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晶石LiMn_2O_4前驱体的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机理及其结构与热分解过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唐新村 何莉萍 +2 位作者 陈宗璋 贾殿赠 夏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579,共4页
以氢氧化锂、醋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 ,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Li+与 Mn2 +摩尔比为 1∶ 2的前驱体化合物 Li Mn2 L( Ac)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热重 /差热等测试方法对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分解过程进行... 以氢氧化锂、醋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 ,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Li+与 Mn2 +摩尔比为 1∶ 2的前驱体化合物 Li Mn2 L( Ac)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热重 /差热等测试方法对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合成反应机理及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可在全固相条件下通过低热固相反应得到锂离子与锰离子达到分子级混合水平的前驱体 ,该前驱体在 3 5 0℃下焙烧 4h即可出现明显的尖晶石相 Li Mn2 O4 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热分解过程 低势固相反应 前驱体 尖晶石LIMN2O4 反应机理 锰酸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Ni MH电池建模及基于状态空间的SOC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邵海岳 钟志华 +2 位作者 何莉萍 钟勇 陈宗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7,548,共5页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需要精确、可靠的电池荷电状态 (SOC)预测器。针对氢镍 (NiMH)电池 ,提出了一种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 ,介绍了通过实验获得电池参数的方法。该模型考虑了温度对电池参数的影响 ,能反映电池充放电的动态过程。文...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需要精确、可靠的电池荷电状态 (SOC)预测器。针对氢镍 (NiMH)电池 ,提出了一种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 ,介绍了通过实验获得电池参数的方法。该模型考虑了温度对电池参数的影响 ,能反映电池充放电的动态过程。文中用状态空间描述了R C电池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空间的SOC递推算法 ,并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用 电池管理系统 充放电 荷电状态 动力电池 仿真计算 电池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递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接地电极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素芳 谢雪飞 +3 位作者 陈宗璋 彭敏放 何莉萍 俞东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为了研究变电站接地网在降阻剂中的腐蚀情况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试了变电站的土壤和所用降阻剂的理化性质 ,用失重法分析了除去镀锌层后的A3钢电极在土壤和降阻剂中的腐蚀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A3钢电极在弱碱性降阻剂中的腐蚀比在中性... 为了研究变电站接地网在降阻剂中的腐蚀情况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试了变电站的土壤和所用降阻剂的理化性质 ,用失重法分析了除去镀锌层后的A3钢电极在土壤和降阻剂中的腐蚀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A3钢电极在弱碱性降阻剂中的腐蚀比在中性土壤中的腐蚀严重 ,主要原因是降阻剂中含有Cl-使降阻剂成为一种强腐蚀性介质 ,造成了电极的点蚀穿孔。通过动态恒电位扫描法测定A3钢在各种溶液中的极化曲线以获得各离子对电极的自腐蚀电位和孔蚀电位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降阻剂中加入缓蚀剂 ,如磷酸盐和硅酸盐 ,可以缓解降阻剂中Cl-对A3钢的点蚀影响 ,使降阻剂既能降低接地电阻又可缓解接地网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电极 腐蚀 防护 孔蚀 A3钢 土壤 降阻剂 接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压-恒流充电容量比值法测定石墨电极中的锂离子扩散系数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新村 何莉萍 +1 位作者 陈宗璋 夏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5-709,共5页
通过球形扩散模型推导了恒压-恒流充电容量比(简称RPG)与石墨电极中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的关系,给出了一种测量锂离子在石墨负极中固相扩散系数的新方法即RPG法.理论结果表明固相扩散系数D与RPG值q,颗粒半径R和恒流充电时间tG有关.当q≤... 通过球形扩散模型推导了恒压-恒流充电容量比(简称RPG)与石墨电极中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的关系,给出了一种测量锂离子在石墨负极中固相扩散系数的新方法即RPG法.理论结果表明固相扩散系数D与RPG值q,颗粒半径R和恒流充电时间tG有关.当q≤0.5时,其关系式可通过最小方差线性化拟合为D=R2/(15.36qtG)(q≤0.5).实验结果表明,RPG法具有非常好的重现性,不同恒流充电电流和时间下测得1.5V(vsLi/Li+)的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值均在1.060×10-10cm2·s-1左右.采用RPG法对石墨电极在1.0~2.5V(vsLi/Li+)高电压区的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1.0~2.5V的高电压区,随着电压的升高,D值从4.292×10-10cm2·s-1减小到1.219×10-11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压-恒流充电容量比值法 测定 石墨电极 锂离子 固相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水热法制备纳米ATO粉体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建玲 赖琼琳 +3 位作者 陈宗璋 何莉萍 杨天足 江名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569,共5页
