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PFAS的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尹乐陶
陈宣樾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2,共13页
很多文献都报道了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的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本文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2种典型PFAS为例,综述P...
很多文献都报道了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的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本文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2种典型PFAS为例,综述PFAS对哺乳动物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相对肝脏质量、组织结构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6个指标,分析它们在不同文献中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以及共性的规律。结果发现,相对肝脏质量增加和组织学结构变化尤其是脂累积在所有文献中呈现一致的结果,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是PFOS和PFOA肝脏毒性最敏感的指标。血清ALT水平和AST水平增加只在部分文献中报道,一般出现在较高剂量、较长时间暴露的动物中。而血清TC和TG水平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果,显示这2个指标对PFAS不敏感。此外,本文对典型PFAS的肝毒性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PFAS肝毒性的分子起始事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激活以外的其他关键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哺乳动物
肝毒性
脂代谢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栖动物与鱼类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宣樾
熊忆茗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鱼类是化学物质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的物种,同时两栖动物的蝌蚪也作为水生态风险的受体被关注。笔者利用文献报道的蝌蚪和鱼类的96 h半致死浓度(96-h 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96 h-LC_(50))的数据比较2类生物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敏感...
鱼类是化学物质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的物种,同时两栖动物的蝌蚪也作为水生态风险的受体被关注。笔者利用文献报道的蝌蚪和鱼类的96 h半致死浓度(96-h 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96 h-LC_(50))的数据比较2类生物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敏感性。首先从常用数据库中检索到371篇相关文献,然后对同一化学物质的多个LC_(50)取几何平均值,获得了98种化学物质对2类生物LC_(50)的配对数据。对配对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转换后2类物种的96 h-LC_(50)显著相关(Pearson’s r=0.839,P<0.01)。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对2类生物的LC_(50)进行毒性分级,发现58种(59.2%)物质对蝌蚪和鱼类的急性毒性等级相同,26种(26.5%)物质对鱼类的毒性等级高于蝌蚪,14种(14.3%)物质对鱼类的毒性等级低于蝌蚪。进一步对配对LC_(50)的比值进行分析,发现71种(72.5%)物质对2类生物的LC_(50)的差异在1个数量级以内,16种(16.3%)物质对鱼类的LC_(50)比蝌蚪低一个数量级以上,仅有11种(11.2%)物质对蝌蚪的LC_(50)比鱼类低一个数量级以上。总体来看,蝌蚪对大部分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敏感性与鱼类相当或者更低,仅有大概10%的化学物质,蝌蚪对其的敏感性比鱼类更高。因此,鱼类急性毒性的数据基本可以概括对两栖动物蝌蚪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蝌蚪
鱼类
急性毒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马鱼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成金
吕琳
+5 位作者
张玉琳
熊忆茗
陈宣樾
秦占芬
王燕飞
林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7,共8页
基于哺乳动物的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通量低、有动物伦理限制等诸多问题。斑马鱼因为个体小、发育快、易于饲养等特点,适用于构建基于多孔板的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本文对基于多孔板的斑马鱼急性毒性、发育毒性、行...
基于哺乳动物的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通量低、有动物伦理限制等诸多问题。斑马鱼因为个体小、发育快、易于饲养等特点,适用于构建基于多孔板的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本文对基于多孔板的斑马鱼急性毒性、发育毒性、行为和微行为分析等几个中高通量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另外介绍了高通量测试在自动化操作方面的最近进展。最后分析了斑马鱼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应着重开展对现有方法的验证和优化工作,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标准化分析,同时开发可更敏感检出发育毒性的分子或者信号通路的测试指标。随着斑马鱼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不断的发展和优化,其在化学物质毒性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斑马鱼
发育毒性
毒性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PFAS的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尹乐陶
陈宣樾
秦占芬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2,共1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75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477470)。
文摘
很多文献都报道了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的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本文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2种典型PFAS为例,综述PFAS对哺乳动物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相对肝脏质量、组织结构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6个指标,分析它们在不同文献中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以及共性的规律。结果发现,相对肝脏质量增加和组织学结构变化尤其是脂累积在所有文献中呈现一致的结果,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是PFOS和PFOA肝脏毒性最敏感的指标。血清ALT水平和AST水平增加只在部分文献中报道,一般出现在较高剂量、较长时间暴露的动物中。而血清TC和TG水平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果,显示这2个指标对PFAS不敏感。此外,本文对典型PFAS的肝毒性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PFAS肝毒性的分子起始事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激活以外的其他关键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哺乳动物
肝毒性
脂代谢干扰
Keywords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
mammals
hepatotoxicity
lipid metabolism disruption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栖动物与鱼类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宣樾
熊忆茗
秦占芬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87619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F0211203)。
文摘
鱼类是化学物质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的物种,同时两栖动物的蝌蚪也作为水生态风险的受体被关注。笔者利用文献报道的蝌蚪和鱼类的96 h半致死浓度(96-h 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96 h-LC_(50))的数据比较2类生物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敏感性。首先从常用数据库中检索到371篇相关文献,然后对同一化学物质的多个LC_(50)取几何平均值,获得了98种化学物质对2类生物LC_(50)的配对数据。对配对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转换后2类物种的96 h-LC_(50)显著相关(Pearson’s r=0.839,P<0.01)。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对2类生物的LC_(50)进行毒性分级,发现58种(59.2%)物质对蝌蚪和鱼类的急性毒性等级相同,26种(26.5%)物质对鱼类的毒性等级高于蝌蚪,14种(14.3%)物质对鱼类的毒性等级低于蝌蚪。进一步对配对LC_(50)的比值进行分析,发现71种(72.5%)物质对2类生物的LC_(50)的差异在1个数量级以内,16种(16.3%)物质对鱼类的LC_(50)比蝌蚪低一个数量级以上,仅有11种(11.2%)物质对蝌蚪的LC_(50)比鱼类低一个数量级以上。总体来看,蝌蚪对大部分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敏感性与鱼类相当或者更低,仅有大概10%的化学物质,蝌蚪对其的敏感性比鱼类更高。因此,鱼类急性毒性的数据基本可以概括对两栖动物蝌蚪的急性毒性。
关键词
两栖动物
蝌蚪
鱼类
急性毒性
敏感性
Keywords
amphibian
tadpole
fish
acute toxicity
sensitivity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马鱼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成金
吕琳
张玉琳
熊忆茗
陈宣樾
秦占芬
王燕飞
林军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固体废物与土壤生态环境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7060550)。
文摘
基于哺乳动物的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通量低、有动物伦理限制等诸多问题。斑马鱼因为个体小、发育快、易于饲养等特点,适用于构建基于多孔板的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本文对基于多孔板的斑马鱼急性毒性、发育毒性、行为和微行为分析等几个中高通量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另外介绍了高通量测试在自动化操作方面的最近进展。最后分析了斑马鱼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应着重开展对现有方法的验证和优化工作,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标准化分析,同时开发可更敏感检出发育毒性的分子或者信号通路的测试指标。随着斑马鱼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不断的发展和优化,其在化学物质毒性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通量
斑马鱼
发育毒性
毒性筛查
Keywords
high-throughput
zebrafish
development toxicity
toxicity testing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PFAS的肝毒性和脂代谢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尹乐陶
陈宣樾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栖动物与鱼类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敏感性的比较
陈宣樾
熊忆茗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斑马鱼中高通量毒性测试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王成金
吕琳
张玉琳
熊忆茗
陈宣樾
秦占芬
王燕飞
林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