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心氧合肌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景宜 牛力 +1 位作者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牛心中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稳定特性,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75%~100%)和Sephadex G-75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纯的肌红蛋白,并经分光光度扫描光谱鉴定。研究在不同的温度(20~60℃)、pH值(3.0~11.0)条件下氧合肌红蛋白的稳定性,并将... 为了探讨牛心中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稳定特性,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75%~100%)和Sephadex G-75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纯的肌红蛋白,并经分光光度扫描光谱鉴定。研究在不同的温度(20~60℃)、pH值(3.0~11.0)条件下氧合肌红蛋白的稳定性,并将氧合肌红蛋白分别与4-羟基壬烯醛(HNE)、乳酸一起孵育,测定HNE和乳酸对肌红蛋白氧化还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合肌红蛋白稳定性减弱,高铁肌红蛋白生成量增大。氧合肌红蛋白在pH7.0时的稳定性最高,在pH3.0时失去了其特征吸收峰。与对照组相比,HNE促进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而乳酸则降低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氧合肌红蛋白在中性及偏碱性的环境中氧化还原稳定性显著高于酸性环境(P<0.01),HNE能促进氧合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而乳酸能抑制氧合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肌红蛋白 高铁肌红蛋白 氧化还原稳定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钙对牛肉糜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景宜 牛力 +1 位作者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1-35,共5页
为研究乳酸钙对牛肉糜色泽稳定性的影响,将牛背最长肌绞碎成肉糜,分别添加0.1%、0.3%、0.5%的乳酸钙溶液,研究在(4±1)℃的冷藏条件下,肉糜肉色稳定性、色素含量、脂肪氧化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d的... 为研究乳酸钙对牛肉糜色泽稳定性的影响,将牛背最长肌绞碎成肉糜,分别添加0.1%、0.3%、0.5%的乳酸钙溶液,研究在(4±1)℃的冷藏条件下,肉糜肉色稳定性、色素含量、脂肪氧化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d的贮藏期内,添加不同质量分数乳酸钙均可有效抑制高铁肌红蛋白的生成和脂肪氧化的发生,并显著提高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和肉色稳定性,但会使肉糜L*值显著降低(P<0.05)。其中0.3%的乳酸钙对稳定肉色有显著作用,护色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钙 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 脂肪氧化 肉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黄明 黄峰 +4 位作者 张首玉 陈景宜 绍英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9-192,共4页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分别对猪肉背最长肌加热至中心温度25、50、60、80、100℃,然后测定不同温度处理对猪肉蒸煮损失、剪切力值、形状、色度、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的蒸煮损失、剪切力和pH值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分别对猪肉背最长肌加热至中心温度25、50、60、80、100℃,然后测定不同温度处理对猪肉蒸煮损失、剪切力值、形状、色度、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的蒸煮损失、剪切力和pH值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肉块形状发生短缩;色泽从红色变为白色、灰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热处理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结速率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牛力 陈景宜 +2 位作者 黄明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将24只三黄鸡屠宰并预冷8 h后取胸肉作为研究对象,样品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置于-15、-25、-35℃下冻结,测定冻结速率、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液率、蒸煮损失率、色差、蛋白质溶解度、TBARS值、Ca2+-AT...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将24只三黄鸡屠宰并预冷8 h后取胸肉作为研究对象,样品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置于-15、-25、-35℃下冻结,测定冻结速率、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液率、蒸煮损失率、色差、蛋白质溶解度、TBARS值、Ca2+-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冻结速率对鸡胸肉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液率、蒸煮损失率、色差、TBARS值、Ca2+-ATPase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蛋白质溶解度无显著影响(P>0.05),且冻结速率越大,鸡胸肉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速率 鸡胸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景宜 张昀 +2 位作者 彩云 程岚 张修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未孕大鼠14只,采用丝线结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右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建模后4周及8周时处死大鼠,并测量上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收集...