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水流域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思谕 王玏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4,共8页
【目的】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旨在突破以往主要以地理环境因素作为空间分布识别依据的方法,融入农耕文化活动对景观演变产生的影响,为潜在文化景观的普查与管理提供行动参考。【方法】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目的】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旨在突破以往主要以地理环境因素作为空间分布识别依据的方法,融入农耕文化活动对景观演变产生的影响,为潜在文化景观的普查与管理提供行动参考。【方法】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与稻作生产相关的遗产项目为依据,运用空间分析和最大熵模型,构建稻作文化景观潜在分布区识别方法,并以汉水流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汉水流域稻作文化景观高潜力区为陕西省安康市的汉滨区、石泉县、汉阴县,湖北省荆门市的钟祥市和京山市,湖北省天门市和潜江市;结合地貌特征分为山地型、平原-丘陵型、平原型高潜力区,区域内分别形成“山-林-村-田”、“谷-坡-田-村”、“湖-堤-田-村”的文化景观格局。【结论】从自然与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构建潜在分布区识别方法,有助于从区域层面整体判断稻作文化景观本底资源条件,促进流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生物文化融合 稻作 潜在分布区 汉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劳动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志愿者活动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谕 《教育界》 2021年第39期79-80,共2页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保育老师刚刚打扫好的教室,因为孩子们吃小点心或者一些活动马上又搞得乱七八糟,孩子们面对散落在地的玩具无动于衷,甚至直接从上面跨过去而不是捡起来。由此可见,由于在劳动的过程中没有亲...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保育老师刚刚打扫好的教室,因为孩子们吃小点心或者一些活动马上又搞得乱七八糟,孩子们面对散落在地的玩具无动于衷,甚至直接从上面跨过去而不是捡起来。由此可见,由于在劳动的过程中没有亲身参与,孩子们对于劳动成果通常比较淡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 志愿者 自我服务 服务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思谕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7期164-166,共3页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针对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从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贯...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针对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从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