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宏伟作品
1
作者 陈宏伟 《艺术家》 2019年第12期12-13,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宏伟作品
2
作者 陈宏伟 蔡娟 《教师》 2017年第16期129-12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法优化迷迭香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3
作者 汪友明 梁蓥 +2 位作者 李桂杰 陈钇安 陈宏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迷迭香为原料利用超声法提取黄酮类物质,并进行了提取工艺优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7.5℃,料液比为1∶20.24,超声时间为32.11 min,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6.41%.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迷迭... 以迷迭香为原料利用超声法提取黄酮类物质,并进行了提取工艺优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7.5℃,料液比为1∶20.24,超声时间为32.11 min,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6.41%.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迷迭香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且其质量浓度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成正比关系.响应法优化迷迭香黄酮提取工艺操作简便,能效低,高效快捷.该研究为迷迭香的高值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响应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脸识别的高校学生公寓门禁系统设计
4
作者 陈宏伟 安博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125-127,共3页
以生物特征为基础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识别身份方面优势显著。学生公寓是学生重要的生活与学习场所,严谨科学的门禁系统可为学生提供保障。研究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设计高校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并开展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人脸识别准确率可达9... 以生物特征为基础的人脸识别技术,在识别身份方面优势显著。学生公寓是学生重要的生活与学习场所,严谨科学的门禁系统可为学生提供保障。研究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设计高校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并开展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人脸识别准确率可达93.33%,平均识别时间为0.45s,识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高校 学生公寓 门禁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人工林液流速率对土壤供水状况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孙凯 刘文娟 +4 位作者 裴志永 张世纪 朱心宇 陈宏伟 杨建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目的】研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不同径级枝条的液流速率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沙柳在生长季降雨影响下响应土壤水势和气象因子的用水控制策略,旨在为理解沙生灌木在季节性干旱下的耗水特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库布齐沙漠沙柳国家... 【目的】研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不同径级枝条的液流速率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沙柳在生长季降雨影响下响应土壤水势和气象因子的用水控制策略,旨在为理解沙生灌木在季节性干旱下的耗水特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库布齐沙漠沙柳国家种质资源库选择3株样树的12根枝条(包括6~8、8~10、10~12和>12 mm共4个径级),于2023年5—10月采用包裹式植物液流计连续监测沙柳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土壤水势与降雨量、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降雨前后液流对主要气象因子和不同土层土壤水势的响应。【结果】(1)生长季内,5—8月各径级沙柳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或“双峰”型曲线,而9—10月易出现“U”字型曲线,且液流速率起变时间逐渐推迟。(2)径级较小沙柳液流速率与20和40 cm土层水势显著强正相关(P<0.05),且受40 cm土层水势的直接作用较大;径级较大沙柳与60和80 cm土层水势显著强正相关(P<0.05),受80 cm土层水势直接作用较大。(3)当降雨量大于10 mm时,各径级沙柳液流速率呈“多峰”型曲线,且日累计液流量下降。降雨前土壤温度、饱和水汽压差、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液流变化累计贡献率达71%,降雨后10与20 cm土层水势对液流变化累计贡献率达63%。【结论】沙柳液流速率的瞬时变动和总体水平分别受气象因子和土壤供水的影响,表明季节性干旱下沙柳短期和长期液流特征对环境因子具有不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人工林 液流 蒸腾 降雨 土壤水势 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毛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向艳涛 刘昌燕 +4 位作者 韩雪松 李莉 孙龙清 陈宏伟 沙爱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39,共11页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推断材料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SR引物在群体材料中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为1-6个,平均每对引物为2.08个;有效等位基因1~3.74之间,平均为1.6个;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9,PIC平均值为0.24。聚类分析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组群,主成分分析的二维和三维主坐标分析图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当K=4时,ΔK出现明显的峰值,说明最佳群体组群数为4个,该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84份材料中有74份Q值大于0.7,说明该群体毛豆种质资源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背景单一。因此,需重视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种质材料共享和交流,促进毛豆育种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中林区不同森林采伐方式对林火的长期影响模拟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宏伟 胡远满 +3 位作者 常禹 布仁仓 李月辉 刘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9,共7页
