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26-27,39,共3页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其中添加棕榈配方的茶树菇平均单袋产量可达277.7 g,比杂木屑配方的产量(178.9 g)提高了55.2%左右。但是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加入棕榈原材料量的增加而减缓,特别是棕榈仁粕,当其量达一定值时,茶树菇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满袋,且无法正常出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在杂木屑配方中适当添加棕榈丝纤维或者棕榈仁粕,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棕榈丝纤维
棕榈仁粕
杂木屑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野生茶树菇菌株鉴定及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探
2
作者
刘叶高
陈新淇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2期18-21,24,共5页
将野外采集的茶树菇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培养物。为探究其是否为新菌种以及最适的培养条件,进行菌丝拮抗试验、菌株鉴定以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试验确定其与茶树菇-5等菌株不同;经鉴定确定其为Agrocybe sp(.田头菇属),...
将野外采集的茶树菇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培养物。为探究其是否为新菌种以及最适的培养条件,进行菌丝拮抗试验、菌株鉴定以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试验确定其与茶树菇-5等菌株不同;经鉴定确定其为Agrocybe sp(.田头菇属),是潜在的新种,并命名为茶树菇-20;菌丝生物学特性试验确定茶树菇-20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左右,最适生长pH为6~7,最适光照强度为0 lx,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野生
温度
含水量
PH
光照强
度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5 位作者
黄书文
黄黎红
张文华
董贵发
刘万震
聂晓玲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3期31-33,43,共4页
以松木屑、杉木屑、茶籽壳、玉米芯、菌草粉和杂木屑等为主要原料,设计7个配方工厂化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配方2、配方4栽培的茶树菇产量高于其他5个配方,且出菇集中在前两潮,表明含茶籽壳和松木屑配方可以提高茶树菇产量并且能有效缩...
以松木屑、杉木屑、茶籽壳、玉米芯、菌草粉和杂木屑等为主要原料,设计7个配方工厂化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配方2、配方4栽培的茶树菇产量高于其他5个配方,且出菇集中在前两潮,表明含茶籽壳和松木屑配方可以提高茶树菇产量并且能有效缩短茶树菇工厂化生产周期,是两个比较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高产优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茶籽壳
松木屑
工厂化栽培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菇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4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3 位作者
饶永斌
王蕾
刘万震
葛小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0期53-54,65,共3页
[目的]探究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了茶树菇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茶树菇菌包打洞会显著影响产量,特别是对第1潮菇的产量影响比较大,不打洞的菌包产量明显高于打洞的菌包。[结论]生产茶树菇菌包时,不提倡因赶时...
[目的]探究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了茶树菇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茶树菇菌包打洞会显著影响产量,特别是对第1潮菇的产量影响比较大,不打洞的菌包产量明显高于打洞的菌包。[结论]生产茶树菇菌包时,不提倡因赶时间,对茶树菇菌包进行打洞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菌包
打洞
产量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菇新品种‘茶-20’出菇评比试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新淇
黄黎红
+2 位作者
刘叶高
黄书文
张文华
《食药用菌》
202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对茶树菇新品种‘茶-20’和3个常见品种所作的出菇评比试验结果:‘茶-20’4潮菇总产量略低于‘杨4’和‘杨-3’,但其产量集中在前两潮,出菇周期短,且菇体外观性状显著优于其余品种,是一个较适合用于工厂化生产的优质高效新品种。
关键词
茶树菇
茶-20
出菇试验
子实体性状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秀珍菇菌种保藏条件试验
6
作者
陈新淇
施乐乐
+3 位作者
李昕霖
肖淑霞
刘叶高
黄志龙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探究秀珍菇菌种最适保藏条件,分别设计不同保藏温度、培养基、转接次数和pH,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菌种保藏1年后,进行出菇试验。4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能力依次为pH>转接次数>培养基>保藏温度。保藏温度对试验结果...
为探究秀珍菇菌种最适保藏条件,分别设计不同保藏温度、培养基、转接次数和pH,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菌种保藏1年后,进行出菇试验。4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能力依次为pH>转接次数>培养基>保藏温度。保藏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培养基、转接次数、pH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P<0.001)。结果表明秀珍菇菌种的最适保藏条件是PDA培养基、pH 6、每年转接2次,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保藏温度
培养基
转接次数
PH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根菇单孢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书文
刘叶高
+2 位作者
张文华
张焕均
陈新淇
《食药用菌》
202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为选育长根菇优良品种,采用单孢杂交技术路线:亲本选择→单孢分离→单核体菌丝确认→配对杂交组合→移植扩大繁殖→小试→区别性鉴定→中间试验,选育出Cr12、Cr10两个新菌株。筛选试验结果显示,Cr12、Cr10比两亲本明长17号和明长2号出菇...
