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大豆结瘤固氮与叶片和籽粒含氮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成榕 徐树传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3-64,71,共3页
17份野生大豆的盆栽试验结果指出,野生大豆在结瘤固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花期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与单株叶片含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固氮酶活性与单株籽粒氮产量呈正相关,分枝期、花期、结荚鼓粒期的相关系... 17份野生大豆的盆栽试验结果指出,野生大豆在结瘤固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花期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与单株叶片含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固氮酶活性与单株籽粒氮产量呈正相关,分枝期、花期、结荚鼓粒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478和0.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野生种 结瘤 叶片 含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对氮肥反应的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成榕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8-51,共4页
5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差异,尤其在高氮条件下的差异更明显,而籽粒粗蛋白含量差异在低氮条件下较明显;大豆品种间根系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产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根鲜重、根活... 5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差异,尤其在高氮条件下的差异更明显,而籽粒粗蛋白含量差异在低氮条件下较明显;大豆品种间根系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产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根鲜重、根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宁镇1号和87A6根系发达、活力强,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利用率、收获指数及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野生大豆固氮活性与地上部相关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成榕 徐树传 +1 位作者 郭根和 张玲玲 《福建农业科技》 1989年第1期14-16,共3页
我省野生大豆资源丰富,类型繁多,1980~1982年共采集到400多份野生、半野生大豆样本其中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17份,是野生大豆向栽培大豆演化的中间类型,其叶片、籽粒性状接近于栽培大豆,是极其宝贵的大豆种质资源。过去,对野... 我省野生大豆资源丰富,类型繁多,1980~1982年共采集到400多份野生、半野生大豆样本其中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17份,是野生大豆向栽培大豆演化的中间类型,其叶片、籽粒性状接近于栽培大豆,是极其宝贵的大豆种质资源。过去,对野生、半野生大豆资源主要偏重在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野生 大豆 固氮活性 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施用含氯复合肥肥效的研究
4
作者 陈成榕 林辉 《福建农业科技》 1989年第4期14-16,共3页
近年来复合肥料发展很快,据统计,1985年度世界复合肥消费量占化肥的50~80%,复合肥是今后化肥发展的主要造型。本研究的供试复合肥是福建省化工研究所利用制碱工业的副产物氯化铵为氮源,配合磷、钾化肥研制成的一组新配方复合肥。我们... 近年来复合肥料发展很快,据统计,1985年度世界复合肥消费量占化肥的50~80%,复合肥是今后化肥发展的主要造型。本研究的供试复合肥是福建省化工研究所利用制碱工业的副产物氯化铵为氮源,配合磷、钾化肥研制成的一组新配方复合肥。我们于1986年在省内11个试验点的晚稻田上进行鉴别肥效试验,并配合盆栽和室内化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处理内容:试验设五个处理——1.PK(氯)混肥,为对照1,由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成粉状,三要素养分含量分别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施肥 复合肥料 肥效 含氯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壤酸化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碧青 邱龙霞 +3 位作者 张黎明 张秀 陈成榕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3-1242,共10页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于耕地土壤酸化调控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在利用1:5万省域耕地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1982年36 777个和2016年56445个耕地表层调查样点土壤属性数据以及气象站点相关气... 准确揭示区域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于耕地土壤酸化调控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在利用1:5万省域耕地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1982年36 777个和2016年56445个耕地表层调查样点土壤属性数据以及气象站点相关气候要素、酸雨监测点降水pH和化肥施用量等数据建立省域耕地土壤酸化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借助灰色斜率关联和结构方程分析模型,深入探讨1982—2016年间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灰色斜率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年均单位面积施肥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黏粒、年均降水量、降水年均pH和土壤有机质等6个因子是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一步阐明大量施用化肥、多雨气候条件以及酸雨是加速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合理优化施肥结构实现科学减量施用化肥和严控工业酸性废气排放控制酸雨形成是减缓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 土壤酸化 驱动因素 影响路径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稻土可溶性有机氮组分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静 聂三安 +4 位作者 杨文浩 陈成榕 张黎明 周碧青 邢世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5-966,共12页
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研究土壤供氮能力方面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水田生态系统SON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运用红外光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长期(3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SON含量、组分的影响及其主... 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研究土壤供氮能力方面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水田生态系统SON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运用红外光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研究了长期(33年)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SON含量、组分的影响及其主控因子。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化肥+牛粪、化肥+稻草处理土壤SON较不施肥处理提高23.49%、58.70%和106.30%,游离氨基酸氮提高32.27%、84.42%和95.21%,可溶性蛋白氮提高20.83%、70.00%和95.83%;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游离氨基酸组成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土壤可溶性氮官能团组成均具有酰胺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RDA结果表明,土壤SON含量和组成差异明显,CK和NPK处理主要受土壤容重影响,而NPKM和NPKS则主要受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氮、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影响。因此,SON含量和组分变化与施肥处理密切相关,长期添加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SON及其组分的含量,提高土壤供氮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水稻土 可溶性有机氮 组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LOG指纹解析三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差异 被引量:41
