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
被引量:
7
1
作者
时佳
宋艳志
+3 位作者
李宣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3-450,共8页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剂的平均粒径(mean diameter,M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离心稳定性常数(centrif...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剂的平均粒径(mean diameter,M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离心稳定性常数(centrifugal stability contant,K_E)和冻融稳定性常数(freeze-thawing stability constant,K′_F)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及中链甘油三酸酯的用量对制剂的影响,预测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优处方为m(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m(大豆卵磷脂):m(中链甘油三酸酯)=2.0∶0.5∶5.0。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04.7±2.4)nm,变异系数为0.441±0.090,离心稳定性常数为3.20±0.43,冻融稳定性常数为2.05±0.21,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口服亚微乳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稳定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恒温法筛选维生素K_2口服纳米乳的抗氧剂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艳志
时佳
+3 位作者
李宣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1-957,967,共8页
目的以有效期为指标,筛选维生素K_2口服纳米乳的较优抗氧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入抗氧剂和/或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纳米乳中维生素K_2的含量,借助经典恒温法预测各处方纳米乳在25℃的有效期。结果未加抗氧剂的维生素K_2纳米乳的...
目的以有效期为指标,筛选维生素K_2口服纳米乳的较优抗氧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入抗氧剂和/或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纳米乳中维生素K_2的含量,借助经典恒温法预测各处方纳米乳在25℃的有效期。结果未加抗氧剂的维生素K_2纳米乳的有效期为0.10年;使用单一抗氧剂或金属离子螯合剂只能将有效期提高至原来的2~4倍,而抗氧剂与金属离子螯合剂联用可将制剂的有效期提高至原来的20倍以上,其中维生素C棕榈酸酯与Ca Na2EDTA联用,可使纳米乳的有效期提高24倍,可达2.36 a。结论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与金属离子螯合剂后可显著提高纳米乳的有效期,其中维生素C棕榈酸酯与Ca Na2EDTA联用的抗氧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恒温法
维生素K2
纳米乳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的解读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建烈
徐峰
+6 位作者
吴斯婷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张美侠
李树壮
袁杰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1-368,共8页
维生素K1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近20年来发现维生素K2有着与维生素K1不同的健康效应:抗骨质疏松、抗动脉钙化等等。让临床医师有些应接不暇,使他们担忧服用维生素K2补充剂是否会带来干扰凝血机制的问题,是否会引起出血或者形成血栓。为...
维生素K1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近20年来发现维生素K2有着与维生素K1不同的健康效应:抗骨质疏松、抗动脉钙化等等。让临床医师有些应接不暇,使他们担忧服用维生素K2补充剂是否会带来干扰凝血机制的问题,是否会引起出血或者形成血栓。为此,我们解读最近发表的《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对MK-7生理学的介绍:MK-7的代谢、维生素K2依赖性蛋白、MK-7与维生素D和钙的协同健康效应;对MK-7安全性的评价:MK-7的检索文献分析、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服用的不良事件报告、MK-7和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MK-7食物过敏的安全性和MK-7的安全系数;以及对MK-7膳食补充剂的管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2
MK-7
生理学
安全性
膳食补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脂酶D的重组表达及其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侯海娟
龚劲松
+7 位作者
翟珅
徐敏
周文斌
陈杰鹏
段丽丽
张晓梅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4,共6页
对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进行重组表达,并探究其在生物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中的应用。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作为PLD的异源表达宿主,构建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28a(+)-sspld,通过蛋白分析确...
