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超声影像产业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思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7,共7页
本文结合超声影像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内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新技术发展趋势及提出有关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重视原创产品的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产... 本文结合超声影像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内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新技术发展趋势及提出有关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重视原创产品的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产业的发展应遏制医疗费用的膨胀,促进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 产业现状 技术发展趋势 自主知识产权 调整产品结构 医疗保险制度 新技术开发 市场需求 产业发展 体制改革 医疗费用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平 贾富仓 陶笃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图像引导神经外科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的研究趋势是构建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的开放式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新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最终整合到临床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系统中。
关键词 图像引导神经外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小波与Memetic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家锐 纪震 +2 位作者 沈琳琳 朱泽轩 陈思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2-64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与Memetic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MA-Gabor(Memetic Algorithm-Gabor).算法使用一组特定的Gabor小波滤波器对人脸图像重要区域进行针对性的特征提取运算,可在较短处理时间内获得更具区分能力的识别数据.为提升识别性能... 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与Memetic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MA-Gabor(Memetic Algorithm-Gabor).算法使用一组特定的Gabor小波滤波器对人脸图像重要区域进行针对性的特征提取运算,可在较短处理时间内获得更具区分能力的识别数据.为提升识别性能,MA-Gabor引入Memetic算法用于Gabor小波滤波器组的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Memetic算法可获得比传统优化方法更佳的设计效果.通过将优化设计的Gabor小波滤波器组用于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MA-Gabor算法可取得比现有人脸识别方法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GABOR小波 MEMET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自动识别 被引量:16
4
作者 余镇 吴凌云 +4 位作者 倪东 陈思平 李胜利 汪天富 雷柏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7-275,共9页
在常规胎儿超声诊断过程中,精确识别出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SP)至关重要。传统方法是由医生进行主观评估,这种人工评判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严重依赖操作者经验,所以结果往往不可靠。因此,临床超声诊断亟需一种FFSP自动识... 在常规胎儿超声诊断过程中,精确识别出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SP)至关重要。传统方法是由医生进行主观评估,这种人工评判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严重依赖操作者经验,所以结果往往不可靠。因此,临床超声诊断亟需一种FFSP自动识别方法。提出使用深度卷积网络识别FFSP,同时还分析不同深度的网络对于FFSP的识别性能。对于这些网络模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随机初始化网络参数和基于Image Net预训练基础网络的迁移学习。在研究中,数据采集的是孕周20~36周胎儿颜面部超声图像。训练集包括1 037张标准切面图像(轴状切面375张,冠状切面257张,矢状切面405张)以及3 812张非标准切面图像,共计4 849张;测试集包括792张标准切面图像和1 626张非标准切面图像,共计2 418张。最后测试集实验结果显示,迁移学习的方法使得网络识别结果增加9.29%,同时当网络结构由8层增加至16层时,分类结果提升3.17%,深度网络对于FFSP分类最高正确率为94.5%,相比之前研究方法的最好结果提升3.66%,表明深度卷积网络能够有效地检测出FFSP,为临床自动FFSP检测方法打下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颜面部标准切面识别 超声图像 深度卷积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移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瑞超 唐亚男 +4 位作者 谢林培 何丹妮 陆敏华 汪天富 陈思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7,共9页
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是分别采集组织压缩前和压缩后的超声回波信号,从信号变化提取组织运动并对组织弹性成像的一种超声成像技术。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块匹配和相移的混合算法,首先根据块匹配对复杂的位移场进行预估,然后根据预估值采用... 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是分别采集组织压缩前和压缩后的超声回波信号,从信号变化提取组织运动并对组织弹性成像的一种超声成像技术。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块匹配和相移的混合算法,首先根据块匹配对复杂的位移场进行预估,然后根据预估值采用相移算法进行精细估计。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用仿真的射频信号定量比较了新提出算法和之前发表的基于先验估计的算法,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方法无论是信噪比还是对比度噪声比都高于之前算法。以仿真的应变2%,泊松比0.49为例,基于先验估计的算法信噪比是3.82,而新算法的信噪比为10.85。同时弹性体模和病人数据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复杂的人体组织仍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果证明提出的新算法是一种精度高,鲁棒性好的实时弹性成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超声弹性成像 二维位移估计 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图像标志点的自动配准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振环 陈思平 +1 位作者 陶笃纯 陈新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8-442,共5页