7
作者 鲁顺保 张艳杰 +2 位作者 陈成榕 徐志红 郭晓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8-623,共6页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土壤碳氮循环及土壤有机质矿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反映了群落总体的动态变化,而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固...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土壤碳氮循环及土壤有机质矿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反映了群落总体的动态变化,而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固有性质,因此分析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源转化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对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态氮的吸收与运转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2 位作者 杨文浩 张黎明 邢世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目的】揭示亚热带茶树能否直接吸收利用分子态可溶性有机氮,探讨茶树吸收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氮后的运转特性差异。【方法】采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15)N标记硫酸铵和^(15)N标记硝酸钾为同位素示踪剂,采用茶树(黄金桂)幼苗为... 【目的】揭示亚热带茶树能否直接吸收利用分子态可溶性有机氮,探讨茶树吸收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氮后的运转特性差异。【方法】采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15)N标记硫酸铵和^(15)N标记硝酸钾为同位素示踪剂,采用茶树(黄金桂)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同位素示踪盆栽试验,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茶树植株地上和地下部的^(13)C、^(15)N丰度。【结果】供试土壤施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态有机氮后,2 h和6 h茶苗地下部和整株中的^(13)C增量/^(15)N增量比值均接近于1∶1的理论值;2 h和6 h茶苗地上部未检出^(13)C增量,而72 h地上部^(13)C增量达0.284μmol/(g,DW);施用铵态氮2 h、6 h和72 h茶苗地下部、地上部和整株中的^(15)N增量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施用铵态氮6 h茶苗地上部^(15)N增量/地下部^(15)N增量比率分别比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的比率高34.7%和65.0%,72 h茶苗地上部^(15)N增量/地下^(15)N增量比率分别比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的比率高88.6%和133.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黄金桂茶苗具有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利用甘氨酸分子态有机氮的能力,但吸收量不及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可溶性分子态有机氮可以从茶树根系运转至地上部;不同形态氮素在茶树植株体内的迁移能力高低表现为:铵态氮>硝态氮>甘氨酸态氮,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可溶性有机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法 茶树 13C、15N标记甘氨酸 吸收 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不同果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3 位作者 张黎明 杨文浩 毛艳玲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5-1741,共7页
为探讨亚热带不同类型果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季节动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福建南亚热带地形、母质、土壤类型和种植年限均相同的两种类型相邻果园(龙眼园和枇杷园)设立定时定位采样小区,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和气相色... 为探讨亚热带不同类型果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季节动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福建南亚热带地形、母质、土壤类型和种植年限均相同的两种类型相邻果园(龙眼园和枇杷园)设立定时定位采样小区,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等技术,分析了果园不同季节和土层深度的土壤SON含量及相关属性,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探讨果园土壤SON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园上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SON平均含量分别占土壤总可溶性氮(TSN)的68.8%和71.1%,枇杷园上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SON平均含量分别占TSN的63.7%和70.2%;不同季节龙眼园上下层土壤SON含量均显著高于枇杷园,表明果园土壤可溶性氮主要成分是SON,且不同类型果园土壤SON含量差异明显。两种果园土壤夏、冬季SON含量均显著高于春、秋季,但龙眼园上下层土壤SON含量均以冬季最高,枇杷园则以夏季最高;果园土壤SON含量与其可能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系数大小顺序为有机质含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蛋白酶活性、温度和pH值〉天门冬酰胺酶活性和含水量,表明亚热带果园土壤SON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差异的影响,同时还受不同季节土壤蛋白酶活性、温度和pH值等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龙眼园 枇杷园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 季节动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品种对亚热带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3 位作者 张黎明 杨文浩 毛艳玲 邢世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8-1165,共8页
为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组成的影响,以福建省中亚热带相同成土母质、地形和土壤类型的两种相邻的不同品种(黄金桂和福云6号)茶园为研究对象,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和核磁共振... 为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组成的影响,以福建省中亚热带相同成土母质、地形和土壤类型的两种相邻的不同品种(黄金桂和福云6号)茶园为研究对象,采用TOC-TN分析、离子自动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技术,分析了不同茶树品种茶园表层(0~15 cm)土壤SON含量和组成特点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黄金桂和福云6号表层土壤氨基酸含量分别占SON总量的37.24%和30.71%,供试茶园土壤SON组成均以非氨基酸的SON占优势,但黄金桂表层土壤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福云6号;两种茶园表层土壤氨基酸均以中性氨基酸占优势,但黄金桂表层土壤中性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福云6号;两种茶园表层土壤氨基酸种类组成相同,但黄金桂表层土壤的脯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比福云6号高52.93%~100.00%。研究表明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SON组成具有显著影响,应关注茶树品种对占优势的非氨基酸SON组成的影响及其在茶园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茶树品种 可溶性有机氮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孔灌注桩基础在三明市城区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成榕 《黑龙江水利》 2016年第5期71-73,共3页
福建省三明市城区位于斑竹水电站库区内,堤防建设基础设计具有一定难度。本文结合三明市城区台江段防洪堤工程实际,简述了防洪堤基础设计情况、施工质量控制,介绍了冲孔灌注桩基础在三明市城区防洪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库区 城市防洪 冲孔灌注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