对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进行重组表达,并探究其在生物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中的应用。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作为PLD的异源表达宿主,构建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28a(+)-sspld,通过蛋白分析确定其分子量,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探究重组菌的酶学性质。在有机相-水相双相反应体系中进行PS的制备,并对制备工艺进行系统优化。成功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sspld,通过蛋白分析确定其分子质量约为60 kDa。重组菌通过诱导条件优化,酶活最高可达38.58 U/mL,是优化前的2.26倍。PLD粗酶液的最适pH值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制备工艺优化结果表明40℃条件下,在8 mL的乙酸乙酯中溶解64 mg的卵磷脂,在4 mL酶液中溶解160 mg的L-丝氨酸,得到的PS转化率最高,可达28%,产量为1.34 g/L。该PLD粗酶液催化性能良好,为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D
磷脂酰丝氨酸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催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杉醇高产菌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
3
5
作者
程首先
王荣华
+2 位作者
陈杰鹏
段丽丽
邱雪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真菌ST026(Altemaria alternate var.monosporus)的发酵产物,经过常压正相硅胶柱,中压正相硅胶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4步纯化得紫杉醇(纯度99.0%),4步总收率0.003 9%(以发酵浸膏计),紫杉醇的回收率为38.5%。
关键词
真菌
发酵
纯化
鉴定
紫杉醇
维泰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抗癌单体化合物维泰醇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
5
6
作者
段丽丽
陈鸿锐
+2 位作者
陈杰鹏
洪琳
李卫潘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23,共8页
目的对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选育到的1株高产紫杉醇菌种发酵生产新型单体化合物维泰醇(altemol)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摇瓶发酵对培养基成分进行单因素、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合理的基础培养基配方;用5L罐发酵确定最佳发酵pH值...
目的对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选育到的1株高产紫杉醇菌种发酵生产新型单体化合物维泰醇(altemol)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摇瓶发酵对培养基成分进行单因素、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合理的基础培养基配方;用5L罐发酵确定最佳发酵pH值、通气比等;用50L罐发酵确定放大工艺。结果确定维泰醇的发酵工艺为碳和氮的质量比为40:80、pH值在6.2~7.2之间、发酵液体积与单位时间内通入空气的体积比(通气比)为1.0:1.2、溶解氧质量分数(DO)值不得低于起始溶解氧质量分数的10%、比生长速率为10%。50L罐发酵产量可达420mg·L^-1。结论控制比生长速率10%是工艺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泰醇
培养基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
被引量:
7
1
作者
时佳
宋艳志
李宣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苏州科伦药物研究院
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3-450,共8页
文摘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剂的平均粒径(mean diameter,M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离心稳定性常数(centrifugal stability contant,K_E)和冻融稳定性常数(freeze-thawing stability constant,K′_F)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及中链甘油三酸酯的用量对制剂的影响,预测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优处方为m(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m(大豆卵磷脂):m(中链甘油三酸酯)=2.0∶0.5∶5.0。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04.7±2.4)nm,变异系数为0.441±0.090,离心稳定性常数为3.20±0.43,冻融稳定性常数为2.05±0.21,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优化。
关键词
维生素K2
口服亚微乳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稳定性常数
Keywords
vitamin K2
oral submicron emulsio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onstant stability
分类号
R9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恒温法筛选维生素K_2口服纳米乳的抗氧剂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艳志
时佳
李宣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1-957,967,共8页
文摘
目的以有效期为指标,筛选维生素K_2口服纳米乳的较优抗氧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入抗氧剂和/或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纳米乳中维生素K_2的含量,借助经典恒温法预测各处方纳米乳在25℃的有效期。结果未加抗氧剂的维生素K_2纳米乳的有效期为0.10年;使用单一抗氧剂或金属离子螯合剂只能将有效期提高至原来的2~4倍,而抗氧剂与金属离子螯合剂联用可将制剂的有效期提高至原来的20倍以上,其中维生素C棕榈酸酯与Ca Na2EDTA联用,可使纳米乳的有效期提高24倍,可达2.36 a。结论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与金属离子螯合剂后可显著提高纳米乳的有效期,其中维生素C棕榈酸酯与Ca Na2EDTA联用的抗氧化效果最佳。
关键词
经典恒温法
维生素K2
纳米乳
抗氧剂
Keywords
classical isothermal kinetic method
vitamin K2
nanoemulsion
antioxidant
分类号
R9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的解读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建烈
徐峰
吴斯婷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张美侠
李树壮
袁杰力
机构
<今日维生素K