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导电微粉,运用XRD和TEM等测试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杂量,共沉淀温度,溶液pH值,水热时间、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粉体粒度、形貌和电性能... 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导电微粉,运用XRD和TEM等测试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杂量,共沉淀温度,溶液pH值,水热时间、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粉体粒度、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合成的ATO粉体分散性较好、导电性能优异,粒径在10nm左右,具有金红石型结构。在ATO纳米导电粉的制备过程中,前驱体制备温度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当共沉淀温度在40-50℃时制得的粉体导电性能最佳。水热条件对粉体的形貌、粒度和导电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在200℃,4h,pH=2~4条件下可以制得导电性能良好的ATO粉体,所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粉体的粒径和分散性能,但对粉体的导电性影响极小。掺入Sb3+的量对载流子的迁移率有很大的影响,在掺杂浓度为4~5%左右可制得导电性极佳的纳米ATO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 水热法 纳米粉 表面活性剂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对铜和铅离子的动态吸附 被引量:17
6
作者 邹卫华 韩润平 +1 位作者 陈宗璋 石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吸附剂对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及动态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流速、Cu2+和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动态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均符合Thom as吸附动力学模型,根据Thom as吸附... 研究了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吸附剂对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及动态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流速、Cu2+和Pb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动态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动态吸附均符合Thom as吸附动力学模型,根据Thom as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溶液流速由3.33 mL/m in增大到7.69 mL/m in,Cu2+和Pb2+的饱和吸附量qo分别从17.0、19.0μmol/g减小到11.3、16.0μmol/g,吸附速率常数kTh值增大。饱和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穿透时间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MOCS的循环吸附实验表明,MOCS解吸再生后,吸附效率无明显下降。Cu2+和Pb2+的混合体系中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均小于单一体系,但MOCS对Cu2+和Pb2+总饱和吸附量稍有增加。MOCS对Pb2+的吸附能力强于Cu2+。硝酸能有效地洗脱MOCS表面吸附的Cu2+和Pb2+,再生速度快,洗脱液流速和浓度对洗脱速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石英砂(MOCS) 铜离子 铅离子 动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电镀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耀坤 钟美娥 +4 位作者 张峰 刘振华 陈宗璋 王旭辉 余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对铑电镀工艺的铑盐制备、基材选择、镀液成分、镀覆条件、镀液维护及贵金属铑的回收、镀层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镀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电镀液中铑含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肖耀坤 张峰 +3 位作者 刘振华 陈宗璋 王旭辉 余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1,共4页
铑作为一种贵金属,准确测定其在镀液中的含量非常重要。通过对铑的标准浓度溶液进行重量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和改进后的FAAS(引入一个校正因子,对FAAS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校正)等不同方法的测定,比... 铑作为一种贵金属,准确测定其在镀液中的含量非常重要。通过对铑的标准浓度溶液进行重量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和改进后的FAAS(引入一个校正因子,对FAAS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校正)等不同方法的测定,比较了不同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对于杂质少的铑电镀液,宜采用重量法测定,其测定偏差在4%以内,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的重量法的测定偏差可控制在0.2%以内;对于杂质多的铑电镀液,用ICP,改进后的FAAS均能获得满意结果,相对偏差都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铑电镀液 重量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钯钴合金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钟美娥 何莉萍 +1 位作者 肖耀坤 陈宗璋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电沉积钯镍合金存在质量控制困难、热稳定性差及易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而钯钴合金能克服这些不足,且比Pd-N i合金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耐蚀性及热稳定性。