提出一种医学图像标志点自动识别方法 ,构造一个标志点的模板 ,利用区域相关景像匹配法 ,能快速、精确地将图像上的标志点识别出来。同时提出一种标志点自动配准算法 :(1)定义标志点的多维距离向量 ,在图像空间或手术空间中 ,用某一标... 提出一种医学图像标志点自动识别方法 ,构造一个标志点的模板 ,利用区域相关景像匹配法 ,能快速、精确地将图像上的标志点识别出来。同时提出一种标志点自动配准算法 :(1)定义标志点的多维距离向量 ,在图像空间或手术空间中 ,用某一标志点到其余点有序距离分量组成的向量 ,作为每个标志点的多维距离向量 ;(2 )由于刚体变换保持距离不变 ,同一标志点在一个空间中的多维距离向量 ,与它在另一个空间的多维距离向量具有最大的相近性 ,比较每两个点 (分属不同空间 )多维距离向量的相关系数 ,就可以找出图像空间标志点与手术空间标志点的对应关系 ;(3)将所有点对坐标值代入刚体变换线性方程组 ,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从图像空间到手术空间的刚体变换矩阵 ,最终实现医学图像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 手术导航 图像识别 相关匹配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方图信息和灰度偏移网格的数字减影图像灰度矫正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储颖 唐超伦 +2 位作者 纪震 牟轩沁 陈思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9-162,140,共5页
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利用数字减影图像直方图信息和灰度偏移网格进行灰度矫正的新的矫正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去除灰度失真带来的蒙盈片灰度级差异,使减影图像丢失的细节信息得以重现.通过分析减影图像直方图,提取其中的灰度偏移量信息,有... 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利用数字减影图像直方图信息和灰度偏移网格进行灰度矫正的新的矫正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去除灰度失真带来的蒙盈片灰度级差异,使减影图像丢失的细节信息得以重现.通过分析减影图像直方图,提取其中的灰度偏移量信息,有效消除了减影图像中的灰度级噪声.首次提出灰度偏移网格,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减影图像灰度矫正过程中减影质量与矫正速度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减影直方图 灰度矫正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灰度偏移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阈值区间的水平集算法在耳蜗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刁现芬 陈思平 +1 位作者 梁长虹 汪元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为了获取独立的三维耳蜗模型,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由粗到细、结合三维显示反馈的耳蜗分割方法.浏览二维切片,调节图像强度区间并选取感兴趣区域,从颞骨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中对耳蜗进行粗分割;采用基于阈值区间的三... 为了获取独立的三维耳蜗模型,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半自动、由粗到细、结合三维显示反馈的耳蜗分割方法.浏览二维切片,调节图像强度区间并选取感兴趣区域,从颞骨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中对耳蜗进行粗分割;采用基于阈值区间的三维水平集(level set)分割算法对耳蜗进行细分割.应用可视化技术,对分割结果进行实时显示,显示结果作为用户进行参数调节的参考依据,经过多次人机交互,直至获得满意的分割结果.利用临床颞骨螺旋CT图像进行耳蜗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分割结构复杂且表面光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图像分割 水平集算法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识别的电子血压计智能充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旭 宋学东 +2 位作者 顾家军 叶继伦 陈思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90-94,共5页
通过对多款常用的国内外电子血压计的血压实验测试,发现对高血压或低血压情况进行测量时,存在着由于最大充气压力与本次血压测量不符,而带来反复充放气和充气压力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合适的最大充气压力,提出了两个基于... 通过对多款常用的国内外电子血压计的血压实验测试,发现对高血压或低血压情况进行测量时,存在着由于最大充气压力与本次血压测量不符,而带来反复充放气和充气压力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合适的最大充气压力,提出了两个基于脉搏波识别的智能充气方案,并进行了700组血压实验,对两个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所提出的两个方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血压计测量中的问题,同时得出了方案二即在充气过程中预估最大充气压力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血压计 智能充气 预充气压力值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的超声图像肌肉厚度自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乔亮 任盼盼 +6 位作者 张会生 齐素文 饶捷 张小飞 陈昕 陈思平 汪天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超声成像具有无辐射、实时且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肌肉特性的研究。传统方法利用人工从超声图像中提取肌肉厚度,主观性强,测量时间长且容易出错。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光流的肌肉厚度自动测量新方法,采用仿射光流来跟踪表层与... 超声成像具有无辐射、实时且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肌肉特性的研究。传统方法利用人工从超声图像中提取肌肉厚度,主观性强,测量时间长且容易出错。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光流的肌肉厚度自动测量新方法,采用仿射光流来跟踪表层与深层的肌筋膜,基于肌筋膜与测量位置的几何关系,自动计算出肌肉的厚度。在连续运动条件下,对10位健康志愿者的大腿动态超声图像进行跟踪测量。结果表明,该法与人工测量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24±0.22)mm,相关系数达0.93,在Matlab环境下测量速度达10帧/s,证明该方法在自动测量肌肉厚度上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在生物力学﹑肌肉骨骼建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厚度 超声图像 光流 图像处理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验证中的临床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继伦 陈思平 +1 位作者 汪天富 陈月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69-370,382,共3页