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双骏生物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代谢病分子机制与药物研究所
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1-368,共8页
文摘
维生素K1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近20年来发现维生素K2有着与维生素K1不同的健康效应:抗骨质疏松、抗动脉钙化等等。让临床医师有些应接不暇,使他们担忧服用维生素K2补充剂是否会带来干扰凝血机制的问题,是否会引起出血或者形成血栓。为此,我们解读最近发表的《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对MK-7生理学的介绍:MK-7的代谢、维生素K2依赖性蛋白、MK-7与维生素D和钙的协同健康效应;对MK-7安全性的评价:MK-7的检索文献分析、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服用的不良事件报告、MK-7和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MK-7食物过敏的安全性和MK-7的安全系数;以及对MK-7膳食补充剂的管理。供临床医师参考。
关键词
维生素K2
MK-7
生理学
安全性
膳食补充剂
Keywords
vitamin K2
MK-7
physiology
safety
dietary supplement
分类号
R95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脂酶D的重组表达及其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侯海娟
龚劲松
翟珅
徐敏
周文斌
陈杰鹏
段丽丽
张晓梅
许正宏
史劲松
机构
江南大学药学院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1676121)
江苏省重点研发社会发展面上项目(BE2018622)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46)
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8542Y)
文摘
对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进行重组表达,并探究其在生物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中的应用。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作为PLD的异源表达宿主,构建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28a(+)-sspld,通过蛋白分析确定其分子量,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探究重组菌的酶学性质。在有机相-水相双相反应体系中进行PS的制备,并对制备工艺进行系统优化。成功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sspld,通过蛋白分析确定其分子质量约为60 kDa。重组菌通过诱导条件优化,酶活最高可达38.58 U/mL,是优化前的2.26倍。PLD粗酶液的最适pH值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制备工艺优化结果表明40℃条件下,在8 mL的乙酸乙酯中溶解64 mg的卵磷脂,在4 mL酶液中溶解160 mg的L-丝氨酸,得到的PS转化率最高,可达28%,产量为1.34 g/L。该PLD粗酶液催化性能良好,为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磷脂酶D
磷脂酰丝氨酸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催化条件
Keywords
phospholipase D
phosphatidylserine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characterization
catalytic conditions
分类号
O629.71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杉醇高产菌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
3
5
作者
程首先
王荣华
陈杰鹏
段丽丽
邱雪莲
机构
汕头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0-572,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资助项目(No.99C26214400050)
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No.99BO-1801G)
广东省科技厅粤港招投标项目(No.200649841003)~~
文摘
真菌ST026(Altemaria alternate var.monosporus)的发酵产物,经过常压正相硅胶柱,中压正相硅胶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4步纯化得紫杉醇(纯度99.0%),4步总收率0.003 9%(以发酵浸膏计),紫杉醇的回收率为38.5%。
关键词
真菌
发酵
纯化
鉴定
紫杉醇
维泰醇
Keywords
fungus
fermentation
purify
identification
paclitaxel
alternol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抗癌单体化合物维泰醇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
5
6
作者
段丽丽
陈鸿锐
陈杰鹏
洪琳
李卫潘
机构
汕头市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23,共8页
文摘
目的对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选育到的1株高产紫杉醇菌种发酵生产新型单体化合物维泰醇(altemol)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摇瓶发酵对培养基成分进行单因素、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合理的基础培养基配方;用5L罐发酵确定最佳发酵pH值、通气比等;用50L罐发酵确定放大工艺。结果确定维泰醇的发酵工艺为碳和氮的质量比为40:80、pH值在6.2~7.2之间、发酵液体积与单位时间内通入空气的体积比(通气比)为1.0:1.2、溶解氧质量分数(DO)值不得低于起始溶解氧质量分数的10%、比生长速率为10%。50L罐发酵产量可达420mg·L^-1。结论控制比生长速率10%是工艺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
关键词
维泰醇
培养基
发酵工艺
Keywords
alternol
media
fermentation process
分类号
R9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
时佳
宋艳志
李宣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典恒温法筛选维生素K_2口服纳米乳的抗氧剂
宋艳志
时佳
李宣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美国药典委员会对MK-7(维生素K2)安全性评价》的解读
周建烈
徐峰
吴斯婷
陈杰鹏
段丽丽
邓意辉
张美侠
李树壮
袁杰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磷脂酶D的重组表达及其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中的应用
侯海娟
龚劲松
翟珅
徐敏
周文斌
陈杰鹏
段丽丽
张晓梅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紫杉醇高产菌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程首先
王荣华
陈杰鹏
段丽丽
邱雪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型抗癌单体化合物维泰醇的发酵工艺
段丽丽
陈鸿锐
陈杰鹏
洪琳
李卫潘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