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在流放者的语言重塑——多多的前流放诗学(英文)
1
作者 陈志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83,共16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朦胧诗人多多早期的前流放诗歌。鉴于多多在诗歌中不仅大量使用标点符号、结构工整,而且标明创作日期,其诗歌表面展现的风格显得明确清楚而非模糊朦胧。多多本人也曾否认他所创作的是朦胧诗,但大多数评论家仍把他的作品列... 本文探讨了中国朦胧诗人多多早期的前流放诗歌。鉴于多多在诗歌中不仅大量使用标点符号、结构工整,而且标明创作日期,其诗歌表面展现的风格显得明确清楚而非模糊朦胧。多多本人也曾否认他所创作的是朦胧诗,但大多数评论家仍把他的作品列入"朦胧诗",并认为它们"怪诞"而"艰涩"。本文通过对多多流放之前诗歌的解读,重点探讨其对诗歌语言的重塑,特别是其中的音乐性和无关联意象的并置,并认为这两项诗歌特征是成就其朦胧性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多 朦胧诗前流放诗学 语言重塑 音乐性 意象并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陈志锐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析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保留PLC的改良PLIF术式,对照组实施传统PLIF术式;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探析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保留PLC的改良PLIF术式,对照组实施传统PLIF术式;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55.0%(P<0.05);治疗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78.3%(P<0.05)。结论:保留PLC的改良PLIF术治疗LDH,腰椎关节稳定性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PLIF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陈志锐 《北方药学》 2021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OVCF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V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OVCF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V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骨折再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及BM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及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较治疗后3个月后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BALP、BGP及CTX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硬膜外血肿、骨水泥渗漏及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等并发症;治疗后1年,研究组骨折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2年,研究组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椎体功能,增强椎体骨密度,减小骨折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陈志锐 《北方药学》 2021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39例予以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 目的:分析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39例予以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脊柱功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对照组高,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则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促进其脊柱功能、功能障碍情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 仙灵骨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隙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53.26±10.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5.14±10.32)ml,平均住院时间(5.6±1.6)d;术后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为7.50%。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小切口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光福 陈志锐 +2 位作者 张希 刘湘 王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实施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实施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 ml。32例患者在术后均无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伤口感染、椎动脉损伤等损伤性并发症发生,且患者术后上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32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2例患者术前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3±0.2)分,术后即刻上肢疼痛VAS评分为(1.5±0.2)分,末次随访上肢疼痛VAS评分为(1.1±0.1)分,患者末次随访上肢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为(28.6±1.5)分,术后即刻NDI评分为(5.4±0.8)分,末次随访NDI评分为(3.6±0.3)分,患者末次随访NDI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影像学复查均显示已达到满意效果。结论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取得安全满意的疗效,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QUADRANT通道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