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谁在影响梁山招安的意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9年第2期96-96,共1页
-
文摘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会为梁山好汉的下场感到可惜,进而对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挞伐。不可否认,待到众好汉“同心归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级政权组织了.
-
关键词
梁山好汉
招安
意志
《水浒传》
政权组织
大都会
宋江
-
分类号
I207.412
[文学—中国文学]
B84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桃园结义”的经济学意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4期83-83,共1页
-
文摘
在一定程度上,刘、关、张结义打破了家族制的封闭躯壳,建立了与外人共享利益的创业机制。
-
关键词
经济学意义
创业机制
共享利益
家族制
外人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平安小康”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叙事
- 3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5年第8期3-3,共1页
-
-
关键词
现代叙事
底蕴
历史
小康
平安
战国时代
安全环境
自强自立
恒心
无不为
孟子
恒产
学校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消费小康”倡导节约型消费
- 4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5年第7期3-3,共1页
-
-
关键词
小康
节约型
物质文化需求
消费层次
短缺经济
资源环境
现实市场
关键词
消费者
匮乏
摆脱
界定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407.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小康社会“和谐”真谛
- 5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5年第4期3-3,共1页
-
-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
经济高速增长
原始积累
前工业社会
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
物质基础
工业化
中国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执政能力和"政治风采"
- 6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4年第10期1-1,共1页
-
文摘
多年之前,游学德国。某日在西南城市路德维希港,恰逢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街边广场作竞选演讲。时值科尔任总理的最后几年,竞选形势明显不利,而路德维希港是科尔的老家,他对这里的选情充满希望。正当衣装笔挺的科尔妙语横生、舌吐莲花之际,人群中突然飞来一个鸡蛋,正中科尔魁梧的身体,蛋黄溅得满身都是。措手不及的科尔有些狼狈,但他只是掏出手帕擦了一下衣服,朝肇事者瞪了一眼,随即恢复了正常,若无其事地继续他的演讲。
-
关键词
科尔
执政能力
竞选
正当
前总理
中突
政治
路德
西南
身体
政治家风采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D7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共和行政”后的阴谋角力
- 7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9年第4期90-90,共1页
-
文摘
正是出于对权力平衡的考虑:一个跛足而弱势的执政,更符合西周王朝的政治现状。谁是“共和行政”后面的主导者,学界说法并不统一。《史记》认为,周厉王被驱逐之后,由王室成员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政;而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则认为是共伯替代执政。共是西周一个诸侯国,国君是共伯,封地在今天的河南辉县一带,春秋时期被卫国吞并。
-
关键词
共和行政
阴谋
西周王朝
权力平衡
政治现状
《史记》
春秋时期
执政
-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回溯早期王朝的财政治理
- 8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6期104-104,共1页
-
文摘
大凡经济变革,抱着救急的态度,容易急功近利,依附旧有经济体制生存的各个利益集团,则将在变革中利益受损——而一旦掺入利益之争,财政危机便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一场政治危机。
-
关键词
财政危机
治理
王朝
早期
回溯
经济变革
利益集团
急功近利
-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F419.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道家、儒家和法家
- 9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10期92-92,共1页
-
文摘
全面地剖析道家、儒家和法家的异同是件困难的事情,也并非本文的主旨,但比较三种学说在帝国经济治理中的表现,对帝国财政治理不乏指向性意义。
大汉帝国从立国之初到汉武帝晚年,上述三种哲学的政治代表在帝国权利中枢依次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黄老(即道家)盛行于汉初,应对帝国无为而治的政治使命;而当汉武帝试图强力出击,全面扩张,儒家的“积极入世”姿态,即获得帝国高层的一度青睐;
-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法家
经济治理
政治使命
汉帝国
表现自我
无为而治
-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大争时代的经济使命
- 10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7期89-89,共1页
-
文摘
大凡立国关键,在于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演变。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政治使命,而经济政策无不建立在对政治使命的对应之上。
从周王朝建立到春秋再到战国,政治使命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周王朝建立在松散的封国联盟基础之上,其政治使命就是维持分封制的秩序,即为孔子高度赞赏的周公“礼制”;西周末年到春秋时代,周天子中央政府的威权逐渐沦丧,
-
关键词
经济制度
政治使命
春秋时代
政治制度
经济政策
中央政府
周王朝
分封制
-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G216-05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吴越争霸的经济教训
- 11
-
-
作者
陈抗行
任伟礼
-
出处
《小康》
2007年第12期88-88,共1页
-
文摘
吴、越两国的治理模式简单粗放.对依靠军事占据的土地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军事胜利不能转为经济胜利,军事活动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消耗。
-
关键词
经济教训
吴越
春秋时代
经济制度
继承制度
伍子胥
吴国
诸侯国
-
分类号
F276.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这是大家的城市
- 12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5年第2期3-3,共1页
-
-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
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
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
城市拆迁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垄断的利用者
- 13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9年第8期76-76,共1页
-
文摘
所谓垄断的利用者,就是指善于勾结垄断者获取私利的一类市场主体。他们通过市场寻租、通过官商勾结,在攫取巨额财富的同时。
-
关键词
垄断者
利用者
市场主体
官商勾结
资源体系
寻租
财富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G273.5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大宋财政往事
- 14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9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大宋帝国的商业繁荣,并不足以与其征税水平相提并论,就像以帝国财政收入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未必能达致完全的对应。
-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宋
经济发展
帝国
商业
征税
-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刘晏的市场调节
- 15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3期88-88,共1页
-
文摘
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他不是单纯依靠提高税收,或直接由官府参与垄断经营,与民争利,而是注重调动民间经营的积极性。
-
关键词
市场调节
刘晏
财政收入
垄断经营
民间经营
税收
-
分类号
F12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管仲求鹿于楚
- 16
-
-
作者
陈抗行
耳东东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1期89-89,共1页
-
文摘
《管子.轻重》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属实的话,那么管仲或许称得上世界上第一个发动“经济战争”的高手,实施经济杯葛主义(boycott)的大国领导人。
-
关键词
管仲
《管子.轻重》
经济战争
鹿
领导人
故事
-
分类号
F7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经济治理的北方与南方
- 17
-
-
作者
陈抗行
任伟礼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2期94-94,共1页
-
文摘
传统的政治中心起源于北方中原地区,而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角逐,也使得政治中心成为“风暴中心”。
-
关键词
经济治理
北方
南方
政治中心
中原地区
政治权力
-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曹操的第三件法宝
- 18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8年第8期91-91,共1页
-
文摘
曹操全面推行"军屯",事实上把整个农业经济改造为官营经济——土地国有,政府再度有效地控制了资源:"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
关键词
曹操
经济改造
土地国有
军屯
官营
农业
-
分类号
F4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快乐小康的三组交叉关系
- 19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5年第11期3-3,共1页
-
-
关键词
交叉关系
小康
快乐
个人体验
精神状态
社会
-
分类号
F71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不得不说的诸葛亮
- 20
-
-
作者
陈抗行
-
出处
《小康》
2009年第10期78-79,共2页
-
文摘
从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到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退曹操,这一过程就是寡头的形成阶段,形势一日千变,残酷而充满血腥。这一期间,大小战争虽然为数极多,却有一个共同趋势,即:几乎都是以小博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关键词
诸葛亮
官渡之战
曹操
刘备
赤壁
-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