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106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金梁 刘方伶 +6 位作者 牛宝军 张青山 康艳艳 陈建茹 杨凤莲 曾兆荣 程少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2期198-200,21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71.70%(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77%,显著小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9.43%(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30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Ⅴ级5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15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IV^V级5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微创钻孔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从而减轻脑组织水肿,操作简单、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治疗 软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条件对柏子仁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影响及脱除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建茹 董伟伟 +3 位作者 彭娟 焦晓林 吴馨琰 高微微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6期725-728,733,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储藏条件对柏子仁药材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影响,并探讨洗脱方法对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效果,为确定柏子仁药材的合理储藏条件及脱毒技术提供参考。方法:HPLC方法测定10个批次柏子仁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程度,并设计2个温度及... 目的:了解不同储藏条件对柏子仁药材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影响,并探讨洗脱方法对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效果,为确定柏子仁药材的合理储藏条件及脱毒技术提供参考。方法:HPLC方法测定10个批次柏子仁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程度,并设计2个温度及2种包装进行储藏试验,对比不同储藏条件下柏子仁黄曲霉毒素B1(AFB1)及黄曲霉毒素B1、B2、G1、G2之和(AFs)的污染量。采用乙醇洗、水洗两种方法对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脱除。结果:有9个批次柏子仁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5个批次的污染程度超出2015版《中国药典》限量标准。在10℃和25℃两个储藏温度下,AFB1和AFs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储藏2个月时,AFB1的最大增加量达到起始的8.3倍,AFs的最大增加量达到7.8倍。真空包装与普通塑料袋相比,并不能显著降低毒素的增加量。乙醇洗对柏子仁中AFB1和AFs脱除率达到90%以上,水洗可以达到87%以上。结论:柏子仁在10℃、25℃时采用塑料袋及真空包装储藏期不宜超过1个月,两种清洗方法可部分脱除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黄曲霉毒素 储藏温度 包装 脱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滴定法检测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建茹 董伟伟 +5 位作者 焦晓林 彭娟 吴馨琰 蒋宁 韩雪 高微微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比较碘滴定法(Iodine Titration,IT法)与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ABT法)检测种子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两种滴定法检测莱菔子、芥子、沙苑子、紫苏子、急性子、女贞子、补骨脂7种药材共100个批次样... 目的:比较碘滴定法(Iodine Titration,IT法)与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ABT法)检测种子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两种滴定法检测莱菔子、芥子、沙苑子、紫苏子、急性子、女贞子、补骨脂7种药材共100个批次样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对莱菔子及芥子进行两种滴定方法对比实验,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ABT法检测炒制前后的莱菔子及芥子二氧化硫含量。结果:采用IT法检测12个批次十字花科药材(莱菔子、芥子生品及炒制品)二氧化硫含量全部超出《中国药典》限量标准,采用ABT法检测的13个批次样品阳性率为53. 8%;其他75批非十字花科药材采用两种滴定法分别检出1个批次的阳性样品。对比实验表明两种滴定法对莱菔子及芥子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 0. 05)。芥子炒制后二氧化硫检出量显著升高(P <0. 05)。结论:未经硫磺熏蒸的十字花科种子类药材莱菔子与芥子采用IT法与ABT法均能检出二氧化硫,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芥子二氧化硫检出量受到炒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种子类药材 莱菔子 芥子 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