为选育长根菇优良品种,采用单孢杂交技术路线:亲本选择→单孢分离→单核体菌丝确认→配对杂交组合→移植扩大繁殖→小试→区别性鉴定→中间试验,选育出Cr12、Cr10两个新菌株。筛选试验结果显示,Cr12、Cr10比两亲本明长17号和明长2号出菇早,产量分别比明长17号增加25.24%和19.32%;且与两亲本间有拮抗反应,在形态及遗传特性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单孢杂交
菌株选育
CR12
Cr10
区别性鉴定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机构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26-27,39,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其中添加棕榈配方的茶树菇平均单袋产量可达277.7 g,比杂木屑配方的产量(178.9 g)提高了55.2%左右。但是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加入棕榈原材料量的增加而减缓,特别是棕榈仁粕,当其量达一定值时,茶树菇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满袋,且无法正常出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在杂木屑配方中适当添加棕榈丝纤维或者棕榈仁粕,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关键词
茶树菇
棕榈丝纤维
棕榈仁粕
杂木屑
生物学效率
Keywords
Agrocybe aegerita
Palm silk fiber
Palm kernel meal
Mixed sawdust
Biological efficiency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野生茶树菇菌株鉴定及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探
2
作者
刘叶高
陈新淇
机构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2期18-21,24,共5页
文摘
将野外采集的茶树菇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培养物。为探究其是否为新菌种以及最适的培养条件,进行菌丝拮抗试验、菌株鉴定以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试验确定其与茶树菇-5等菌株不同;经鉴定确定其为Agrocybe sp(.田头菇属),是潜在的新种,并命名为茶树菇-20;菌丝生物学特性试验确定茶树菇-20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左右,最适生长pH为6~7,最适光照强度为0 lx,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
关键词
茶树菇
野生
温度
含水量
PH
光照强
度
培养基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黄书文
黄黎红
张文华
董贵发
刘万震
聂晓玲
机构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建宁日鑫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尤溪县林业局
建宁县农业局
出处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3期31-33,43,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茶树菇工厂化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编号:2021S0020)。
文摘
以松木屑、杉木屑、茶籽壳、玉米芯、菌草粉和杂木屑等为主要原料,设计7个配方工厂化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配方2、配方4栽培的茶树菇产量高于其他5个配方,且出菇集中在前两潮,表明含茶籽壳和松木屑配方可以提高茶树菇产量并且能有效缩短茶树菇工厂化生产周期,是两个比较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高产优质配方。
关键词
茶树菇
茶籽壳
松木屑
工厂化栽培
生物学效率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菇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4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饶永斌
王蕾
刘万震
葛小平
机构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明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
尤溪县林业局
建宁县农业局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0期53-54,65,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茶树菇工厂化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1S0020)。
文摘
[目的]探究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了茶树菇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茶树菇菌包打洞会显著影响产量,特别是对第1潮菇的产量影响比较大,不打洞的菌包产量明显高于打洞的菌包。[结论]生产茶树菇菌包时,不提倡因赶时间,对茶树菇菌包进行打洞处理。
关键词
茶树菇
菌包
打洞
产量
生物学效率
Keywords
Agrocybe aegerita
Mushroom bags
Hole drilling
Yield
Biological efficiency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菇新品种‘茶-20’出菇评比试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新淇
黄黎红
刘叶高
黄书文
张文华
机构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食药用菌》
202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文摘
对茶树菇新品种‘茶-20’和3个常见品种所作的出菇评比试验结果:‘茶-20’4潮菇总产量略低于‘杨4’和‘杨-3’,但其产量集中在前两潮,出菇周期短,且菇体外观性状显著优于其余品种,是一个较适合用于工厂化生产的优质高效新品种。
关键词
茶树菇
茶-20
出菇试验
子实体性状
生物学效率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秀珍菇菌种保藏条件试验
6
作者
陈新淇
施乐乐
李昕霖
肖淑霞
刘叶高
黄志龙
机构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3期84-89,共6页
基金
2021年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
文摘
为探究秀珍菇菌种最适保藏条件,分别设计不同保藏温度、培养基、转接次数和pH,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菌种保藏1年后,进行出菇试验。4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能力依次为pH>转接次数>培养基>保藏温度。保藏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培养基、转接次数、pH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P<0.001)。结果表明秀珍菇菌种的最适保藏条件是PDA培养基、pH 6、每年转接2次,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关键词
秀珍菇
保藏温度
培养基
转接次数
PH
正交试验
Keywords
Pleurotus pulmonarius
storage temperature
culture medium
subculture frequency
pH
orthogonal experiment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根菇单孢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书文
刘叶高
张文华
张焕均
陈新淇
机构
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出处
《食药用菌》
202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文摘
为选育长根菇优良品种,采用单孢杂交技术路线:亲本选择→单孢分离→单核体菌丝确认→配对杂交组合→移植扩大繁殖→小试→区别性鉴定→中间试验,选育出Cr12、Cr10两个新菌株。筛选试验结果显示,Cr12、Cr10比两亲本明长17号和明长2号出菇早,产量分别比明长17号增加25.24%和19.32%;且与两亲本间有拮抗反应,在形态及遗传特性上有差异。
关键词
长根菇
单孢杂交
菌株选育
CR12
Cr10
区别性鉴定
试验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
陈新淇
刘叶高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株野生茶树菇菌株鉴定及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探
刘叶高
陈新淇
《食用菌》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陈新淇
刘叶高
黄书文
黄黎红
张文华
董贵发
刘万震
聂晓玲
《食用菌》
CAS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茶树菇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陈新淇
刘叶高
饶永斌
王蕾
刘万震
葛小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树菇新品种‘茶-20’出菇评比试验
陈新淇
黄黎红
刘叶高
黄书文
张文华
《食药用菌》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秀珍菇菌种保藏条件试验
陈新淇
施乐乐
李昕霖
肖淑霞
刘叶高
黄志龙
《中国食用菌》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根菇单孢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黄书文
刘叶高
张文华
张焕均
陈新淇
《食药用菌》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