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复合涂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鹏敏 王文秀 +3 位作者 孙剑锋 陈志周 马倩云 王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15 mg/L的涂膜溶液经波长为420 nm蓝光光照5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下降6.89(lg(CFU/mL)),并且姜黄素质量浓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该技术抑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光动力灭活处理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从而破坏细胞膜,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细胞内容物泄漏以及细胞皱缩的现象。同时也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上升,破坏内源酶结构,引发细菌防御系统崩溃,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氧化分解,从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由此可见,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涂膜有应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灭活 姜黄素 壳聚糖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鑫 课净璇 +5 位作者 王亚斌 孙静 刘菡 万鹏 马艳莉 陈志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7-195,共9页
以黄精渣为原料,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复合酶法(CE)、超声辅助复酶法(UCE)和酶碱法(CEA)提取IDF,并考察三种IDF的组成、理化特性、葡萄糖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DPPH自由... 以黄精渣为原料,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精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复合酶法(CE)、超声辅助复酶法(UCE)和酶碱法(CEA)提取IDF,并考察三种IDF的组成、理化特性、葡萄糖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复酶法得率最高(84.68%)。三种黄精渣IDF纯度均较高,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UCE-IDF纯度高达82.24%。UCE-IDF持水力(4.74±0.66)g/g、持油力(3.84±0.29)g/g和结合水力(3.29±0.09)g/g最优,总酚含量(7.77±0.07)mg/g最高,阳离子交换能力(0.40±0.003)mmol/g最佳,抗氧化能力最佳。CEA-IDF的膨胀力(5.33±0.11)mL/g和总黄酮含量(1.88±0.03)mg/g最高。CE-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19326.67±41.63)μmol/g最佳。理化表征显示,UCE-IDF结构更加不规则且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红外光谱显示三种黄精渣IDF均具有纤维素类特征吸收峰。X射线结果显示三种黄精渣IDF呈纤维素I晶型。综上,三种IDF的理化和功能特性之间存在差异,UCE-IDF在持水、持油等多项理化特性中具有明显优势,且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最佳。CEA-IDF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且膨胀力最佳。CE-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佳,本实验结果可为黄精渣IDF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渣 提取方法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膜介质和还原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志周 张子德 +2 位作者 田金强 臧蕊 徐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69,共3页
研究了成膜介质和还原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SP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自制玻璃板上成膜效果最好;亚硫酸钠可明显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对透气度和透光率影响不显著;添加0.1%亚硫酸钠的SPI膜抗拉强度最大,超过0.1%,抗拉强... 研究了成膜介质和还原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SP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自制玻璃板上成膜效果最好;亚硫酸钠可明显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对透气度和透光率影响不显著;添加0.1%亚硫酸钠的SPI膜抗拉强度最大,超过0.1%,抗拉强度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介质 大豆分离蛋白 还原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志周 贾云芝 于志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91-293,共3页
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分方法,研究了增强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可溶性淀粉,薄膜吸水率显著降低,透光率明显增大,但薄膜拉伸... 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分方法,研究了增强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可溶性淀粉,薄膜吸水率显著降低,透光率明显增大,但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减小;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薄膜拉伸强度和吸水率明显增大,断裂伸长率明显减小,透光率几乎没有变化;加入明胶,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大不明显,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均有显著提高,吸水率明显减小,当明胶浓度为0.200%时,薄膜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4.69MPa,断裂伸长率为45.65%,透光率为13.78%,吸水率为4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薄膜 增强剂 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周 王建清 刘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51,共5页