针对监护类产品的临床验证方法,给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的定义,以及所采用的不同验证方法,其中无创血压、脉搏血氧和心电分析等测量技术的临床验证方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对于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医疗器械类产品,采用等同性分析... 针对监护类产品的临床验证方法,给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的定义,以及所采用的不同验证方法,其中无创血压、脉搏血氧和心电分析等测量技术的临床验证方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对于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医疗器械类产品,采用等同性分析等的方法也是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验证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供其它医疗器械的验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验证 测量方法 等同性分析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长度的无创伤性测量及其横断面的提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刁现芬 陈思平 +1 位作者 梁长虹 吴佩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针对耳蜗尺寸小、形状复杂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测量人类耳蜗长度的无创伤性测量方法。首先,使用三维窄带水平集算法从颞骨螺旋CT图像中分割出耳蜗。其次,采用自动跟踪算法提取耳蜗底周质心。再次,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提取耳蜗中周、顶周部... 针对耳蜗尺寸小、形状复杂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测量人类耳蜗长度的无创伤性测量方法。首先,使用三维窄带水平集算法从颞骨螺旋CT图像中分割出耳蜗。其次,采用自动跟踪算法提取耳蜗底周质心。再次,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提取耳蜗中周、顶周部分的质心。最后,提取的耳蜗质心点之间使用Cardinal样条插值,得到光滑的耳蜗中心线,该中心线的长度即为所测耳蜗的长度。借助耳蜗中心线,还可实现沿耳蜗长度方向任一位置的垂直横断面的提取。该方法不仅可测量形状正常的耳蜗,对于耳蜗畸形的情况同样适用。应用颞骨螺旋CT数据测量的耳蜗长度与显微解剖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长度 图像分割 窄带水平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etic优化的智能DNA序列数据压缩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家锐 纪震 +1 位作者 朱泽轩 陈思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3-518,共6页
提出近似重复矢量(Approximate Repeat Vector,ARV)模型用于DNA序列冗余片段的描述.通过将数据生物信息学特征引入压缩预处理,并使用ARV矢量构造编码码本,提出了非对称DNA序列压缩算法BioLZMA-2.算法引入基于粒子群优化的Memetic改进方... 提出近似重复矢量(Approximate Repeat Vector,ARV)模型用于DNA序列冗余片段的描述.通过将数据生物信息学特征引入压缩预处理,并使用ARV矢量构造编码码本,提出了非对称DNA序列压缩算法BioLZMA-2.算法引入基于粒子群优化的Memetic改进方法CLIPSO-MA用于压缩码本的智能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编码性能.在标准测试序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ioLZMA-2可获得比现有DNA序列数据压缩方法更高的压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序列数据压缩 生物信息学 近似重复矢量 MEMET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及微创血糖仪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絮 李勇 陈思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8-604,共7页
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规律和动态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控制和一些重症疾病救治时的基础条件,而目前广泛应用的指血血糖仪虽然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好,但由于在使用时会对皮肤造成... 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规律和动态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控制和一些重症疾病救治时的基础条件,而目前广泛应用的指血血糖仪虽然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好,但由于在使用时会对皮肤造成损伤,痛感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常因患者的抵触情绪而影响坚持血糖的自我监测。有鉴于此,无创及微创血糖仪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文中介绍无创及微创血糖仪的原理、发展方向和主要产品,为血糖仪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仪 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微型睡眠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继伦 杜风玲 +2 位作者 张旭 陈思平 汪天富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62-165,共4页
通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理原理、评价指标以及诊断需求等各方面的研究,设计了一种使用方便、利用无线传输、无扰监测的便携式睡眠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型气囊结合压力传感器监测呼吸,通过光谱吸收法监测血氧饱和度,利用诊断分... 通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理原理、评价指标以及诊断需求等各方面的研究,设计了一种使用方便、利用无线传输、无扰监测的便携式睡眠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型气囊结合压力传感器监测呼吸,通过光谱吸收法监测血氧饱和度,利用诊断分析软件评价睡眠质量并给出监测的各项指标和OSAHS的病情程度。分别对呼吸和血氧监测进行了实验测试,试验证明本监测平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可以有效地初步诊断OSAHS的病情,为家庭监护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睡眠监测 血氧饱和度 呼吸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流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在临床全身麻醉手术中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旭 宋学东 +2 位作者 叶继伦 陈思平 汪天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449-454,共6页
目的通过与目前中国手术室常用并已在中国上市多年的设备对比,来评估旁流二氧化碳检测模块(M402)在临床全身麻醉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深圳大学广东省生物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研究的一体化旁流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技术(M402... 目的通过与目前中国手术室常用并已在中国上市多年的设备对比,来评估旁流二氧化碳检测模块(M402)在临床全身麻醉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深圳大学广东省生物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研究的一体化旁流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技术(M402)设备和同类的二氧化碳产品Drager CAPNOTAT主流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护仪(简称Drager主流设备)和Mindray Artema旁流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护仪(简称Mindray旁流设备)。选定8例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插管病人进行监测,记录手术过程中的血气分析值,按以标准条例要求制定的评估方法对该模块在临床麻醉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 2 min分别记录M402设备与Drager主流设备的比对数据为343组,与Mindray旁流设备比对的数据为386组。