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化合物对工业污水污泥燃烧的催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敬勇 孙水裕 +2 位作者 龙来寿 陈涛 陈敏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1-60,共10页
用热重法研究了不同金属化合物对含工业污水污泥的助燃作用,计算了添加不同金属化合物前后污泥燃烧的特征指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并以酸洗污泥作为对比,对不同金属化合物的助燃效果和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工业污水污泥中... 用热重法研究了不同金属化合物对含工业污水污泥的助燃作用,计算了添加不同金属化合物前后污泥燃烧的特征指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并以酸洗污泥作为对比,对不同金属化合物的助燃效果和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工业污水污泥中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制约着整个燃烧过程,并且污泥在低温段和高温段的燃烧特性不同。污泥添加不同金属化合物K2CO3、NaCl和Al2O3后,其着火点有一定的下降,对污泥的燃烧有促进作用;不同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加入对污泥燃烧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并且在燃烧的不同阶段金属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催化能力,其中K2CO3的催化性能强于NaCl和Al2O3。污泥经过酸洗后,燃烧反应速率有明显的提高,活化能降低,综合燃烧性指数提高。不同金属化合物对污泥燃烧的催化机制不同,对污泥着火性能的催化主要表现在金属促进了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金属对污泥燃烧催化的机理是金属充当氧的载体,加快氧气扩散速度,促进了氧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催化 金属化合物 燃烧特性 动力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污泥焚烧二次污染物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涛 孙水裕 +1 位作者 刘敬勇 陈敏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介绍了污泥焚烧技术的现状:它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的处理污泥技术之一,其优势在于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够利用污泥中的热值。阐述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二口恶英、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的排放限制了污泥焚烧技术的推广和应... 介绍了污泥焚烧技术的现状:它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的处理污泥技术之一,其优势在于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够利用污泥中的热值。阐述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二口恶英、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的排放限制了污泥焚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对污泥焚烧二次污染控制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表明了研究污泥焚烧后产生的大量灰渣的处理和利用技术也是污泥焚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 重金属 二口恶英 大气污染物 污泥焚烧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uO@m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取代硝基芳烃加氢制取代芳胺
3
作者 陈敏婷 于洪波 +1 位作者 张守超 尹宏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6,共8页
取代硝基芳烃选择性催化加氢是制备取代芳胺的有效方法,精确调控贵金属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反应位点和增强其催化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PdCu合金的SiO_(2)核壳型前体(PdCu@SiO_(2)),进而制备了含PdO-CuO的介... 取代硝基芳烃选择性催化加氢是制备取代芳胺的有效方法,精确调控贵金属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反应位点和增强其催化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PdCu合金的SiO_(2)核壳型前体(PdCu@SiO_(2)),进而制备了含PdO-CuO的介孔核壳SiO_(2)催化剂(PdO-CuO@mSiO_(2))、含Pd-CuO的介孔核壳SiO_(2)催化剂(Pd-CuO@mSiO_(2))和含PdCu合金的介孔核壳SiO_(2)催化剂(PdCu@mSiO_(2))。采用TEM、XRD和TG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对4-硝基氯苯选择性催化加氢制4-氨基氯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0.5 mmol 4-硝基氯苯、12.0 mL乙醇、80℃和1.0 MPa)下反应4.0 h,相比Pd@mSiO_(2)和PdCu@mSiO_(2),Pd-CuO@mSiO_(2)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其4-硝基氯苯转化率为96.5%,4-氨基氯苯选择性为99.6%。Pd-CuO@mSiO_(2)的良好催化性能与其结构中Pd与CuO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有关。同时Pd-CuO@mSiO_(2)在间氯硝基苯、对硝基苯乙酮和4-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催化加氢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此外,Pd-CuO@mSiO_(2)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经过5次循环后,其4-硝基氯苯转化率和4-氨基氯苯选择性分别维持在96.4%和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硝基芳烃 Pd基核壳型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取代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肽聚糖对角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晶 白浪 +3 位作者 苏亚茹 于健 孟婷 陈敏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5-70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对角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C57小鼠角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无肽聚糖刺激)及按照肽聚糖刺激浓度分为10 mg·L^(-1)组、30 mg·L^(-1)组、8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对角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C57小鼠角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无肽聚糖刺激)及按照肽聚糖刺激浓度分为10 