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叶片生长冗余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碧
杜飞鸽
+4 位作者
张军
张曦
陈显昌
杨雪
杜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0-54,共5页
以平展型玉米中单808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不同剪叶处理对其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变化的影响,探明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是否存在叶片生长冗余。结果表明,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剪叶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剪...
以平展型玉米中单808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不同剪叶处理对其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变化的影响,探明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是否存在叶片生长冗余。结果表明,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剪叶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剪叶处理,在中密度(45 000株/hm^2)和高密度(60 000株/hm^2)下,产量表现为不剪叶处理>剪叶1/4处理>剪叶1/2处理,但剪叶1/4处理与不剪叶处理相比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中、高密度下,剪叶处理的穗部干物质量与不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剪叶1/4处理的群体干物质量与不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高密度下,剪叶1/4处理未降低其对氮、磷、钾的吸收。说明随着密度增加,适当去除叶片不会影响中单808茎、穗和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量和产量。平展型春玉米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存在叶片生长冗余,在中密度(45 000株/hm^2)和高密度(60 000株/hm^2)下叶片存在一定的生长冗余,冗余度分别为20.20%和2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平展型
种植密度
叶片冗余
剪叶处理
干物质量
吸收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渤海国的疆域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渤海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领有肃慎故地、高丽故地、扶余故地、(?)貊故地、沃沮故地、挹娄故地、拂涅故地、铁利故地、越喜故地等广大地区。渤海疆域的形成、发展,是渤海国两个多世纪经营和不断扩展的结果。
关键词
渤海郡王
渤海国
高丽
黑水
东北
新罗
疆域
大武艺
安东都护府
新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肃慎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渤海是唐朝管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史在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史册中占有重要地位。揭示渤海国建立的原因、背景、过程,是渤海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一点学习体会,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关键词
渤海国
肃慎
唐朝
中原王朝
东北地区
勿吉
渤海史
阶级分化
黑龙江省
考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长安通往渤海的交通要道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是一个疆域辽阔、空前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交通四通八达。据史书记载,宽阔的驿道,以长安为中心,通向全国各地。通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的交通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是一个疆域辽阔、空前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交通四通八达。据史书记载,宽阔的驿道,以长安为中心,通向全国各地。通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的交通也很发达,主要干线多达七条。本文主要论述通往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交通要道
渤海地区
唐朝
辽宁省朝阳市
东北地区
营州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史书记载
交通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和剪叶量对黔兴201玉米干物质和NPK积累量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杜飞鸽
宋碧
+3 位作者
张曦
陈显昌
杨尚丽
高文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8-30,34,共4页
为探明植株生长冗余调控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以贵州高产玉米品种黔兴201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剪叶量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生产、植株NPK积累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45 000株/hm2时,不剪叶处理和剪叶1/4处...
为探明植株生长冗余调控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以贵州高产玉米品种黔兴201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剪叶量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生产、植株NPK积累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45 000株/hm2时,不剪叶处理和剪叶1/4处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剪叶1/2处理,剪叶有助于干物质积累量向茎和穗部转移;密度为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时,不剪叶处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剪叶1/2处理和剪叶1/4处理。密度为45 000株/hm2和60 000株/hm2时,剪叶1/4有助于植株群体对N素的积累,同时,剪叶1/4处理的产量与不剪叶处理的差异不显著;45 000株/hm2、60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密度时,剪叶处理不会降低植株群体对P和K素的积累。低密度下黔兴201玉米叶片存在一定的生长冗余,可以通过去除叶片冗余提高此密度下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剪叶量
N、P、K积累量
干物质生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国的佛像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0年第5期145-145,共1页
渤海王国(公元698—926年),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王国建立以前,中原的佛教已在部分靺鞨人中传播。建国后,由于唐朝的影响,渤海统治集团重学崇儒,提倡佛教,把佛教做为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工具,不惜人力、物力...