M402设备与Drager主流设备、Mindray旁流设备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 CO2)变化趋势相同,M402设备的Et CO2的标准差分别为0.114 k Pa(0.86 mm Hg)、0.130 k Pa(0.98 mm Hg),最大偏差分别为0.399 k Pa(3.00 mm Hg)、0.266 k Pa(2.00 mm Hg),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80。M402设备的气道呼吸率数据与比对设备的数据基本完全一致,其各组标准差为0.05和0.31,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9。M402设备临床使用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得到了验证,并符合95%置信区间的一致性要求。M402设备与对照Drager主流设备、Mindray旁流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被测二氧化碳模块M402在麻醉手术中可以作为指导医生的客观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流二氧化碳检测 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呼吸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与数字校园探索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凡 陈思平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7年第1期83-87,94,共6页
本文结合高校信息化工作和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以深圳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作为典型案例,简要介绍了数字校园的内涵、重要意义、未来规划、体系结构和建设内容,以及对信息化建设和数字校园理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信息化 数字校园 规划 深圳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频率脉冲编码激励的软组织粘弹性定量测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浩铭 郑翊 +4 位作者 陈昕 刘盼盼 郭燕荣 汪天富 陈思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高频剪切波对粘性参数的准确估计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并研究其对粘弹性参数估计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正交频率脉冲激励的超声振动计方法.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频谱特性的正交频率波形,经稀疏采样之后激励组织振动,可... 高频剪切波对粘性参数的准确估计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并研究其对粘弹性参数估计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正交频率脉冲激励的超声振动计方法.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频谱特性的正交频率波形,经稀疏采样之后激励组织振动,可以增强剪切波的高频分量.以新鲜猪肝为对象进行离体实验.选择二进制编码和两种正交频率编码脉冲激励组织振动,然后分别运用激光振动计和超声对不同编码激励方式产生的剪切波进行检测.激光振动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剪切波的高频分量,而从超声实验结果上看,与二进制编码激励方式的结果相比,当只用100~400 Hz剪切波速度拟合求解时,三码片与六码片的正交频率脉冲激励所估计得到的剪切弹性和剪切粘性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3%和4.1%,13.6%和11.5%;而当将所有频率剪切波速度用于拟合求解时,三码片与六码片的正交频率脉冲激励所估计得到的剪切弹性和剪切粘性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0.6%和3.5%,5.4%和11.8%.实验结果表明,正交频率编码激励方式可以降低激励峰值声强,并提高系统对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另一方面,高频剪切波对粘弹性估计值具有影响,但其影响方式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 剪切波 粘弹性 谐波振动 正交频率编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随动系统的建模与校正网络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文龙 黄婷 陈思平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79-82,93,共5页
本文对XSJ-2型小功率直流随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随动系统进行了实验建模;接着构建了随动系统的系统框图;用Matlab语言编程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系统不同K值下的阶跃响应;最后采用经验法为该系统设计了一个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动态... 本文对XSJ-2型小功率直流随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随动系统进行了实验建模;接着构建了随动系统的系统框图;用Matlab语言编程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系统不同K值下的阶跃响应;最后采用经验法为该系统设计了一个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动态指标满足要求。其建模、仿真以及校正网络设计方法简单易行,对研究其他种类的随动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动系统 建模 MATLAB仿真 超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注射的高速医用电解质分析模块研制
20
作者 张会生 张小飞 +7 位作者 刘昕宇 饶捷 钟彩青 李乔亮 齐素文 林淑梅 陈思平 汪天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2-571,共10页
面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电解质测试需求,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法(FIA)与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理论上对动态的电解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为电解质模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模块的研制,并进行电解质测量实验,对模块... 面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电解质测试需求,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法(FIA)与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在理论上对动态的电解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为电解质模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模块的研制,并进行电解质测量实验,对模块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稳定性、交叉污染率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K+、Na+、Cl-相对偏差和交叉污染率均在1%之下,变异性系数分别为0.40%、0.22%、0.66%,线性误差分别为-1.10%、-0.68%、-0.46%,稳定性分别为1.11%、0.76%、1.39%。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解质模块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与传统电解质分析仪相比,该电解质模块可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联用,测试速度高达150样品/h,在高速电解质分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流动注射分析法(FIA)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高速电解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