以玉米淀粉和聚乙烯醇为基本成膜物质,添加适宜助剂,对其成膜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玉米淀粉质量浓度、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增塑剂甘油体积分数和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对玉米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以玉米淀粉和聚乙烯醇为基本成膜物质,添加适宜助剂,对其成膜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玉米淀粉质量浓度、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增塑剂甘油体积分数和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对玉米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玉米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6.5g/mL玉米淀粉和3.5g/mL聚乙烯醇溶液中添加4.0%甘油和0.6%戊二醛,100℃水浴下交联反应25min,刮膜后70-90℃恒温干燥45min,所得到的可降解薄膜不仅呈现良好的外观,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伸长率和透光率,其抗张强度达27.18MPa,伸长率达309.5%,透光率为5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聚乙烯醇 可降解薄膜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果酒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志周 张子德 +2 位作者 田金强 赵丛枝 倪志广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1,64,共4页
以板栗为原料,采用液态法发酵生产板栗果酒,结果表明,栗仁∶水为1∶4,用0.2%SO2护色,浆液灭酶10min,75℃糊化30~40min,添加25%自配复合糖化酶,65℃糖化60min,70℃至碘液反应完全,接种0.2‰酵母,在25℃主发酵6~7d,经陈酿、澄清、调配... 以板栗为原料,采用液态法发酵生产板栗果酒,结果表明,栗仁∶水为1∶4,用0.2%SO2护色,浆液灭酶10min,75℃糊化30~40min,添加25%自配复合糖化酶,65℃糖化60min,70℃至碘液反应完全,接种0.2‰酵母,在25℃主发酵6~7d,经陈酿、澄清、调配可得到色、香、味俱佳的优质板栗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果酒 生产工艺 口感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会坡 张子德 +2 位作者 陈志周 王雪静 李湘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8,31,共3页
以迁西板栗为试材,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栗仁的共晶点为- 2 6~- 2 8℃,共融点为- 2 2~- 2 4℃;其最佳冻干过程为:2h左右预冻至- 35℃,6 0℃加热升华8h ,然后升温至75℃,在此温度下解析3h ,真空度恒定为4 0P... 以迁西板栗为试材,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栗仁的共晶点为- 2 6~- 2 8℃,共融点为- 2 2~- 2 4℃;其最佳冻干过程为:2h左右预冻至- 35℃,6 0℃加热升华8h ,然后升温至75℃,在此温度下解析3h ,真空度恒定为4 0Pa。在以上条件下得到的冻干栗仁基本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形,复水性在5 0℃水中8min能达到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真空冷冻干燥 共晶点 共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提葡萄贮藏保鲜过程中SO_2伤害的防止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田金强 张子德 陈志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0-252,共3页
研究了不同药剂对红提葡萄贮藏保鲜过程中SO2伤害的防止效果。试验设四个处理两个对照。各处理和对照分别用葡萄专用保鲜袋包装贮藏,每个保鲜袋内放置5kg果穗和7袋CT2红提葡萄保鲜剂(SO2类保鲜剂)。处理T1、T2、T3,采前分别喷淋2%多聚... 研究了不同药剂对红提葡萄贮藏保鲜过程中SO2伤害的防止效果。试验设四个处理两个对照。各处理和对照分别用葡萄专用保鲜袋包装贮藏,每个保鲜袋内放置5kg果穗和7袋CT2红提葡萄保鲜剂(SO2类保鲜剂)。处理T1、T2、T3,采前分别喷淋2%多聚磷酸钠、0.5%KI与0.5%I2混合物、0.5%KI;处理T4,采前不作处理,保鲜袋内放入1gI2,I2装入密闭的塑料小袋内,在袋上扎1个直径为1mm的透眼;对照CK1,采前不作处理;对照CK2,采前喷淋蒸馏水。以上各处理和对照在温度为-1℃、相对湿度为90%~95%、普通冷藏气体条件下贮藏。贮藏180d时,处理T1、T2、T3、T4的漂白指数分别比对照CK1和CK2低45.94%和44.73%、66.24%和65.80%、44.16%和43.44%、58.88%和58.35%。SO2配合以上药剂并没有削弱它的防腐效果,I2还增强了它的防腐效果;KI增强了SO2的防褐变效果,I2削弱,多聚磷酸钠对SO2的防褐变效果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葡萄 贮藏 SO2伤害 防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生产草莓粉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苑社强 牟建楼 +3 位作者 徐立强 陈志周 王瑞霞 刘文慧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2,共4页
研究了草莓粉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得到其冷冻干燥曲线,确定了经济合理的装料量和工艺参数:物料厚度12±2mm、预冻温度-25℃~-30℃、预冻时间2.5h、干燥仓压力为40Pa、升华温度为80℃、解析温度为60℃。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草莓粉 真空冷冻干燥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姜志荣 陈志周 +4 位作者 尹占莉 陆兴熠 解祥军 王晏平 牛平光 《临床荟萃》 CAS 1992年第10期441-442,共2页