通过极化曲线研究了钯钴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并讨论了镀液中钴钯离子质量比、温度、p... 电沉积钯镍合金存在质量控制困难、热稳定性差及易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而钯钴合金能克服这些不足,且比Pd-N i合金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耐蚀性及热稳定性。通过极化曲线研究了钯钴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并讨论了镀液中钴钯离子质量比、温度、pH值以及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电沉积钯钴合金组成的影响,获得了电沉积钯钴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镀液温度35℃,pH值8.5,电流密度10 A/dm2。结果表明:钴的极化大,极化度也大;电沉积时,钯催化钴沉积,钯钴合金共沉积时呈现与钯相似的阴极行为。合金组成是各工艺参数的函数,钯钴合金镀层中钴的含量随镀液中Co2+/Pd2+质量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加,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镀液温度、pH值均对镀层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钯钴合金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条件对不锈钢基Ni-HAP复合生物材料中HA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晓军 刘海蓉 陈宗璋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7,共3页
研究了电镀液中羟基磷灰石(HAP)粒子表面的荷电状况,讨论了电镀工艺条件对生物活性物HAP在镀层中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得性能优良的不锈钢基Ni-HAP复合生物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电镀 工艺 Ni-HAP 复合生物材料 HAP 不锈钢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沉积无序碳对CVD金刚石成膜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壁玉 靳九成 +1 位作者 夏金童 陈宗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76-78,共3页
研究了热丝CVD系统中预沉积无定形碳对金刚石成核的促进作用,分析了金刚石成核的特征和机理,探索了无定形碳上金刚石成核的条件,并由此实现了YG8硬质合金上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薄膜 成核 无定形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xCo_(1-x)O_2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宏伟 陈宗璋 钟发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球形Ni(OH) 2 和LiNO3、CoO为原料 ,空气气氛条件下 80 0℃恒温 8h,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1-xO2 。XRD分析表明 ,合成的LiNixCo1-xO2 粉末结晶良好 ,具有规整的α NaFeO2 层状结构。SEM分析表明 ,粉末颗粒呈球形 ,粒径约... 采用球形Ni(OH) 2 和LiNO3、CoO为原料 ,空气气氛条件下 80 0℃恒温 8h,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1-xO2 。XRD分析表明 ,合成的LiNixCo1-xO2 粉末结晶良好 ,具有规整的α NaFeO2 层状结构。SEM分析表明 ,粉末颗粒呈球形 ,粒径约为 7μm。充放电测试表明 ,合成的LiNixCo1-xO2 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为 1 5 2mA·h/g,1 0 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XCO1-XO2 制备 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金刚石薄膜的界面能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璧玉 靳九成 陈宗璋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4-47,共4页
分析了CVD金刚石薄膜的界面能量情况,并由此研究了金刚石成核几率、晶核取向。
关键词 CVD 成核几率 附着强度 金刚石薄膜 界面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2BC_(60)和A_3C_(60)晶体中的短程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 陈宗璋 +2 位作者 彭景翠 陈小华 白晓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8,共8页
研究了A3C60和A2BC60晶体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了它们的Madelung常数、结合能、晶格常数和体积弹性模量,并讨论了晶体中的短程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短程相互作用对晶体结构和八面体空隙碱金属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影... 研究了A3C60和A2BC60晶体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了它们的Madelung常数、结合能、晶格常数和体积弹性模量,并讨论了晶体中的短程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短程相互作用对晶体结构和八面体空隙碱金属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影响.CsK2C60、RbK2C60和K3C60的晶格常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非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BC60 A3C60 C60 掺杂化合物 晶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预氧丝原位碳化无粘结剂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其城 周声劢 +2 位作者 夏金童 贺持缓 陈宗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1-63,共3页