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未孕大鼠14只,采用丝线结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右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建模后4周及8周时处死大鼠,并测量上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收集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分析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中1/3区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牙周探针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Micro-CT图像分析发现对照组牙槽骨致密,主要由板状骨小梁构成;实验组牙槽骨变疏松,杆状骨小梁较多。牙槽骨微结构参数分析发现4周及8周实验组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及骨小梁宽度(Tb.Th.)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8周实验组BMD、BV/TV、Tb.Th.较4周组降低(P<0.05)。8周实验组骨小梁数目(Tb.N.)及骨髓腔宽度(Tb.Sp.)较对照组及4周实验组均增加(<0.05)。结论:牙周炎可导致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丢失、骨小梁微结构破坏,且这种破坏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 MICRO-CT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技术对原酒中己酸乙酯含量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祖耀 王卫东 +1 位作者 王青松 陈景宜 《酿酒科技》 2019年第11期70-73,共4页
研究利用近红外技术建立己酸乙酯含量的检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原酒中己酸乙酯含量。经过反复对模型进行优化、验证,得到建模集和验证集的线性关系均较好,交叉验证均方根差RMSECV较小的较优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 研究利用近红外技术建立己酸乙酯含量的检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原酒中己酸乙酯含量。经过反复对模型进行优化、验证,得到建模集和验证集的线性关系均较好,交叉验证均方根差RMSECV较小的较优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用性评估,最终控制模型检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表明己酸乙酯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满足原酒入库质量等级判定的初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酒 己酸乙酯 近红外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在入池酒醅回复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景宜 王卫东 +1 位作者 王青松 《酿酒科技》 2021年第10期57-60,共4页
入池酒醅的回复性是衡量酒醅在受到外界压力后恢复变形的能力,也是酒醅骨力和手感揉实性的表现,对整个发酵过程影响很大。传统方法是靠经验以手试醅,主观性较强,后采用质构仪检测,为了能实现大批量定量检测,我公司创新采用步琦公司NIRma... 入池酒醅的回复性是衡量酒醅在受到外界压力后恢复变形的能力,也是酒醅骨力和手感揉实性的表现,对整个发酵过程影响很大。传统方法是靠经验以手试醅,主观性较强,后采用质构仪检测,为了能实现大批量定量检测,我公司创新采用步琦公司NIRmaster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并结合近红外分析软件NIRCal5.2,建立了入池酒醅性状中回复性的定量模型。该模型的建模集的相关系数r为0.8549,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为0.8328;建模集标准差(SEC)与验证集标准差(SEP)的比值为1.026。随机选取40组样品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质构仪检测方法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为3.11%,RMSEP为0.263,说明近红外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入池酒醅回复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池酒醅 回复性 近红外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入池饭醅感官性状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景宜 王青松 +3 位作者 赵琦 王卫东 牛力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1期30-34,41,共6页
利用质构仪与SVM-PCA算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感官盲评挑选出性状为好和差两种极端样品质构数据,初步建立入池饭醅等级分类模型,模型准确率为0.6719。为提升模型准确率,引入入池饭醅理化指标(水分、酸度、淀粉、溶氧量)结合TPA指标(硬度... 利用质构仪与SVM-PCA算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感官盲评挑选出性状为好和差两种极端样品质构数据,初步建立入池饭醅等级分类模型,模型准确率为0.6719。为提升模型准确率,引入入池饭醅理化指标(水分、酸度、淀粉、溶氧量)结合TPA指标(硬度、粘性、黏聚性、回复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结合感官评定从四个维度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从海量入池饭醅样品信息中提取关键影响因子,细化浓香型入池饭醅感官性状综合评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入池饭醅中水分含量与柔熟度(r=0.783)、淀粉与黏聚性(r=0.713)、肉实度(r=0.708)、溶氧量与疏松度(r=0.872)、TPA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浓香型入池饭醅感官性状评价模型:Y=30.8+1.69X1-0.56X3+0.0004X5-96.2X7+57X8,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池饭醅 感官性状 评价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