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 min步行试验联合血清细胞因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新馨 林彩娜 冯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联合血清细胞因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联合血清细胞因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等心功能指标。患者入院后行6MWT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法分析6MWT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失访患者2例,根据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n=36)与非事件组(n=44)。事件组6MWT显著低于非事件组[(301.25±36.78)和(413.51±42.36)m],血清IL-22[(643.51±53.69)和(511.07±60.11)pg/ml]、TNF-α[(412.15±56.69)和(284.55±35.79)ng/L]及NF-κB[(96.67±13.69)和(70.05±12.57)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YHAⅡ级患者6MWT显著高于NYHAⅢ级患者[(390.52±45.87)m和(346.47±43.15)m],血清IL-22[(540.09±60.33)和(589.01±58.77)pg/ml]、TNF-α[(325.21±53.69)和(352.02±54.77)ng/L]及NF-κB[(78.07±10.85)和(84.04±11.33)pg/ml]水平均显著低于NYHA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HF患者6MWT与LVEF呈正相关(r=0.511,P<0.001),与NYHA心功能分级(r=-0.405,P=0.012)及血清NT-proBNP水平均呈负相关(r=-0.456,P<0.001);血清IL-22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83,P=0.016),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96,P=0.037);血清TNF-α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425,P=0.008),与NYHA心功能分级(r=0.305,P=0.030)及血清NT-proBNP水平(r=0.377,P=0.017)均呈正相关;血清NF-κB水平与LVEF(r=-0.317,P=0.028)呈负相关,与NYHA心功能分级(r=0.304,P=0.031)及血清NT-proBNP水平(r=0.246,P=0.043)均呈正相关。CHF患者TNF-α水平与6MWT呈负相关(r=-0.369,P=0.018),与血清IL-22(r=0.413,P=0.010)及NF-κB(r=0.356,P=0.021)水平均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发现,6MWT、血清TNF-α及NF-κB水平联合预测CHF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95%CI 0.939~1.000),灵敏度为0.972,特异度为0.977,优于单一指标检测。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6MWT及血清TNF-α水平是影响CHF患者出院后1年发生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MWT、TNF-α、IL-22及NF-κB联合应用对CHF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6min步行试验 白细胞介素-22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后期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莫春桃 李欢 陈新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后期心脏康复(CR)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琼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资料、CR相关信息知晓度、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及一般自我效能进行问卷调...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后期心脏康复(CR)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琼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资料、CR相关信息知晓度、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及一般自我效能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其院外早期(Ⅱ期)CR依从性。根据Ⅱ期CR依从性将患者分为依从性良好组(19例)和依从性不佳组(159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Ⅱ期CR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78例患者Ⅱ期CR依从性良好者共19例(10.6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相关信息知晓度(OR=0.460,95%CI 0.339~0.625;P<0.05)、社会支持程度(OR=0.498,95%CI 0.318~0.778;P<0.05)及患者心脏自我效能(OR=0.294,95%CI 0.096~0.894;P<0.05)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Ⅱ期CR依从性的保护因素,而焦虑(OR=1.455,95%CI 1.299~1.630;P<0.05)是其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Ⅱ期CR依从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从提高患者自身疾病效能感、CR康复相关知识知晓度及社会支持力度、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其CR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