的数据转换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包先雨 陈枝楠 +2 位作者 仲建忠 陈新 李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3-787,共5页
针对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电子标签和商品条码共同作用于物品标识的现状,传统技术缺少有效的相互转换方法,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电子标签与商品条码的数据转换模型,并利用具有代表性的SGTIN-96EPC电子标签与EAN-13零售商品条码,给出了一种有... 针对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电子标签和商品条码共同作用于物品标识的现状,传统技术缺少有效的相互转换方法,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电子标签与商品条码的数据转换模型,并利用具有代表性的SGTIN-96EPC电子标签与EAN-13零售商品条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相互转换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且软件易实现,为现代物流和零售行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条码 电子标签 数据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境口岸传染病检疫决策支援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先雨 陈枝楠 +2 位作者 吴绍精 陈勇 陈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5-1070,共6页
文章以中国国境口岸卫生检疫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为背景,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数据采集手段少、防控体系覆盖弱以及监测机制时效差等问题,提出并构建国境口岸传染病检疫决策支援系统,可用于海港、陆路、空港和铁路等各种类型口岸疫情防控... 文章以中国国境口岸卫生检疫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为背景,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数据采集手段少、防控体系覆盖弱以及监测机制时效差等问题,提出并构建国境口岸传染病检疫决策支援系统,可用于海港、陆路、空港和铁路等各种类型口岸疫情防控。系统引入云计算SaaS模式整合了医学巡查、体温监测和旅客自主申报等疫情采集方式,优化了旅客卫生检疫业务流程实现方法;构建了传染病疫情监测三级实验室网络防控体系,并与国家质检总局、地方卫生系统及旅客来源地形成联防联控机制;采用大数据Hadoop分析技术及时搜集并掌握传染病的发展动态,口岸现场指导疫情排查并辅助领导决策。最后以深圳口岸试运行为例,探讨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传染病 检疫决策支援系统 疫情防控 云计算SaaS模式 Hadoo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包先雨 陈枝楠 +1 位作者 李军 仲建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31,共7页
文章从探索供港食品监管模式入手,利用RFID、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一种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模型,并给出模型具体功能模块实现方法,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溯源与监控。该... 文章从探索供港食品监管模式入手,利用RFID、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一种供港食品有害物质全程溯源与实时监控模型,并给出模型具体功能模块实现方法,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溯源与监控。该模型可为监管机构供港食品风险控制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内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港食品 RFID溯源 实时监控 预警 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甲烷对刺桐姬小蜂的熏蒸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焦懿 陈志粦 +5 位作者 康林 余道坚 杨伟东 陈枝楠 陈小英 徐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研究了溴甲烷熏蒸对刺桐姬小蜂的检疫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随熏蒸剂量增加而增高。在同一剂量处理下,虫瘿外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虫瘿内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当熏蒸剂量≥40 g/m3时,刺桐姬小蜂幼虫、蛹和成... 研究了溴甲烷熏蒸对刺桐姬小蜂的检疫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随熏蒸剂量增加而增高。在同一剂量处理下,虫瘿外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虫瘿内刺桐姬小蜂的死亡率。当熏蒸剂量≥40 g/m3时,刺桐姬小蜂幼虫、蛹和成虫均全部死亡。在推荐熏蒸剂量处理下,刺桐植株未受到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姬小蜂 溴甲烷 熏蒸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