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式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原理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希有 颜斌 +1 位作者 徐殿国 马洪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可调电感的可调式逆变器输出滤波器 .根据电机和逆变器工作状态 ,通过加在直流励磁绕组上的可控电源对可调电感进行控制 .在电机起动时 ,使电感值较小 ,以便产生较大的起动力矩 ;在稳态运行时 ,根据基波频率、载波频率和负... 提出一种基于可调电感的可调式逆变器输出滤波器 .根据电机和逆变器工作状态 ,通过加在直流励磁绕组上的可控电源对可调电感进行控制 .在电机起动时 ,使电感值较小 ,以便产生较大的起动力矩 ;在稳态运行时 ,根据基波频率、载波频率和负载电流来改变电感值 ,以便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和电气传动效果 .与定常参数滤波器相比 ,可调式滤波器能较好地满足电气传动系统对滤波器的特殊要求 .可调电感的主要特点是 ,能够进行连续电气调节 ,易于实现闭环 ,通过对结构的合理设计可以得到近似线性电感 .给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控制单元的可调式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分析了滤波器和近似线性可调电感的工作原理 ,以及可调电感的控制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可调式滤波器 可调电感 可控电源 电气传动系统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器输出滤波器的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希有 颜斌 +1 位作者 邓辉 李国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66-969,973,共5页
现代变频器传动系统日益表现出各种负面效应,采用滤波技术是减小负面效应的主要对策.为综合满足滤波器的各种约束条件,并使滤波器整体性能达到最佳,研究了变频器输出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考虑成本因数、总谐波失真度、谐波... 现代变频器传动系统日益表现出各种负面效应,采用滤波技术是减小负面效应的主要对策.为综合满足滤波器的各种约束条件,并使滤波器整体性能达到最佳,研究了变频器输出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考虑成本因数、总谐波失真度、谐波电流和基波压降的综合目标函数.然后根据基波压降、电容支路电流工程允许范围,建立了滤波器元件参数的约束条件.为求得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答,详细分析了目标函数对滤波器参数的灵敏度,并用伴随网络法得出了滤波器电压转移函数对滤波器参数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这些灵敏度构成了目标函数的寻优方向.实例设计与仿真表明,利用优化方法设计的滤波器,能够综合考虑滤波器性能、成本和各种约束条件,从而实现整体指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灵敏度 电机 滤波器 优化设计 电压反射 谐波电流 目标函数 THD值 成本因数 基波压降 伴随网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ilnikov定理构造分段线性混沌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希有 李冠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32-1935,共4页
该文基于异宿轨道Shilnikov定理,构造了一类分段线性混沌系统。这类混沌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平衡点,且在各个平衡点处具有相同的雅戈比矩阵。通过改变系统的平衡点及相应转换平面,可以得到这类混沌系统的其他形式。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了该... 该文基于异宿轨道Shilnikov定理,构造了一类分段线性混沌系统。这类混沌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平衡点,且在各个平衡点处具有相同的雅戈比矩阵。通过改变系统的平衡点及相应转换平面,可以得到这类混沌系统的其他形式。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分段线性 Shilnikov定理 混沌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一阶一端口网络阻抗函数及其等效电路的三电阻法
4
作者 陈希有 张亦慧 +1 位作者 丛树久 关柏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7-79,84,共4页
用二端口网络参数推出了一阶一端口网络阻抗函数的一般形式,分析了各项物理意义,提出了通过计算或测量三个特定一端口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来求解阻抗函数及其等效电路的三电阻法,它为使用计算机或通过实验测量来确定一阶一端口网络阻抗... 用二端口网络参数推出了一阶一端口网络阻抗函数的一般形式,分析了各项物理意义,提出了通过计算或测量三个特定一端口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来求解阻抗函数及其等效电路的三电阻法,它为使用计算机或通过实验测量来确定一阶一端口网络阻抗函数及其等效电路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 一端口 阻抗函数 等效电路 电阻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线性混沌系统的构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冠林 陈希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14-1818,共5页
本文基于异宿轨道Shilnikov定理,研究了一类分段线性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这类混沌系统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衡点,且在各个平衡点处具有相同的雅戈比矩阵.通过改变系统平衡点和转换平面的个数及相对位置,得到了这类混沌系统的若干形式.... 本文基于异宿轨道Shilnikov定理,研究了一类分段线性混沌系统的构造方法.这类混沌系统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衡点,且在各个平衡点处具有相同的雅戈比矩阵.通过改变系统平衡点和转换平面的个数及相对位置,得到了这类混沌系统的若干形式.进一步地,将三维系统的构造推广到高维系统,又得到了四维混沌系统的若干形式.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分段线性 Shilnikov定理 异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牟宪民 陈希有 +1 位作者 焦海坤 周宇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4-649,共6页
为了提高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拓扑结构.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电感进行等效变换,把发射线圈的漏感作为E类功率放大器谐振单元,把励磁电感作为折算后负载电阻的匹配电感.在电能非接... 为了提高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拓扑结构.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电感进行等效变换,把发射线圈的漏感作为E类功率放大器谐振单元,把励磁电感作为折算后负载电阻的匹配电感.在电能非接触传输的同时实现了阻抗变换,把等效负载电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出的拓扑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补偿网络.并且负载电阻变化时,均能满足E类功率放大器的零电压软开关条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拓扑结构电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E类功率放大器 逆变器电路 零电压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面方法的高速列车蠕滑速度跟踪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传芳 陈希有 +2 位作者 郑祥 王英 李卫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9,共9页
