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节服务流视角的黄河流域生态补偿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元博 翟天林 +3 位作者 毕庆生 陈鹏 李玲 陈昱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63-3775,共13页
生态补偿是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生态补偿探讨较少,定量评估较为匮乏。基于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供-流-需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生态补偿模式,明确黄河流域调节服务供需关系,结合风场分... 生态补偿是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生态补偿探讨较少,定量评估较为匮乏。基于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供-流-需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生态补偿模式,明确黄河流域调节服务供需关系,结合风场分析、水文分析以及热点分析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流供给区、需求区、传递路径,并通过比较生态辐射力获取服务流量,最终确定黄河流域调节服务生态补偿受偿城市、补偿城市以及补偿金额。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供给在空间上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需求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密切相关,在空间上则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供给与需求关系整体上呈现赤字状态,供给难以满足需求;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固碳服务供给能够满足需求,但已接近生态赤字警戒线。(3)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受偿城市共8个,补偿城市共22个;固碳服务受偿城市共10个,补偿城市共28个。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生态补偿总金额为676.54亿元,其中水源涵养服务生态补偿总金额为160.54亿元,固碳服务生态补偿总金额为516亿元。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政策的制定以及生态补偿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流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品牌资产前置要素整合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杜建刚 陈昱润 曹花蕊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61,共12页
使用Meta分析方法,本文在整合1991-2017年57份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品牌资产前置要素的整合模型。第一,使用Met a分析方法将品牌资产前置要素归类为企业要素、市场要素与消费者要素三个维度,并对前置要素三维度与品牌资产的相关关系... 使用Meta分析方法,本文在整合1991-2017年57份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品牌资产前置要素的整合模型。第一,使用Met a分析方法将品牌资产前置要素归类为企业要素、市场要素与消费者要素三个维度,并对前置要素三维度与品牌资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整合定量分析。第二,使用M ASEM多元路径分析,得出品牌资产及前置要素的作用模型。第三,基于构建品牌资产的企业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的相对关系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外部要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高于内部要素;在对本土化品牌进行营销时,内部要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高于外部要素,而对国际化品牌营销时,作用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资产 前置要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IMU的双轴非定向标定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聂梦馨 吕品 +1 位作者 赖际舟 陈昱润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针对光纤惯性组件确定性误差的特性,建立了标定的数学模型。由于光纤组件标度因数的非线性,使用多项式误差模型替代了经典的常数误差模型。基于建立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双轴转位机构动静态混合标定方案,使用八位置静态标定方法标定陀螺零偏... 针对光纤惯性组件确定性误差的特性,建立了标定的数学模型。由于光纤组件标度因数的非线性,使用多项式误差模型替代了经典的常数误差模型。基于建立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双轴转位机构动静态混合标定方案,使用八位置静态标定方法标定陀螺零偏,采用三轴12个速率的旋转标定方法标定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和非正交耦合误差。针对加速度计采用二十四位置的重力场静态翻滚标定方案,最后使用多项式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和补偿光纤惯性组件的标度因数误差。通过实验和补偿结果表明,此方案有效标定了光纤惯性组件的各项确定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惯性组件 标定 双轴 非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品牌与消费者体验协同进化研究
4
作者 陈昱润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文章从消费者体验视角,对集群品牌与其协同进化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集群品牌发展是由轮轴式集群品牌到平台式集群品牌的不断进化过程。消费者体验作为集群品牌价值链终端,可以解决两者进化过程中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动机与集聚形象认... 文章从消费者体验视角,对集群品牌与其协同进化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集群品牌发展是由轮轴式集群品牌到平台式集群品牌的不断进化过程。消费者体验作为集群品牌价值链终端,可以解决两者进化过程中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动机与集聚形象认同的矛盾问题。其中,轮轴式集群品牌阶段,集群内龙头企业忠诚度高于集群品牌忠诚度,基于龙头企业品牌的消费体验优于集群品牌体验;平台式集群品牌阶段,集群内中小企业受集群品牌正面晕轮效应,基于集群品牌的消费体验优于中小企业品牌。消费者体验需要以轮轴式集群品牌至平台式集群品牌进化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动态营销与管理。该研究从消费者体验视角研究集群品牌的动态营销过程,不仅有助于完善集群营销理论,还为集群品牌化过程提供指导,以适应快速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品牌 消费者体验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