渤海王国(公元698—926年),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王国建立以前,中原的佛教已在部分靺鞨人中传播。建国后,由于唐朝的影响,渤海统治集团重学崇儒,提倡佛教,把佛教做为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工具,不惜人力、物力,大力兴建佛寺、佛塔、佛象,佛教很快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一种主要宗教。随着佛教的兴盛发达,唐代佛教艺术也源源不断传入渤海。文献记载,渤海统治者曾塑造精美的金佛、银佛去长安朝觐、进贡。又据不完全统计,仅渤海王都上京龙泉府遗址(今宁安县东京城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佛教艺术
佛像
建国后
提倡佛教
唐朝
地方政权
统治集团
东京城
文献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靺鞨考
7
作者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4-140,共7页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一开头便道:“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有些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大祚荣是高丽人。”然而,这一记载中,有“渤海靺鞨”一词。特别是,“渤海靺鞨”一词中有“靺鞨”二字,这二字足以使我们怀疑“...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一开头便道:“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有些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大祚荣是高丽人。”然而,这一记载中,有“渤海靺鞨”一词。特别是,“渤海靺鞨”一词中有“靺鞨”二字,这二字足以使我们怀疑“大祚荣是高丽人”这一看法的正确性。由于“渤海靺鞨”一词涉及大祚荣的族属问题。所以,渤海史的研究者在论及渤海族属时,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解释一下“渤海靺鞨”,自觉不自觉地表明了自己对“渤海靺鞨”的看法。如中国学者王成国认为:“渤海靺鞨即粟末靺鞨”。又如,朝鲜学者朴时亨在论及这一问题时,认为:“渤海不只是由高句丽人组成的,它还包括在数量上仅占多数的靺鞨之众,而且其国都也位于粟末靺鞨住地。但在这里掌握主导权的是高句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郡王
大武艺
旧唐书
高丽
册府元龟
高句丽
开元七年
史书记载
大祚荣
唐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崔忻题名石刻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显昌
《求是学刊》
1980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石刻
大祚荣
渤海政权
旅顺
渤海郡王
公元
黄金
拓片
持节
忽汗州都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叶片生长冗余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碧
杜飞鸽
张军
张曦
陈显昌
杨雪
杜海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0-5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3)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黔科合J字[2011]2138号)
+3 种基金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编号:黔科合NY[2014]3016号)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503127)
贵州省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编号:黔学位合字ZDXK[2014]8号)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粮油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理生态特色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黔教合KY字[2015]333)
文摘
以平展型玉米中单808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不同剪叶处理对其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变化的影响,探明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是否存在叶片生长冗余。结果表明,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剪叶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剪叶处理,在中密度(45 000株/hm^2)和高密度(60 000株/hm^2)下,产量表现为不剪叶处理>剪叶1/4处理>剪叶1/2处理,但剪叶1/4处理与不剪叶处理相比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中、高密度下,剪叶处理的穗部干物质量与不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剪叶1/4处理的群体干物质量与不剪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高密度下,剪叶1/4处理未降低其对氮、磷、钾的吸收。说明随着密度增加,适当去除叶片不会影响中单808茎、穗和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量和产量。平展型春玉米中单808在低密度(30 000株/hm^2)下不存在叶片生长冗余,在中密度(45 000株/hm^2)和高密度(60 000株/hm^2)下叶片存在一定的生长冗余,冗余度分别为20.20%和22.34%。
关键词
春玉米
平展型
种植密度
叶片冗余
剪叶处理
干物质量
吸收量
产量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渤海国的疆域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显昌
机构
黑龙江省博物馆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文摘
渤海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领有肃慎故地、高丽故地、扶余故地、(?)貊故地、沃沮故地、挹娄故地、拂涅故地、铁利故地、越喜故地等广大地区。渤海疆域的形成、发展,是渤海国两个多世纪经营和不断扩展的结果。
关键词
渤海郡王
渤海国
高丽
黑水
东北
新罗
疆域
大武艺
安东都护府
新唐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肃慎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显昌
机构
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文摘
渤海是唐朝管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史在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史册中占有重要地位。揭示渤海国建立的原因、背景、过程,是渤海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一点学习体会,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关键词
渤海国
肃慎
唐朝
中原王朝
东北地区
勿吉
渤海史
阶级分化
黑龙江省