预氧丝原位碳化无粘剂C/C复合材料同其它C/C复合材料一样同样存在抗氧化性能差这一致命弱点,采用防氧化涂层面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涂层与基体间热膨胀所带来的裂纹问题。通过添加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自愈合作用的陶粉,讨... 预氧丝原位碳化无粘剂C/C复合材料同其它C/C复合材料一样同样存在抗氧化性能差这一致命弱点,采用防氧化涂层面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涂层与基体间热膨胀所带来的裂纹问题。通过添加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自愈合作用的陶粉,讨论了添加剂对预氧丝原位碳化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剂B_4C、SiC、S_1的含量分别为10%、10%、5%时,能显著地提高该材料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丝 无粘结剂 添加剂 抗氧性 碳/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钯-钴镀液中钴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美娥 肖耀坤 +1 位作者 何莉萍 陈宗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在pH 8.7的硼酸-氯化钾-碳酸钠弱碱性缓冲介质中,且在CTMAB的存在下,钴(Ⅱ) 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605 nm波长处,而试剂空白的吸收峰为510 nm,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为95 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 在pH 8.7的硼酸-氯化钾-碳酸钠弱碱性缓冲介质中,且在CTMAB的存在下,钴(Ⅱ) 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其吸收峰位于605 nm波长处,而试剂空白的吸收峰为510 nm,显色体系的对比度(Δλ)为95 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5)为6.06 ×104L·mol-1·cm-1,钴浓度在0-5.5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Zn(Ⅱ)、Fe(Ⅲ)及 Ni(Ⅱ)对钴的测定有严重干扰,但加入氟化钠及硫脲可掩蔽。在测定5μg钴的条件下,共存的铜(Ⅱ)达3.2倍,钯(Ⅱ)达15倍不干扰测定。对钯-钴镀液试样进行6次测定,钴的平均值为 0.103 g·L-1,RSD为1.36%,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率试验,结果在101.2%-104.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水杨基荧光酮 CTMAB 钯-钴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在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宏伟 陈宗璋 钟发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7-440,共4页
高能电池将在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境保护等面向 2 1世纪的重大技术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固体电解质电池有很多的优点 。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高能电池 应用 绿色环保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复合物M@C_(60)(M=Li,Na,K,Rb,Cs)的分子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小华 彭景翠 陈宗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利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碱金属内嵌复合物M@C60中M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M在C60笼内的平衡位置。研究表明Li和Na的平衡位置偏离C60分子的中心,K、Rb和CS的平衡位置在C60分子的中心。平衡位置的确定... 利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碱金属内嵌复合物M@C60中M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M在C60笼内的平衡位置。研究表明Li和Na的平衡位置偏离C60分子的中心,K、Rb和CS的平衡位置在C60分子的中心。平衡位置的确定取决于色散作用和排斥作用的大小。最后,讨论了碱金属原子进入笼内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内嵌复合物 分子力学 碳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装饰性镀铑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耀坤 张峰 +1 位作者 王旭辉 陈宗璋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1-33,共3页
通过耐蚀性人工汗试验、镀层结合力测试、镀层厚度测试以及电镀成本的核算等方法,研究和比较了以钯为基材的镀铑新工艺和以镍为基材的常规镀铑工艺。结果表明:基材和铑镀层的厚度增加时,镀铑产品的耐蚀性会增强,而铑镀层的厚度增加时,... 通过耐蚀性人工汗试验、镀层结合力测试、镀层厚度测试以及电镀成本的核算等方法,研究和比较了以钯为基材的镀铑新工艺和以镍为基材的常规镀铑工艺。结果表明:基材和铑镀层的厚度增加时,镀铑产品的耐蚀性会增强,而铑镀层的厚度增加时,耐蚀性增强尤为明显;以钯为基材的镀铑产品外观色泽好、结合力强,较常规工艺有较强的耐蚀性和低廉的镀铑成本,耐蚀时间最高提高了87.5%,在耐蚀性相当的情况下,可节约成本达2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铑 耐蚀性 镀铑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低掺杂C_60中的诱导光吸收
20
作者 陈小华 彭景翠 陈宗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64-567,共4页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radical anion C60 after light alkali-dopping havebeen studied by using an extended Hubbard model and two distinct induced spectra havebeen obtained. The resul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radical anion C60 after light alkali-dopping havebeen studied by using an extended Hubbard model and two distinct induced spectra havebeen obtained. The resul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 The spectra havebeen assing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reason for the induced spectra generation has been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60 碱金属 掺杂 光吸水 Hubba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