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坝导流底孔闸门流激振动水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杰芳 张林让 +3 位作者 陈敏中 张晓平 曹晓丽 石运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79,共4页
为了解决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弧形闸门的流激振动问题 ,采用完全水弹性相似模型研究了闸门的流激振动。介绍了闸门振动水弹性相似原理、水弹性相似材料的性质、闸门水弹性模型模态分析及模型振动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闸门在无侧止水或... 为了解决三峡大坝导流底孔弧形闸门的流激振动问题 ,采用完全水弹性相似模型研究了闸门的流激振动。介绍了闸门振动水弹性相似原理、水弹性相似材料的性质、闸门水弹性模型模态分析及模型振动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闸门在无侧止水或侧止水损坏情况下淹没出流时 ,将产生强烈的自激振动 ;闸门两侧缝被封堵以后 ,在同样的淹没出流情况下 ,只产生轻微振动 ;闸门产生强烈振动的主要原因是闸门侧缝射流和下游紊动水流汇合后在门侧形成了自激振荡系统的结果 ;消除侧缝射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 导流底孔 弧形闸门 流激振动 完全水弹性模型 振动试验 自激振动 原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稳定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玲玲 陈敏中 钱胜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简述了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建立了评价稳定性的计算公式。结合马崖高陡边坡实例,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动态特性、地震动力响应,并给出了可能滑裂面的抗剪断强度储备比值。其结果能够... 简述了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建立了评价稳定性的计算公式。结合马崖高陡边坡实例,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动态特性、地震动力响应,并给出了可能滑裂面的抗剪断强度储备比值。其结果能够合理地评价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陡高边坡 地震动力分析 动态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工渡槽减隔震机理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玲玲 钱胜国 +1 位作者 陈敏中 徐德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3,共4页
渡槽由于槽体及其水体的巨大载荷,地震时,动力反应强烈,按传统抗震设计理论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采用简化多质点模型,横槽向按Hosner考虑水体作用结合某渡槽减隔震参数设计,分析研究渡槽隔震机理及效应。控振计算表明,采用减隔震装置是解... 渡槽由于槽体及其水体的巨大载荷,地震时,动力反应强烈,按传统抗震设计理论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采用简化多质点模型,横槽向按Hosner考虑水体作用结合某渡槽减隔震参数设计,分析研究渡槽隔震机理及效应。控振计算表明,采用减隔震装置是解决渡槽抗震安全的可行措施,适度延长隔震结构周期与调整阻尼是控制渡槽振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减隔震频率除必须满足低于原结构频率的0.5倍外,还与地震频率有关,同时受到槽内振荡水体晃动频率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隔震 多质点系 时程法 减隔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垂直升船机建筑结构整体抗震计算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杰芳 陈敏中 +1 位作者 戴湘和 钮新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振型迭加反应谱法和逐步积分时程分析法对三峡升船机上闸首和前塔柱结合布置和分离布置两种方案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分析,研究了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塔柱和顶部机房的动力相互作用,承船厢锁定对塔柱动力响应的影... 采用振型迭加反应谱法和逐步积分时程分析法对三峡升船机上闸首和前塔柱结合布置和分离布置两种方案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分析,研究了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塔柱和顶部机房的动力相互作用,承船厢锁定对塔柱动力响应的影响,塔柱顶相对位移能否满足大型卷扬设备的运行要求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船机 整体结构 抗震 动力分析 垂直升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量法的桥梁移动车载识别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余岭 朱军华 +1 位作者 陈敏中 Chan T H T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于矩量法和移动荷载识别理论,采用整域基函数———正交勒让德多项式表达桥面移动车载,从车致桥梁弯矩响应识别桥面移动车载,提出了一种时域移动荷载识别改进方法(ITDM)。利用试验测量的车致桥梁弯矩响应时程数据重点研究了几个主要... 基于矩量法和移动荷载识别理论,采用整域基函数———正交勒让德多项式表达桥面移动车载,从车致桥梁弯矩响应识别桥面移动车载,提出了一种时域移动荷载识别改进方法(ITDM)。利用试验测量的车致桥梁弯矩响应时程数据重点研究了几个主要参数对ITDM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基函数数量、模态数、测点数及测点位置和运行时间等,同时与时域法(TDM)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ITDM性能与TDM相若,但ITDM更以适应性强和省时而优于TDM,这对于桥梁移动荷载的现场在线准确识别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动荷载 移动荷载识别 矩量法 时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渡槽流固动力耦合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林让 吴杰芳 +1 位作者 陈敏中 尹高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南水北调工程穿黄箱形渡槽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比尺水弹性振动渡槽模型在水平振动台上进行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和谐激励下水体与槽体相互作用效应和机理,并将试验结果和Housner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渡... 