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要害及其特点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5-39,共5页
-
文摘
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要害,是在城乡两大利益集团的公共利益上丧失教育公平,使城乡教育差距加重,其教育不公平现象又成为新一轮教育政策出台的依据,造成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恶性循环。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集中表现在“漠视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在资源配置上,“城市教育事业国家办,农村教育事业农民办”,“怎么对城市教育有利,教育政策就怎么规定”。“农村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受到损害”,是教育政策城市偏向的最严重后果。从根本上纠正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是政府的行政责任,是政府的社会义务。
-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城市
特点
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差距
资源配置
中国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大学新教师从哪里起步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2期53-57,共5页
-
文摘
大学教师不仅是职业、专业,更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大学新教师应具有称职的师德和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并以此作为教师职业的“底线”和“生命线”。新教师要了解作为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职能中的自由度及其成长发展的逻辑起点,应认识到大学教师的文化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而有自知之明,进而明确目标和培养自身的能力,在融入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个人风格。因此新教师应从进教室、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开始,学习、探索和创新。
-
关键词
大学新教师
师德
敬业精神
职业
-
Keywords
new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morality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profession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视教育的自变量功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每次提出教育发展战略都以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报告奠基,使教育发展战略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与国情针对性;始终围绕机制、权利、资源、培养目标、基础课程与质量评价几个要害问题设计教育发展战略与策略;中央政府的自我定位是"科学地提出问题,以立法与拨款定向有序地解决问题"。
-
关键词
美国教育
发展战略
启示
-
Keywords
American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spiration
-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为优质教育正名 替素质教育解困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10年第3期13-17,共5页
-
文摘
文章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一些值得商榷的概念和观点,指出:第一,《纲要》提优质教育很好,但只关注"优质教育资源"不行,因为优质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教育权利与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质量目标是"人人享受教育权利与保证教育全过程公平"和人人成为"负责公民";优质教育的目标人口应为全部受教育者尤其是受高等教育者;第二,"素质教育"的原有概念及其实施没有与时俱进;将教育的均衡发展"剥离于"推进素质教育之外是"推进素质教育"困难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资源
素质教育
-
Keywords
Guidelines on National Mid-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2010—2020)
educational resources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UNESCO
-
分类号
G40-011.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农村教育考察的方法论意义
- 5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国农业教育信息》
1997年第4期22-23,共2页
-
文摘
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性现代文明的时代趋势。这无疑使当代农村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民总数的80%,因此,以“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开发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社会全民进步”为根本宗旨的农村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论
方法论意义
教育考察
农村教育
农村人口
改革与发展
教育理论
教育家
陶行知
教育实践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大学信仰 运行机制 大学底线
- 6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
文摘
大学信仰涉及政治信仰、科学信仰、人生信仰、人格信仰、制度信仰、宗教信仰等。当今大学或缺乏信仰,故丢弃诚信、崇拜权钱、追求功利、信奉"关系"、学术造假、道德沦丧、斯文扫地。大学作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要出人才、出队伍、出思想,须将"求真求实、创新开拓、诚信善行、公平正义、法治天下"视为宗旨,把信仰及道德纳入目标导向机制、动力激励机制、规范与创新机制、环境保障机制,将政治底线、学术底线、组织底线、人格底线等纳入质量预警机制。
-
关键词
大学信仰
运行机制
大学底线
-
Keywords
beliefs of a university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bottom line of a university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农村教育弱中之强
- 7
-
-
作者
陈敬朴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4年第04A期1-1,共1页
-
文摘
说“农村教育弱”,是因为属“农”之业皆弱势事业,务“农”之人皆弱势群体,农村教育亦然农村教育资源因分配不公严重缺乏;农村教育目标徘徊在义务教育达标阶段而落后于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农村教育过程控制以总量平均与“窗口”包装掩盖真实困境;
-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管理体制
课程改革
中国
人文资源
-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指向
- 8
-
-
作者
陈敬朴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5年第03A期1-1,共1页
-
文摘
教育均衡发展既要以弱势群体为参照系,看均衡发展策略能否使弱势群体受益,其发展权得到根本保证;又要以现状为参照系,看事业整体是否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再上升为“目标的优化”。“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桶板而不是最高桶板”的原理,证明了事业整体与弱势群体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是唯一以全面发展每个“个人”认知水平、情感水平、行为水平为动机与目的的事业,提出教育均衡发展又源于城乡二元结构与教育政策城市偏向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所以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指向有其自身个性。
-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
城乡教育
教育政策
目标
认知水平
全面发展
事业
弱势群体
个人
-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