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制备方法与表征
1
作者 杨波 王凯 +3 位作者 杨光 莫天录 梁赋 陈小红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3,共9页
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其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已被用作临床伤口敷料。然而,市场上同类产品机械强度比较差,且不具备抗菌能力。优化猪皮制备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orc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PADM)工艺,并添加槲皮素(quercetin,QCT)和聚... 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其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已被用作临床伤口敷料。然而,市场上同类产品机械强度比较差,且不具备抗菌能力。优化猪皮制备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orc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PADM)工艺,并添加槲皮素(quercetin,QCT)和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槲皮素-聚赖氨酸-猪脱细胞真皮基质(QCT-PLL-PADM)敷料样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DM样品添加QCT和PLL后,仍然保持胶原蛋白的天然三螺旋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PADM相比,QCT-PLL-PADM的热稳定性提高了50%、机械性能提高了90%。而且QCT-PLL-PADM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抗菌率超过92%。此外,在细胞相容性分析中,QCT-PLL-PADM促进了细胞的黏附生长,细胞相对增长速率超过75%。与市面上的产品相比,机械强度提升了90%~110%,其他性能提升了20%~40%。以上结果表明,QCT-PLL-PADM可以作为良好的伤口敷料,在皮肤及口腔修复方面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皮 脱细胞真皮基质 敷料 聚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客家“红菌豆渣”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研究
2
作者 黎英 蔡源昊 +3 位作者 赵金花 杨彩凤 林标声 陈小红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为解决发酵后“红菌豆渣”存在的菌丝塌陷、老化和水分含量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红菌豆渣”为对象开展了微波真空干燥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切片厚度条件下“红菌豆渣”的平均干燥速率、色差值和... 为解决发酵后“红菌豆渣”存在的菌丝塌陷、老化和水分含量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红菌豆渣”为对象开展了微波真空干燥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切片厚度条件下“红菌豆渣”的平均干燥速率、色差值和复水率,并借助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50℃条件下,其最优干燥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53 W/g、真空度-0.05 MPa、切片厚度9 mm,此时平均干燥速率为(3.27±0.29)%/min,“红菌豆渣”的色泽与鲜样的差异ΔE为2.61±0.31,复水比为5.19±0.23;扫描电镜下其质构较好且内部空隙较均匀。该工艺既提高了“红菌豆渣”的干燥效率和品质,又为“红菌豆渣”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干燥 红菌豆渣 工艺优化 干燥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小红 许贻斌 +3 位作者 林永青 仇登高 姜双城 郑惠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未分类_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_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4种硝化菌属在挂膜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填料 生物膜 脱氮能力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翠娅 杨芳 +4 位作者 郑盛华 陈小红 林永青 魏姗姗 席英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9,共10页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133种,其中硅藻门101种,甲藻门28种,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以广温广盐种最为常见且丰度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优势度分别为0.798和0.027;浮游植物丰度月平均值范围为1.80×10^(4)~4.14×10^(6)cells/L,平均值为5.33×10^(5)cells/L,湾外养殖区丰度显著高于湾内(P<0.05);浮游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冗余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磷、活性磷酸盐、盐度和化学需氧量,其中,中肋骨条藻受水温、活性磷酸盐影响最大,柔弱拟菱形藻受Si/P值影响最大。研究表明,中肋骨条藻的高优势度与其广温广盐特性、较强的光适应生理特征及海水中丰富的硅酸盐有关;在磷相对限制的河口海湾,磷含量和盐度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三倍体牡蛎 环境因子 黄岐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翠娅 陈小红 +4 位作者 杨芳 朱琳 朱雨晨 陈财珍 黄奕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84-292,共9页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监测与管控、赤潮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总结,结合近年来福建省海水贝类贝毒污染状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贝毒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贝类毒素监测方案、严格产毒藻预警浓度、建立贝类毒素分级管控制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赤潮减灾、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毒素 风险预警 分级管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及有害金属元素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估
6