针对高速列车的主动黏着防滑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的蠕滑速度动态面跟踪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蠕滑速度的上界约束,同时保障黏着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建立考虑牵引与制动转矩产生过程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并将黏着控制问... 针对高速列车的主动黏着防滑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的蠕滑速度动态面跟踪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蠕滑速度的上界约束,同时保障黏着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建立考虑牵引与制动转矩产生过程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并将黏着控制问题描述为含输出约束的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然后引入障碍Lyapunov函数处理输出约束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律,未知参数由自适应律估计得到,未知时变的黏着力和运行阻力由两个力观测器来估算;最后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蠕滑速度跟踪误差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蠕滑速度始终保持在稳定区域内。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主动黏着防滑控制 蠕滑速度跟踪 动态面控制 障碍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受约束的高速列车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传芳 陈希有 +2 位作者 丁丽娜 王英 李卫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3,共8页
实现高速列车对期望速度与位移的精确跟踪至关重要。考虑输入饱和约束以及由于不确定的运行阻力、未知的黏滞摩擦系数和未测量的运行状态等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提出高速列车的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算法。建立考虑牵引与制动转矩产生动... 实现高速列车对期望速度与位移的精确跟踪至关重要。考虑输入饱和约束以及由于不确定的运行阻力、未知的黏滞摩擦系数和未测量的运行状态等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提出高速列车的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算法。建立考虑牵引与制动转矩产生动态过程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模型;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在线估计和补偿系统总的不确定性,应用跟踪微分器代替动态面控制中的一阶滤波器,构造附加系统处理输入约束问题,设计了高速列车的鲁棒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律;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高速列车速度跟踪误差和位移跟踪误差的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跟踪控制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输入约束 扩张状态观测器 跟踪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与仿真
9
作者 辛兵 邱国防 +4 位作者 杨海川 陈希有 崔立辉 赵栋 常青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期43-44,共2页
波达方向估计是利用天线阵元对空间信源的来波方向进行估计。在二维平面,将来波方向和阵列法线的夹角定义为波达方向,由此定义阵列信号处理的基本数学模型。采用非参数化方法估计波达方向,包括Bartlett、Capon、MUSIC等方法。对其仿真表... 波达方向估计是利用天线阵元对空间信源的来波方向进行估计。在二维平面,将来波方向和阵列法线的夹角定义为波达方向,由此定义阵列信号处理的基本数学模型。采用非参数化方法估计波达方向,包括Bartlett、Capon、MUSIC等方法。对其仿真表明,在估计精确度方面MUSIC法最好,Capon法次之,Bartlett法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阵列信号处理:Bartlett CAPON MU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机构沿轨道相对运动时系统的平稳性研究
10
作者 杨杰 陈希有 +1 位作者 李冠林 吴茂鹏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8期138-142,共5页
设计了发射线圈平面缠绕和发射线圈竖直缠绕这两种不同的耦合结构,通过分析选择了一种传输功率大的耦合机构,并研究了这种耦合机构在接收线圈沿轨道运动时非接触电能传输的平稳性状况。借用ANSYS有限元仿真工具,得到这两种耦合结构耦合... 设计了发射线圈平面缠绕和发射线圈竖直缠绕这两种不同的耦合结构,通过分析选择了一种传输功率大的耦合机构,并研究了这种耦合机构在接收线圈沿轨道运动时非接触电能传输的平稳性状况。借用ANSYS有限元仿真工具,得到这两种耦合结构耦合线圈的自感及互感,再仿真这种耦合机构沿轨道相对运动时传输功率的变化情况。实验中制作了这两种耦合机构,最后选用了一种传输能力强的耦合机构,使其沿轨道水平运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 耦合结构 相对运动 ANSYS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eigenvalue space of hyperchaotic canonical four-dimensional Chua's circuit
11
作者 李冠林 陈希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37-144,共8页
The eigenvalue space of the canonical four-dimensional Chua's circuit which can realize every eigenvalue for fourdimensional syste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analy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ircuit parame... The eigenvalue space of the canonical four-dimensional Chua's circuit which can realize every eigenvalue for fourdimensional syste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analy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ircuit parameters and the eigenvalues of the system are established, and therefore all the circuit parameters can be determined explicitly by any given set of eigenvalues. Then, the eigenvalue space of the circuit is investigated in two cases by the nonlinear elements used.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the eigenvalues, some novel hyperchaotic attractors are presented. Further, the dynamic behaviours of the circuit are studied by the bifurcation diagrams and the Lyapunov spectra of the eigen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dimensional Chua's circuit eigenvalue space HYPERCHA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精品商厦工程结构设计
12
作者 施祖元 陈希有 《浙江建筑》 1992年第2期23-27,18,共6页
关键词 地基 结构设计 砖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