以南水北调工程穿黄箱形渡槽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比尺水弹性振动渡槽模型在水平振动台上进行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和谐激励下水体与槽体相互作用效应和机理,并将试验结果和Housner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振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以及槽内水体的动水压力特性有很大影响,弹性槽壁上的动水压力远大于刚性槽壁上的动水压力。试验条件下,由槽内水体晃动产生的动水压力很小。基于研究结果最后对Housner模型在抗震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修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水弹性模型 流固动力耦合 动水压力 水体晃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泄洪振动水弹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杰芳 余岭 +2 位作者 陈敏中 曹晓丽 张晓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44,52,共6页
以构皮滩双曲拱坝为对象,采用水弹性模型研究坝身集中泄洪、水垫塘消能所诱发的坝体振动及其影响。采用加重橡胶材料,建立了1/150 的水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协调相似的水弹性模型,完善了对库水、地基、坝体、水流脉动荷载相互作用... 以构皮滩双曲拱坝为对象,采用水弹性模型研究坝身集中泄洪、水垫塘消能所诱发的坝体振动及其影响。采用加重橡胶材料,建立了1/150 的水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协调相似的水弹性模型,完善了对库水、地基、坝体、水流脉动荷载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中采用了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包,对该模型的模态和多种泄洪工况下坝体的振动响应和脉动压力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泄洪 水弹性模型 流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工渡槽减隔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玲玲 钱胜国 +1 位作者 徐德毅 陈敏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渡槽结构由于上部水体及槽体重量大,地震时动力反应强烈。按传统抗震设计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采用减隔震装置是解决渡槽抗震安全的可行措施,适度延长隔震结构周期与调整阻尼是控制渡槽振动的有效途径。由于无渡槽减隔震设计规范,故借鉴桥... 渡槽结构由于上部水体及槽体重量大,地震时动力反应强烈。按传统抗震设计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采用减隔震装置是解决渡槽抗震安全的可行措施,适度延长隔震结构周期与调整阻尼是控制渡槽振动的有效途径。由于无渡槽减隔震设计规范,故借鉴桥梁减隔震设计原理,结合某渡槽进行了减隔震参数设计,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设计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渡槽 减隔震技术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识别的一种快速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军华 余岭 +1 位作者 陈敏中 Chan T.H.T.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49,共4页
基于移动荷载识别理论并根据移动常力轴载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准确识别移动常力轴载的快速算法。两轴12种组合工况和多轴10种组合工况的荷载识别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快速方法的计算量不足时域法的1/2,识别精度很高且基本不受噪声影响,... 基于移动荷载识别理论并根据移动常力轴载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准确识别移动常力轴载的快速算法。两轴12种组合工况和多轴10种组合工况的荷载识别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快速方法的计算量不足时域法的1/2,识别精度很高且基本不受噪声影响,尤其对于多轴荷载识别,该快速算法效率更高,这对于桥梁移动荷载的在线识别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荷载识别 时域法 车辆轴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渡槽减隔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玲玲 钱胜国 +1 位作者 陈敏中 徐德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12-215,237,共5页
渡槽结构由于上部水体及槽体重量大,地震时动力反应强烈。按传统抗震设计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采用减隔震装置是解决渡槽抗震安全的可行措施,适度延长隔震结构周期与调整阻尼是控制渡槽振动的有效途径。由于无渡槽减隔震设计规范,借鉴桥梁... 渡槽结构由于上部水体及槽体重量大,地震时动力反应强烈。按传统抗震设计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采用减隔震装置是解决渡槽抗震安全的可行措施,适度延长隔震结构周期与调整阻尼是控制渡槽振动的有效途径。由于无渡槽减隔震设计规范,借鉴桥梁减隔震设计原理,结合某渡槽进行了减隔震参数设计,给出了设计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渡槽 减隔震技术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模型机组常规与窄高尾水管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由彩堂 何成连 +4 位作者 姚光 闵京声 陈敏中 赖敏儿 李启文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改变三峡模型机组常规尾水管高度或缩窄肘管宽度,增加肘管出口高度的水力特性试验,发现锥管高度增大和为三峡地下厂房专门设计的窄高尾水管可以提高水轮机效率和稳定性。根据水轮机效率增值和稳定性,可以优化三峡尾水管型式和尺寸。
关键词 模型 水轮发电机 尾水管 锥管 窄高肘管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河岩工程重力拱坝动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杰芳 陈敏中 +2 位作者 郑文斌 李治江 曹晓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35,共8页
本文阐述用动力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研究清江隔河岩重力拱坝的动力特性,采用反应谱方法研究大坝的地震动力响应。探讨了封拱形式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模型试验与动力分析的结果比较接近,研究表明大坝遇7度地震是安全的。
关键词 重力拱坝 动力模型 试验 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