作者 李佳 陈广云 +3 位作者 熊金龙 张艳 卜媛媛 陈小红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测定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及有害金属元素残留情况,并将风险评估引入中药外源性污染评价。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对60批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及有害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按照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 目的测定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及有害金属元素残留情况,并将风险评估引入中药外源性污染评价。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对60批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及有害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按照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的程序,对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所测得4种元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7),回收率为87.3%~93.1%(RSD≤3.1%)。60批样品中Cu﹑Cd﹑Pb均未超标,Hg超标率为48.3%。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考察了牛黄解毒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情况,科学评估了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中药牛黄解毒片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解毒片 ICP-MS 重金属 有害元素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化剂对预乳化常温再制奶酪品质影响研究
7
作者 朱广潮 赵树静 +5 位作者 张蕾蕾 田诗雨 陈小红 邹旸 李红娟 于景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40-49,共10页
常温再制奶酪需要经过高温灭菌,会导致油脂析出。本研究筛选了对再制奶酪油析性控制较好的乳化剂,确定常温再制奶酪的最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2.20,将乳化剂按照该值进行复配,得到最佳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六聚甘油单油酸酯(71%,w/w)和... 常温再制奶酪需要经过高温灭菌,会导致油脂析出。本研究筛选了对再制奶酪油析性控制较好的乳化剂,确定常温再制奶酪的最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2.20,将乳化剂按照该值进行复配,得到最佳复合乳化剂的用量:六聚甘油单油酸酯(71%,w/w)和蔗糖脂肪酸脂(29%,w/w),最适添加量为0.5%(w/w)。将其复合乳化剂应用到常温再制奶酪中,发现复合乳化剂能有效控制常温再制奶酪中油脂的析出,且复合乳化剂使常温再制奶酪中的脂肪分布更加均匀,熔化温度更低。综上,常温再制奶酪中乳化效果与常温再制奶酪油析特性密切相关,复合乳化剂在预乳化常温再制奶酪中能够有效控制其贮藏期间的油析性,提高奶酪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再制奶酪 乳化剂 油析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及工艺方法
8
作者 欧阳思思 刘平 +2 位作者 陈小红 周洪雷 付少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大部分纯金属只有在某些方面有着单一的良好性能,而不具备多维度的优良材料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弥补纯金属在单一方面性能的不足,具有比单一基体更优异的性能;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大部分纯金属只有在某些方面有着单一的良好性能,而不具备多维度的优良材料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弥补纯金属在单一方面性能的不足,具有比单一基体更优异的性能;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Gr-MMC)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微观层面金属基表面沉积石墨烯的机理,在不同的金属表面石墨烯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其中铜、钌、铱、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金属,通过研究在不同金属上的沉积机理能够更好地从微观层面指导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针对不同的金属大致可以分为液相法、固相法和沉积处理,对于每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和不足也有所提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表面沉积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行交通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模型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小红 钱大琳 石冬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各交通方式构成比例不同,对控制方案需求不一.针对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考虑道路使用率、出行者时间效率以及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关系,结合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思想,以通行能力最大、车辆停车率及出行者平均延... 城市道路交叉口各交通方式构成比例不同,对控制方案需求不一.针对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考虑道路使用率、出行者时间效率以及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关系,结合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思想,以通行能力最大、车辆停车率及出行者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饱和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交叉口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各交通方式混合比例确定各性能指标的重要程度,最后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配时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综合性能指标下优于Webster算法,而且能较好地适应各交通状态的变化,使快、慢行交通协调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控制交叉口 配时参数 多目标优化模型 慢行交通 混合交通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小红 徐益萍 卢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特征及病因构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8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病因构成、外周血嗜...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特征及病因构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88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病因构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程度与病因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19例(21.6%),腹痛15例(17.0%),咳嗽和/或气急14例(15.9%),皮疹13例(14.8%),便血11例(12。5%),腹泻6例(6.8%);因感染导致28例(31.8%),其中急性支气管肺炎11例,寄生虫感染9例,败血症4例,泌尿系感染2例,蜂窝织炎1例,胆囊炎合并胰腺炎1例;因变态反应性疾病导致25例(28.4%);因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导致20例(22.7%);因免疫缺陷病导致3例(3.4%,均呈中重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因新生儿溶血症、血液系统肿瘤导致各2例(各占2.3%),因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肾病综合征导致各1例;不明原因5例(5.7%)。