晚近研究表明,一些危重非甲状腺疾病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变化,并有预后意义。国内也有少数报道。本文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的血清T_3、T_4水平并探讨其预后意义。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酒加工中防止褐变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金强 张子德 +1 位作者 陈志周 周连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共3页
板栗酒加工中四个环节易发生褐变,及时将栗仁浸入0.2%偏重亚硫酸钾+0.1%柠檬酸,或0.1%偏重亚硫酸钾+0.1%异抗坏血酸+0.1%柠檬酸的水溶液中,可防止板栗去皮后栗仁的褐变;加入栗仁和水总重(即浆液重)0.02%的偏重亚硫酸钾,可防止栗仁打浆... 板栗酒加工中四个环节易发生褐变,及时将栗仁浸入0.2%偏重亚硫酸钾+0.1%柠檬酸,或0.1%偏重亚硫酸钾+0.1%异抗坏血酸+0.1%柠檬酸的水溶液中,可防止板栗去皮后栗仁的褐变;加入栗仁和水总重(即浆液重)0.02%的偏重亚硫酸钾,可防止栗仁打浆和浆液糖化时的褐变;酒液保持20~30mg/L的游离SO2,或20~30mg/L的游离SO2配合50mg/L的异抗坏血酸,可防止酒液陈酿、贮存期间的褐变。栗仁打浆后,浆液90℃保温10min可钝化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酒 防褐变 过氧化物 酶活性 钝化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的测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49
12
作者 牟建楼 王颉 +1 位作者 张伟 陈志周 《酿酒》 CAS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测定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介绍了乙醇的测定方法和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乙醇 测定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发酵液中乙醇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5
13
作者 牟建楼 王颉 +1 位作者 陈志周 田益玲 《酿酒》 CAS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介绍了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木糖发酵液中乙醇含量 ,其变异系数小于 2 %。该方法方便易行 。
关键词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木糖 发酵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酶解液制备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超 牟建楼 +3 位作者 陈志周 刘亚琼 赵欢 齐晓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共6页
以栉孔扇贝为原料,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方法,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制备具有抗氧化性多肽的扇贝酶解液工艺,并对扇贝酶解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活力和抗超... 以栉孔扇贝为原料,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方法,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制备具有抗氧化性多肽的扇贝酶解液工艺,并对扇贝酶解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活力和抗超氧阴离子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了蛋白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固液比对栉孔扇贝酶解液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最佳酶解条件为选择中性蛋白酶、酶解时间4.7h、酶解温度43℃、加酶量3.5%、固液比(m/V)1∶5。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8.21%,羟自由基清除率为33.74%,总抗氧化活力为0.086U/mg prot,抗超氧阴离子活力为106.27U/g pr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酶解 水解度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乳饮料的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牟建楼 陈志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7,共3页
以脱脂奶粉和浓缩果汁为主要原料,从果汁乳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两方面,研究了影响果汁乳饮料稳定性和感官特征的因素。在配方上,应用正交实验确定增稠剂添加量:CMC为0.30%,PGA为0.20%,黄原胶0.09%(均为质量分数);在生产工艺上,研究了均质... 以脱脂奶粉和浓缩果汁为主要原料,从果汁乳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两方面,研究了影响果汁乳饮料稳定性和感官特征的因素。在配方上,应用正交实验确定增稠剂添加量:CMC为0.30%,PGA为0.20%,黄原胶0.09%(均为质量分数);在生产工艺上,研究了均质条件、杀菌条件及原辅料的添加方法。结果表明,均质条件为22MPa(60℃)、一次均质,杀菌条件为70℃(10min)。果汁乳在室温下可保存35d不分层沉淀,这对实际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乳 增稠剂 均质 杀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PVA可生物降解材料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尹国平 陈志周 张琳 《包装学报》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聚乙烯醇(PVA)的化学稳定性及成膜性较好,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综述了淀粉/PVA复合材料、纤维素/PVA复合材料、壳聚糖/PVA复合材料、木质素/PVA复合材... 