考古工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长安通往渤海的交通要道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显昌
机构
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文摘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是一个疆域辽阔、空前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交通四通八达。据史书记载,宽阔的驿道,以长安为中心,通向全国各地。通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的交通也很发达,主要干线多达七条。本文主要论述通往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线。
关键词
渤海海峡
交通要道
渤海地区
唐朝
辽宁省朝阳市
东北地区
营州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史书记载
交通路线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和剪叶量对黔兴201玉米干物质和NPK积累量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杜飞鸽
宋碧
张曦
陈显昌
杨尚丽
高文燕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8-30,34,共4页
基金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玉米高产群体叶片的生长冗余及调控措施"[黔科合J字(2011)213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贵州省抗旱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40B03)
文摘
为探明植株生长冗余调控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以贵州高产玉米品种黔兴201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剪叶量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生产、植株NPK积累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45 000株/hm2时,不剪叶处理和剪叶1/4处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剪叶1/2处理,剪叶有助于干物质积累量向茎和穗部转移;密度为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时,不剪叶处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剪叶1/2处理和剪叶1/4处理。密度为45 000株/hm2和60 000株/hm2时,剪叶1/4有助于植株群体对N素的积累,同时,剪叶1/4处理的产量与不剪叶处理的差异不显著;45 000株/hm2、60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密度时,剪叶处理不会降低植株群体对P和K素的积累。低密度下黔兴201玉米叶片存在一定的生长冗余,可以通过去除叶片冗余提高此密度下玉米的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剪叶量
N、P、K积累量
干物质生产
产量
Keywords
maize
density
cutting leaves
NPK accumulati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yiel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国的佛像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显昌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0年第5期145-145,共1页
文摘
渤海王国(公元698—926年),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王国建立以前,中原的佛教已在部分靺鞨人中传播。建国后,由于唐朝的影响,渤海统治集团重学崇儒,提倡佛教,把佛教做为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工具,不惜人力、物力,大力兴建佛寺、佛塔、佛象,佛教很快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一种主要宗教。随着佛教的兴盛发达,唐代佛教艺术也源源不断传入渤海。文献记载,渤海统治者曾塑造精美的金佛、银佛去长安朝觐、进贡。又据不完全统计,仅渤海王都上京龙泉府遗址(今宁安县东京城附近)
关键词
渤海国
佛教艺术
佛像
建国后
提倡佛教
唐朝
地方政权
统治集团
东京城
文献记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靺鞨考
7
作者
陈显昌
机构
黑龙江省博物馆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4-140,共7页
文摘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一开头便道:“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有些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大祚荣是高丽人。”然而,这一记载中,有“渤海靺鞨”一词。特别是,“渤海靺鞨”一词中有“靺鞨”二字,这二字足以使我们怀疑“大祚荣是高丽人”这一看法的正确性。由于“渤海靺鞨”一词涉及大祚荣的族属问题。所以,渤海史的研究者在论及渤海族属时,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解释一下“渤海靺鞨”,自觉不自觉地表明了自己对“渤海靺鞨”的看法。如中国学者王成国认为:“渤海靺鞨即粟末靺鞨”。又如,朝鲜学者朴时亨在论及这一问题时,认为:“渤海不只是由高句丽人组成的,它还包括在数量上仅占多数的靺鞨之众,而且其国都也位于粟末靺鞨住地。但在这里掌握主导权的是高句丽”。
关键词
渤海郡王
大武艺
旧唐书
高丽
册府元龟
高句丽
开元七年
史书记载
大祚荣
唐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崔忻题名石刻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显昌
出处
《求是学刊》
1980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石刻
大祚荣
渤海政权
旅顺
渤海郡王
公元
黄金
拓片
持节
忽汗州都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密度下平展型春玉米叶片生长冗余研究
宋碧
杜飞鸽
张军
张曦
陈显昌
杨雪
杜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渤海国的疆域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肃慎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代长安通往渤海的交通要道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密度和剪叶量对黔兴201玉米干物质和NPK积累量与产量的影响
杜飞鸽
宋碧
张曦
陈显昌
杨尚丽
高文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渤海国的佛像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198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渤海靺鞨考
陈显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唐崔忻题名石刻
陈显昌
《求是学刊》
198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