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波段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昭福 常安碧 +2 位作者 黄华 刘振帮 何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3-746,共4页
利用3维电磁场与粒子模拟软件对S波段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设计和模拟计算。通过对谐振腔本征模的计算确定腔体的冷腔高频特性,采用3维的粒子模拟软件(PIC)模拟分析速调管各腔及整管的束波互作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引... 利用3维电磁场与粒子模拟软件对S波段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设计和模拟计算。通过对谐振腔本征模的计算确定腔体的冷腔高频特性,采用3维的粒子模拟软件(PIC)模拟分析速调管各腔及整管的束波互作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同轴谐振腔结构,使电子注不必集中在谐振腔中心通过,降低了电场不均性对束波互作用的不利影响;通过引入多电子注,电子在相对较低的轴向聚焦磁场下依然拥有较高的通过率,降低了速调管对聚焦磁场的要求。模拟中采用3个同轴谐振腔进行束波互作用,在输入电压700kV、束流5.8kA和聚焦磁场0.4T的情况下,得到了功率1.4GW的输出微波,效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多注 同轴腔 粒子模拟 S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的小信号理论
2
作者 陈昭福 黄华 +1 位作者 常安碧 何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180,共5页
多注相对论速调管利用多注电子注并行工作,各电子注在传输过程中彼此独立,利于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抑制杂模振荡。分析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的小信号理论,从谐振腔内电场的场形函数出发确定了不同腔体结构的耦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 多注相对论速调管利用多注电子注并行工作,各电子注在传输过程中彼此独立,利于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抑制杂模振荡。分析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的小信号理论,从谐振腔内电场的场形函数出发确定了不同腔体结构的耦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电子注形状、注数时的基波电流分量轴向变化过程,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同轴谐振腔的间隙耦合系数要大于圆柱腔的间隙耦合系数,采用同轴谐振腔更有利于注波互作用;电子群聚过程与每注电子注的势能密切相关,提高电子注数目有助于得到更大的基波电流分量。在电子注电压600 kV、电流5 kA、间隙电压30 kV的条件下,输入腔后的基波电流分量达80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注 相对论速调管 小信号理论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枪高压绝缘性能提升的结构优化研究
3
作者 陈昭福 汝佳冉 +4 位作者 储开荣 王加松 沈长圣 柏宁丰 孙小菡 《电子器件》 2024年第6期1525-1529,共5页
电子枪中陶瓷的耐压性能是制约速调管向高功率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陶瓷沿面闪络的发生是影响其耐压性能的关键。根据陶瓷沿面闪络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绝缘结构,利用多组屏蔽环结构控制真空、陶瓷和金属三结合点处的电场强度... 电子枪中陶瓷的耐压性能是制约速调管向高功率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陶瓷沿面闪络的发生是影响其耐压性能的关键。根据陶瓷沿面闪络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绝缘结构,利用多组屏蔽环结构控制真空、陶瓷和金属三结合点处的电场强度,并屏蔽阴极筒发射的电子对绝缘陶瓷的轰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结构可以显著降低三结合点处的电场强度,达到2.5 MV/m以下。相应结构优化方法有助于提升速调管的工作电压,且可以向其他电真空器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性能 沿面闪络 三结合点 防晕环 屏蔽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脉冲的相位测量方法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戈弋 黄华 +4 位作者 王建忠 胡进光 陈昭福 何琥 高岩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94-497,共4页
本文概述了常用的高频信号相位测量的方法,分析了鉴相器和数字示波器直接测量两种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设计实验系统对示波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最后利用数字示波器对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相位进行了实验验证的测... 本文概述了常用的高频信号相位测量的方法,分析了鉴相器和数字示波器直接测量两种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设计实验系统对示波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最后利用数字示波器对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相位进行了实验验证的测量,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位测量 鉴相器 数字示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重复频率运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华 陈昭福 +6 位作者 袁欢 何琥 李士锋 刘振帮 罗光耀 王淦平 雷禄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S波段高功率强流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的重复频率稳频稳相运行的性能,采用实验结合理论和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其主要制约因素,特别分析了造成器件脉冲缩短和重复频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RKA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S波段高功率强流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的重复频率稳频稳相运行的性能,采用实验结合理论和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其主要制约因素,特别分析了造成器件脉冲缩短和重复频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RKA中的中间腔和输出腔的电子反射、电子散焦轰击腔体鼻锥是造成脉冲缩短、重复频率运行不稳定的主要根源。通过采用大漂移管半径的器件结构、在漂移管中加载吸波材料以及引导磁场位形、采用电子发射较均匀的碳/碳复合阴极材料等措施,使杂频振荡、脉冲缩短和重复频率工作不稳定性等问题得到了明显减轻,输出微波相位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电压830 kV、束流7.7 kA、脉宽190 ns的环行电子束驱动S波段3腔RKA,重复频率25 Hz运行得到了峰值功率1.55 GW、脉宽163 ns、相位抖动18°(rms)的输出微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速调管 强流相对论电子束 相位稳定 脉冲缩短 重复频率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
6
作者 刘振帮 黄华 +3 位作者 金晓 雷禄容 何琥 陈昭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82-485,共4页
研究了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TRKA)的模式泄漏和自激振荡问题,对干扰模式的电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得知干扰模式在谐振腔中为TM21模,而在同轴漂移管中耦合为TE21模。针对干扰模式的传输特点采用在同轴漂移管中加载吸波材料的方式进行抑制... 研究了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TRKA)的模式泄漏和自激振荡问题,对干扰模式的电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得知干扰模式在谐振腔中为TM21模,而在同轴漂移管中耦合为TE21模。针对干扰模式的传输特点采用在同轴漂移管中加载吸波材料的方式进行抑制,通过三维粒子仿真软件分析了吸波材料的电导率和几何参数对微波吸收的影响,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同轴漂移管中加载吸波材料的TRKA结构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吸波材料能够很好抑制TRKA的自激振荡,模拟仿真实现TRKA输出微波功率1.1GW,效率37%,增益42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 X波段 自激振荡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