结论:住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症状以发热、腹痛、咳嗽和/或气急较为常见;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其常见病因,寄生虫为最常见的明确病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重度增多患儿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诊断 嗜酸粒细胞增多/病因学 胃肠疾病/病因学 肺疾病/病因学 儿童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抗VEGF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小红 王云鹏 陈梅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2-696,共5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世界新发致盲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子,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抗VEGF药物成为新生血管性及血管性眼底疾病的重要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世界新发致盲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子,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抗VEGF药物成为新生血管性及血管性眼底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本文就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抗VEGF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ANIBIZUMAB BEVACIZU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亚硫酸钠从分银渣中浸出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小红 赵祥麟 +3 位作者 楚广 周兆安 杨天足 苏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6-360,共5页
采用稀硝酸预处理亚硫酸钠浸出体系浸取分银渣中的银,研究预处理剂硝酸和浸出剂亚硫酸钠的质量浓度、浸出固液比、温度、时间以及体系pH值对银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硝酸质量分数为2%,亚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g/L,pH值控制在8... 采用稀硝酸预处理亚硫酸钠浸出体系浸取分银渣中的银,研究预处理剂硝酸和浸出剂亚硫酸钠的质量浓度、浸出固液比、温度、时间以及体系pH值对银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稀硝酸质量分数为2%,亚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g/L,pH值控制在8,固液比为1:8,反应时间为2 h,温度为30℃的条件下,银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对节能环保处理分银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银渣 亚硫酸钠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小红 段争虎 何洪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的含量,并采用1993年杨培岭等提出的用粒径的重量分布代替数量分布的土壤分...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了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粒级分布、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的含量,并采用1993年杨培岭等提出的用粒径的重量分布代替数量分布的土壤分形模型,计算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最后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级分布及各养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荒漠边缘向绿洲延伸的过渡带,土壤中砂粒含量占绝对优势,粉粒居中,黏粒最少,采样区土壤质地较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105~2.609之间变动,处于极低水平,与土壤各养分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除靠近绿洲区存在一个“生态裂谷”外,整体呈上升趋势:利用相关分析法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黏粉粒及各养分指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砂粒含量每增加1g/kg,颗粒分形维数D降低0.0019个单位;粉粒和黏粒含量每增加1g/kg,颗粒分形维数D分别增加0.002和0.023个单位,对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幅度的影响依次为黏粒〉粉粒〉砂粒,分形维数对黏粒含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可以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衡量荒漠一绿洲边缘区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的指标之一,用于反映荒漠绿洲区土壤的退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 生态过渡带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处理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小红 张巧琴 +2 位作者 俞继芳 陈笑新 何菁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0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及急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32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资料、分诊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果332例急诊昏迷患者分诊准确率为93%,急诊病死率为8%。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病死率高,正确迅... 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及急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32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资料、分诊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果332例急诊昏迷患者分诊准确率为93%,急诊病死率为8%。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病死率高,正确迅速的分诊及有效处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病死率,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分诊 急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多目标优化中基于稀疏特征选择的目标降维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小红 李霞 王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0-1307,共8页