mg·L^(-1)组、30 mg·L^(-1)组、80 mg·L-1组(作用时间均为12 h);按照肽聚糖刺激时间分为12 h组、24 h组、36 h组(作用浓度均为30mg·L^(-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LR2、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1.00±0.14、1.00±0.01)相比,10 mg·L^(-1)组(4.35±0.46、3.53±0.50)、30 mg·L^(-1)组(8.06±0.72、5.31±0.34)、80 mg·L^(-1)组(2.93±0.46、2.23±0.04)的TLR2、TLR4 mRN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1.00±0.14、1.00±0.01)相比,12 h组(2.94±0.46、2.23±0.50)TLR2、TLR4 mRN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和12 h组角膜上皮细胞TLR2、TLR4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肽聚糖可以刺激小鼠角膜上皮细胞TLR2、TLR4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提示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角膜上皮细胞TLR2、TLR4识别病原体并参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聚糖 TOLL样受体家族 角膜上皮细胞 感染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在焦虑性神经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敏婷 魏凤环 莫志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67-68,共2页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有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相关脑区的miRNAs表达水平与正常人有区别,且直接或间接参与了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调节.因此,总结与研究miRNAs在焦虑症中的调...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有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相关脑区的miRNAs表达水平与正常人有区别,且直接或间接参与了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调节.因此,总结与研究miRNAs在焦虑症中的调控作用对进一步揭示焦虑症产生的机制及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神经递质 5-羟色胺 MIRNAS 机制 作用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对吗啡依赖斑马鱼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林莹波 彭菊 +5 位作者 江明金 房淼 李禅 朱道琦 陈敏婷 莫志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6-126,共1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脑内μ阿片受体(zfmor)和δ阿片受体(zfdor1和zfdo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天然偏爱测定合格的50条斑马鱼分为空白对照组、吗啡模型组、吗啡+美沙酮(40μg·g^-1)...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脑内μ阿片受体(zfmor)和δ阿片受体(zfdor1和zfdo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天然偏爱测定合格的50条斑马鱼分为空白对照组、吗啡模型组、吗啡+美沙酮(40μg·g^-1)组、吗啡+青藤碱低剂量(40μg·g^-1)组和吗啡+青藤碱高剂量(80μg·g^-1)组,进行CPP训练.记录各组斑马鱼在伴药箱中的活动时间及运动总路程,real-timePCR检测斑马鱼脑内zfmor、zfdor1、zfdor2mRNA表达.结果与吗啡模型组比较,高剂量青藤碱和美沙酮干预后,斑马鱼训练前后在伴药箱中的活动时间及运动总路程的差值明显减少(P〈0.01),斑马鱼脑内zfmor、zfdor1和zfdor2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青藤碱抑制斑马鱼吗啡依赖的形成可能与上调zfmor、zfdor1、zfdor2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吗啡 阿片受体 zfmor zfdor1 zfdor2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房淼 江明金 +4 位作者 林莹波 朱道琦 李婵 陈敏婷 莫志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48h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甲基苯丙胺、盐酸氯胺酮和美沙酮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h、24h观察胚胎心脏的形态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 目的观察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受精后48h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心脏毒性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甲基苯丙胺、盐酸氯胺酮和美沙酮处理上述胚胎,分别于处理后12h、24h观察胚胎心脏的形态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甲基苯胺(1000、500mg·L^-1)和氯胺(2000、1000、500mg·L^-1)引起斑马鱼胚胎心率显著降低,出现心膜出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心包囊水肿等心脏中毒现象.高浓度美沙酮(1000、500mg·L^-1)能引起斑马鱼胚胎全部死亡,而低浓度美沙酮(300、200mg·L^-1)能引起斑马鱼胚胎部分死亡,部分心率明显下降并且出现心脏中毒现象.结论初步证实3种成瘾性药物对斑马鱼胚胎均有心脏毒性作用,而美沙酮对斑马鱼胚胎心脏毒性作用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性药物 甲基苯丙胺 盐酸氯胺酮 美沙酮 斑马鱼胚胎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AFP/GPT、r—GT、r—GT/GPT对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昌明 陈敏婷 冯善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44-45,共2页
测定甲胎蛋白(AFP)、r-谷氨酰转移酶(r-GT)及AFP/GPT、r-GT/GPT的比值,将其联合应用并相比较,对肝炎后肝硬化有否并发肝癌的鉴别诊断具重要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男49例,女17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年龄56岁... 测定甲胎蛋白(AFP)、r-谷氨酰转移酶(r-GT)及AFP/GPT、r-GT/GPT的比值,将其联合应用并相比较,对肝炎后肝硬化有否并发肝癌的鉴别诊断具重要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男49例,女17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年龄56岁。66例住院患者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最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变 肝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