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茶叶EGCG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敏星 郭雅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9-793,共5页
目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因其对人体具有广泛而显著的抗癌作用,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对人体几种常见的癌症进行归类,将近几年来EGCG对这几种癌症的抗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为EGCG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叶 茶多酚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窨制工艺对桂花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振康 林馨颖 +3 位作者 王秀萍 邬龄盛 王丽丽 陈敏星 《茶叶学报》 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窨制工艺对桂花绿茶品质的影响。【方法】对茶坯、连窨工艺桂花绿茶和传统工艺桂花绿茶进行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测定,以及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 【目的】探究不同窨制工艺对桂花绿茶品质的影响。【方法】对茶坯、连窨工艺桂花绿茶和传统工艺桂花绿茶进行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测定,以及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ATD-GC-MS)对其进行香气分析。【结果】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连窨工艺桂花绿茶感官品质显著优于传统工艺桂花绿茶。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连窨工艺桂花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分别为:48.60%、19.30%、4.47%和3.10%;传统工艺桂花绿茶分别为:48.47%、19.80%、4.50%和3.17%。ATD-GC-MS结果显示,3类茶样中共鉴定出40种香气成分,包括醇类、酮类、酯类、醛类、烯类以及其他类香气成分;与茶坯相比,香型为薰衣草香、玫瑰香的1-辛烯-3-醇相对含量显著降低,玫瑰和橙花香的橙花醇,紫罗兰香、花香的β-紫罗酮,甜紫罗兰香气的5,6-环氧-β-紫罗酮在连窨工艺桂花绿茶中相对含量显著增加;香型为花香、新鲜果香、熟苹果香气的异戊酸叶醇酯、橙花醇和β-紫罗酮在传统工艺桂花绿茶中显著高于茶坯;与传统窨制工艺相比,连窨工艺的橙花醇和β-紫罗酮相对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不同窨制工艺对桂花绿茶生化成分、香气物质影响较大,利用“一连窨”+“一窨一提”的连窨工艺制作的桂花绿茶其香气和滋味优于传统工艺,其中橙花醇、β-紫罗酮是连窨工艺桂花绿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桂花绿茶 香气 窨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设施葡萄园土壤氮磷钾丰缺状况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晓晖 谢星 +4 位作者 郭淑珍 刘文婷 陈敏星 陈慕松 吴寿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以福建寿宁高优葡萄示范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4个代表性葡萄园(坡地6个和平地8个),按照0~20 cm、20~40 cm和40~60 cm深度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氮、磷、钾含量,研究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地葡萄园土壤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坡地葡... 以福建寿宁高优葡萄示范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4个代表性葡萄园(坡地6个和平地8个),按照0~20 cm、20~40 cm和40~60 cm深度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氮、磷、钾含量,研究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地葡萄园土壤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坡地葡萄园;调查区内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表层“积聚效应”,土壤全氮、全磷及其有效量和有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除有效磷和全钾在中等以上水平外,其他指标均处于缺素状态,土壤不平衡缺肥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应充分考虑葡萄园所处的地形位置,合理配施氮磷肥,避免盲目过量施用钾肥,通过增施有机肥和补充土壤微生物菌剂,促进被固定土壤养分的重新利用。不仅减少化肥的投入量,还可以避免因养分大量富集而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葡萄园 土壤养分 垂直分布 丰缺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