目标降维算法通过去除冗余的目标达到简化问题规模的目的,为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近似解集的几何结构特征和Pareto占优关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内在结构特性,而现有算法仅利用其中一种特征分... 目标降维算法通过去除冗余的目标达到简化问题规模的目的,为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近似解集的几何结构特征和Pareto占优关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内在结构特性,而现有算法仅利用其中一种特征分析目标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局限性.本文提出基于稀疏特征选择的目标降维方法,该方法利用近似解集的几何结构特征构建稀疏回归模型,求解高维目标空间映射为低维目标子空间的稀疏投影矩阵,依据此矩阵度量目标的重要性,并利用Pareto占优关系改变程度选择满足误差阈值的目标子集,实现目标降维.通过与其他已有目标降维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降维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受近似解集质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多目标优化 目标降维 稀疏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PEDF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小红 王云鹏 陈梅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一种以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色...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一种以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作为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VEGF和PEDF在PD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生长因子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拥堵预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小红 钱大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77,共6页
针对交叉口路段的拥堵特性,基于定性推理的相关方法,从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描述城市交叉口进口路段状况的评价指标——稳态评判指数.仿真实验表明,当交叉口交通拥堵与消散的过程被触发时,稳态评判指数会发生定性跃迁,并且每个高峰期的到... 针对交叉口路段的拥堵特性,基于定性推理的相关方法,从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描述城市交叉口进口路段状况的评价指标——稳态评判指数.仿真实验表明,当交叉口交通拥堵与消散的过程被触发时,稳态评判指数会发生定性跃迁,并且每个高峰期的到来都会经历一个"稳态——非稳态——稳态"的过程;由该指标确定的拥堵临界点与由交叉口总排队长度所反映的交叉口拥堵形成及消散时刻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交通拥堵 定性推理 稳态评判指数 拥堵临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原因剖析及预防措施应用研究
18
作者 翁发林 彭爱兰 +1 位作者 薛宝宝 陈小红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3期70-72,共3页
结合以往施工完成的地铁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剖析了常见的渗漏水特点,指出了渗漏水的原因所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制定预防措施。在乌市4号线白鸟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应用中,通过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克服... 结合以往施工完成的地铁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剖析了常见的渗漏水特点,指出了渗漏水的原因所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制定预防措施。在乌市4号线白鸟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应用中,通过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克服了渗漏水严重问题,提高了主体结构耐久性,保障了地铁运营期间行车安全,提供了舒适的乘车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节约了后序注浆成本,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明挖车站 采取预防措施 克服渗漏水 保障行车安全 节约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铁车站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优越性
19
作者 翁发林 彭爱兰 +1 位作者 陈小红 薛宝宝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依托育知路站二次结构在主体结构模架拆后施工,小西沟站二次结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调整及优化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将二次结构施工连同主体结构一并进行。通过对以往两个车站的站台板、轨顶风道施工顺序安排进行对比,得出了站台板、轨顶... 依托育知路站二次结构在主体结构模架拆后施工,小西沟站二次结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调整及优化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将二次结构施工连同主体结构一并进行。通过对以往两个车站的站台板、轨顶风道施工顺序安排进行对比,得出了站台板、轨顶风道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要优于主体结构模架拆后再行施工,研究表明站台板、轨顶风道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既能节约工期、成本,又能确保安全、质量,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站台板 轨顶风道 施工顺序优化 目标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通下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小红 钱大琳 钮志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交通拥堵是当今世界的难题,而排队长度作为判断交叉口阻塞的标志,对其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性,结合交通冲突机理,首先考虑左转自行车对同向直行机动车的干扰,运用交通波动理论,提出了左转自行车对机动车干扰造... 交通拥堵是当今世界的难题,而排队长度作为判断交叉口阻塞的标志,对其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性,结合交通冲突机理,首先考虑左转自行车对同向直行机动车的干扰,运用交通波动理论,提出了左转自行车对机动车干扰造成的排队长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红灯初期滞留车辆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红灯初期滞留车辆数的动态计算公式,建立了适合于北京市实际交通状况的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动态计算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可行有效,在不同交通状态下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为交叉口信号优化配时、缓解拥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排队长度模型 信号交叉口 自行车干扰 滞留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