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开广 刘群会 韩忠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1期46-46,5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拟康复1号 骶管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开广 陈绣娟 吴利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随机血糖升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第一次血糖随机分为正常组(Glu<7.8mmol/L)和高血糖组(Glu≥7.8mmol/L),观察两组的溶栓效果、治疗前后MRI缺血半... 目的观察随机血糖升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第一次血糖随机分为正常组(Glu<7.8mmol/L)和高血糖组(Glu≥7.8mmol/L),观察两组的溶栓效果、治疗前后MRI缺血半暗带区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近期预后。结果两组的溶栓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组MRI缺血半暗带区改善及NIHSS评分优于高血糖组;高血糖组在主要脑血管事件(再灌注损伤出血)方面高于正常组。结论随机血糖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较差,可增加脑血管事件概率,近期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血糖 静脉溶栓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群会 陈开广 龙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射频热凝治疗和三维正脊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7 d、30 d、90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后治...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射频热凝治疗和三维正脊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7 d、30 d、90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7 d、30 d、90 d时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5±0.6)、(1.5±0.4)及(0.9±0.2)分,较对照组(3.5±0.7)、(4.0±0.8)及(4.8±0.5)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肯定确切,优于三维正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术/治疗应用 椎间盘源性腰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群会 陈开广 +3 位作者 李俊 王从平 李梅英 韩忠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 前瞻性研究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病人(4 3例 )进行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加内科保守治疗 ,对照组 (4 2例 )为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结果 两组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体... 目的 前瞻性研究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病人(4 3例 )进行持续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加内科保守治疗 ,对照组 (4 2例 )为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结果 两组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死亡例数、脑积水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引流 治疗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5
作者 刘群会 陈开广 +4 位作者 胡钦勇 吴超 龙飞 黄兴全 韩忠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77例首次卒中发作时HP阳性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复发情况。同时观察139例首次卒中HP阴性患者复发时HP感染情况。结果39例HP阳性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发率...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77例首次卒中发作时HP阳性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复发情况。同时观察139例首次卒中HP阴性患者复发时HP感染情况。结果39例HP阳性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发率为15.4%,38例HP阳性患者未抗感染治疗复发率为39.4%,139例首次卒中时HP阴性患者卒中复发率为24.5%(P<0.05);在33例首次卒中发作HP阴性者在复发时,其HP检测阳性者21例,阳性率为63.4%(P<0.05)。结论 HP感染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HP感染可以减少卒中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缺血性卒中 相关性 临床分析 C反应蛋白 尿素酶法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冰床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作用
6
作者 刘群会 陈开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低温冰床对急性脑血管病 (ACVD)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 1999~ 2 0 0 0年采用我国上海生产的低温冰床对 2 72例ACVD患者实行亚低温治疗 (33℃~ 34℃ ) ,并与 1997~ 1998年的ACVD病人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低温冰床治疗组... 目的 探讨低温冰床对急性脑血管病 (ACVD)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 1999~ 2 0 0 0年采用我国上海生产的低温冰床对 2 72例ACVD患者实行亚低温治疗 (33℃~ 34℃ ) ,并与 1997~ 1998年的ACVD病人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低温冰床治疗组脑梗死的显著进步率 (48.87% )明显较对照组高 (2 9.90 % )P <0 .0 0 5 ,且治疗组总有效率 80 .33 %高于对照组 6 9.0 7% (P <0 .0 5 )。采用低温冰床治疗组脑出血总有效率 75 .5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5 .17% (P <0 .0 0 5 ) ,且显著进步率治疗组 38.30 %高于对照组 2 4.14% (P <0 .0 5 )。但无论是脑梗死或脑出血对照组与治疗组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低温冰床亚低温治疗能改善脑损伤的神经功能 ,降低ACVD病人的致残程度 ,且安全可靠 ,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冰床 急性脑血管病 亚低温 A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