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下沉何以“悬浮”: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制度逻辑——基于B市Y社区的案例分析
1
作者 陈家付 杨秋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社区是推动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数字技术介入社区治理,在提升社区治理效果的同时,也衍生出“技术悬浮”表征。“科层制度—社会网络—技术治理”协同适配的分析框架表明,数字技... 社区是推动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数字技术介入社区治理,在提升社区治理效果的同时,也衍生出“技术悬浮”表征。“科层制度—社会网络—技术治理”协同适配的分析框架表明,数字技术的工具化使用忽视了差异化群众需求,消解了传统的社会信任网络,削弱了干群之间的互动纽带。纵向传导损耗使社区治理效能递减,横向协同梗阻催生部门间功能重叠,引发“系统空转—重复建设”的资源耗散循环,形成数字化转型中制度逻辑与技术理性深度博弈的结构性冲突。“技术悬浮”导致了治理目标与现实效能的结构性断裂,技术赋能逻辑从低效运作转向负能循环的异化,数据要素闲置与智慧治理平台空转的功能性失配等诸多不良效应。因此,城市数字化社区建设要围绕居民的多元需求,落实制度调适与技术嵌入的协同创新,实现主体赋权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协同进化,在价值理性引领下实现社区数字化赋能的包容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技术治理 技术悬浮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家付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2,249,250,共10页
倡导包容性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普惠性和共享性,因此包容性增长体现着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规则共享和发展结果共享。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 倡导包容性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普惠性和共享性,因此包容性增长体现着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规则共享和发展结果共享。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 分配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身心和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家付 刘相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78,共4页
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实现身心和谐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主要针对个人而言,体现着人的内在需求合理与外在诉求适度的一致,是作为人的物质存在的身体与精神存在的心灵和谐统一、良性互动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身心和... 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实现身心和谐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主要针对个人而言,体现着人的内在需求合理与外在诉求适度的一致,是作为人的物质存在的身体与精神存在的心灵和谐统一、良性互动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身心和谐既要强化人的内在修养和培育积极平和的心态,又要通过社会的利益协调和心理教育机制加以引导,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个人 身心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面清单制度与治理的公平正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家付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1,共7页
负面清单制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也开启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新模式。负面清单制度包含着公平治理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推动市场和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能够促使政府从"命令型"的传统管理转向"公平型"... 负面清单制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也开启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新模式。负面清单制度包含着公平治理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推动市场和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能够促使政府从"命令型"的传统管理转向"公平型"的现代治理。负面清单制度能够带动一系列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从而为保障治理的公平正义开辟新的制度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清单 治理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与增强道路自信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家付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共7页
道路自信具有根本性,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的实践支撑。新时代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增强道路自信的根本问题。不断拓展道路,既要着力解决好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改革实践深化和发展目标倒逼所带来的新课题,也要牢牢把握新... 道路自信具有根本性,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的实践支撑。新时代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增强道路自信的根本问题。不断拓展道路,既要着力解决好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改革实践深化和发展目标倒逼所带来的新课题,也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拓展道路的现实要求。在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既要在不断凸显道路优势、展示实践成就中增强道路自信,也要在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增强道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道路拓展 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家付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3-135,共3页
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者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基本的内涵要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者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基本的内涵要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鲜明取向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家付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上,毛泽东从基本立场、理论形态、功能作用、语言表达、理论品质、理想信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在基本立场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理论形态上,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上,毛泽东从基本立场、理论形态、功能作用、语言表达、理论品质、理想信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在基本立场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理论形态上,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民族特点;在功能作用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要用中国人民熟悉的话语方式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品质上,要用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吸引人民群众;在理想信仰上,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本立场 理论形态 功能作用 语言表达 理论品质 理想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家付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崇高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要求。要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以"权利公平、... 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崇高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要求。要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公平保障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揭示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家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就是要在中国的具体时空背景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就是要在中国的具体时空背景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理论形态、理论生长点和理论实践力量的中国化,使之在中国获得新的发展,成为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先验结构”语境中求解“重建个人所有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家付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个原因是思维逻辑上的错位;另一个原因是仅仅从经济领域去求解。要正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断,必须把握...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个原因是思维逻辑上的错位;另一个原因是仅仅从经济领域去求解。要正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断,必须把握马克思所说的"先验结构"语境,即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目标、阶级和国家消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论述中去理解。同时,要正确把握"个人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把两者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先验结构 重建个人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再解放要坚守哪些底线
11
作者 陈家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3,共2页
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立足新起点、解决新矛盾、实现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这就必然要求思想再解放。而思想再解放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引领、原则要求和底线遵循,否则思想再解放就会走偏。
关键词 思想解放 方向引领 原则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拓展道路、凸显优势中厚植自信根基
12
作者 陈家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18,共3页
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增强道路自信的最根本问题,既要着力解决好拓展道路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也要牢牢把握拓展道路的现实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在不断拓展道路、凸显道路优势中增强道路自信。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途径的探索
13
作者 陈家付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转换,它包括实现理论主题的转换,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实现理论形态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实现... 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转换,它包括实现理论主题的转换,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实现理论形态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实现理论生长点的转换,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实现理论实践力量的转换,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四个方面,科学地指明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文化的整合功能
14
作者 陈家付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和谐文化体现着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反映和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和谐文化具有社会思潮、社会价值、社会道德和文化资源整合功能,能够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和谐文化体现着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反映和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和谐文化具有社会思潮、社会价值、社会道德和文化资源整合功能,能够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文化 整合功能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向军 陈家付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2,共5页
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不仅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包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运用水平、发展水平,... 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不仅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包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运用水平、发展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既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所决定,也是对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更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抓住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几个关键环节,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思想理论建设 学习型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创新
16
作者 陈家付 《学术论坛》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新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执政党建设和未来命运的认...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新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执政党建设和未来命运的认识上 ,实现了理论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