聚乙烯醇(PVA)的化学稳定性及成膜性较好,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综述了淀粉/PVA复合材料、纤维素/PVA复合材料、壳聚糖/PVA复合材料、木质素/PVA复合材料及蛋白质/PVA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可生物降解材料替代某些通用塑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PVA 生物降解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分散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安永超 王林 +1 位作者 申亚倩 陈志周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超声波对纳米SiO2进行分散,为探讨纳米SiO2的分散情况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薄膜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复合薄膜的性能均有影响... 采用超声波对纳米SiO2进行分散,为探讨纳米SiO2的分散情况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薄膜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复合薄膜的性能均有影响;当超声温度为45℃,超声功率为160W,超声时间为40min时得到的复合膜性能最佳,其中超声温度对薄膜的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在最佳条件下,薄膜的抗张强度为9.33MPa,伸长率为76.13%,透光率为21.85%,吸水率为4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分散性 大豆蛋白 薄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可生物降解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国平 滑艳稳 陈志周 《包装学报》 2013年第4期15-19,共5页
纳米SiO2无毒,无味,无污染,具有优异的纳米特性,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可生物降解材料性能等领域。综述了纳米SiO2的分散稳定性能,以及纳米SiO2改性聚乳酸、聚乙烯醇等合成型生物降解材料与淀粉、纤维素、壳... 纳米SiO2无毒,无味,无污染,具有优异的纳米特性,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可生物降解材料性能等领域。综述了纳米SiO2的分散稳定性能,以及纳米SiO2改性聚乳酸、聚乙烯醇等合成型生物降解材料与淀粉、纤维素、壳聚糖、蛋白质、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从降低价格及增强性能方面,对其改性可生物降解材料替代某些通用塑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改性 合成型生物降解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国平 陈志周 刘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0-113,118,共5页
为增强大豆蛋白/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添加量,分散剂... 为增强大豆蛋白/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添加量,分散剂的添加量,pH对膜的性能均有影响。当加入1.0%的SiO2纳米粒子(占大豆蛋白和PVA干重),1.5%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占纳米粒子干重),膜液的pH控制在4.0时,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9.71MPa,断裂伸长率为89.86%,透光率为25.07%,吸水率为4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分散剂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薄膜对圣女果保鲜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国平 陈志周 滑艳稳 《包装学报》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大豆蛋白及聚乙烯醇为原料,以薄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阻隔性能及吸水率为评价指标,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对圣女果进行裸包处理,市售聚乙烯保鲜膜裹包处理,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薄膜裹包处理,纳米SiO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 以大豆蛋白及聚乙烯醇为原料,以薄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阻隔性能及吸水率为评价指标,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对圣女果进行裸包处理,市售聚乙烯保鲜膜裹包处理,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薄膜裹包处理,纳米SiO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薄膜裹包处理,探讨4种保鲜处理方式对储藏过程中圣女果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及VC 含量的影响,以研究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薄膜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0~7 d内,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薄膜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圣女果的腐烂霉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4种保鲜处理方式的效果依次为,纳米SiO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薄膜〉市售聚乙烯保鲜膜〉大豆蛋白/聚乙烯醇薄膜〉空白对照组;阻隔性能较好的市售聚乙烯保鲜膜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略次于纳米SiO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薄膜,故对于果蔬的保鲜而言,并不是使用的保鲜膜的阻隔性能越好,其保鲜效果就越好,而是与果蔬的生理作用匹配度越高的保鲜膜,保鲜效果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圣女果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