采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在无采伐和皆伐、二次渐伐和择伐共4种预案下300年内森林可燃物与林火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采伐降低了森林细可燃物的载量,但不同采伐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采伐增加了粗可燃物的载... 采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在无采伐和皆伐、二次渐伐和择伐共4种预案下300年内森林可燃物与林火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采伐降低了森林细可燃物的载量,但不同采伐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采伐增加了粗可燃物的载量,皆伐方式增加最明显;采伐导致了林火面积和火烧频率的增加,增加了森林的起火可能性,择伐方式下森林的起火可能性最低;采伐提高了森林的火险等级,择伐方式下森林的火险等级最低。因此,建议森林管理者在采伐量一定的条件下采用择伐方式,降低人类采伐活动和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进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方式 林火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皆伐 渐伐 择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桂花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群落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宏伟 刘永刚 +3 位作者 冯弦 孟梦 李江 周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山桂花的山地人工纯林及山桂花+西南桦混交林群落的生活型谱、叶型谱、植物种类的重要值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发现:山桂花纯林和山桂花混交林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在高位芽植物中又都以小高位芽...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山桂花的山地人工纯林及山桂花+西南桦混交林群落的生活型谱、叶型谱、植物种类的重要值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发现:山桂花纯林和山桂花混交林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在高位芽植物中又都以小高位芽植物的比例为高;山桂花纯林的中、矮高位芽植物比例比混交林高,而混交林的大高位芽植物、藤本高位芽植物比例比纯林高 山桂花纯林和混交林的叶级都以中型叶为主,大型叶次之,2种森林类型各叶级的比例分配基本一致,但两者叶级谱还是略有差异,2种林型的生活型特征符合热带植被的群落学特征 山桂花纯林的物种丰富度要比山桂花+西南桦混交林高,山桂花纯林和山桂花+西南桦混交林的Shannon Wiener指数(H′)值相差不大,而混交林的均匀度要比纯林高 根据群落中各植物重要值的大小,纯林的物种组成主要有:山桂花、鸡血树、黄毛榕、棕叶芦、山菅兰、竹叶草等;混交林的植物种有:山桂花、西南桦、苦竹、短刺栲、西南凤尾蕨、山菅兰、棕叶芦等 纯林和混交林群落层次都分为3层,其中纯林的乔木层树种单一,灌木和幼树层种类较多,多达71个植物种,占总种数的51 82%;而混交林的灌木和幼树层有44种,占总种数的32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桂花 人工纯林 混交林 群落学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谱 叶型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胞外锌多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宏伟 陈安徽 +1 位作者 邵颖 樊美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蛹虫草为材料通过液体深层富锌培养获得胞外富锌多糖,测定了蛹虫草胞外富锌多糖的锌含量和抗氧化性能,即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富锌培养基内ZnSO4浓度在150μg/mL下,可以显著提高胞外锌多糖的有机... 以蛹虫草为材料通过液体深层富锌培养获得胞外富锌多糖,测定了蛹虫草胞外富锌多糖的锌含量和抗氧化性能,即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富锌培养基内ZnSO4浓度在150μg/mL下,可以显著提高胞外锌多糖的有机锌含量(P<0.01),使有机锌含量达到0.87mg/g,比对照提高295%。有机锌对提高胞外锌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清除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是对照的7.05%、23.5%和17.49%;胞外锌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胞外多糖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乙醇分级多糖生理功能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1 位作者 邵颖 樊美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分级虫草多糖的生理功能,以蛹虫草为材料通过液态深层发酵获得发酵液和菌丝体,用水浸提,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来获得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同时以果蝇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分级虫草胞内、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分级虫草多糖的生理功能,以蛹虫草为材料通过液态深层发酵获得发酵液和菌丝体,用水浸提,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来获得蛹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同时以果蝇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分级虫草胞内、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抗菌性等生理功能。结果表明,70%的醇沉多糖量最多,可使胞内、胞外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513 mg/mL、0.483 mg/mL;70%的醇沉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可使果蝇体内的SOD值达到1.261 U/mgprot,比对照组高13.13%,使MDA值达到0.019 nmol/mgprot,比对照组低67.2%;70%的醇沉胞内多糖抗菌性最好,可使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达13.4 mm、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1.3mm,分别是对照组直径的2.19和1.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多糖 抗氧化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对土壤微生物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及降解条件的正交实验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1 位作者 倪世峰 樊美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8-912,共5页
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徐州地区4种土壤在不同组合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LAS的降解条件。结果表明,LAS对土壤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真菌则有抑制作用,而对放线菌无明显影响。LAS对转氨酶和脱氢酶均有抑制作用。微生物数量波动... 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徐州地区4种土壤在不同组合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LAS的降解条件。结果表明,LAS对土壤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真菌则有抑制作用,而对放线菌无明显影响。LAS对转氨酶和脱氢酶均有抑制作用。微生物数量波动最大的组合条件为荒土、30℃、LAS浓度50mg·kg-1、时间8d;LAS最大降解的组合条件为河土、25℃、LAS浓度20mg·kg-1、时间8d(降解率为33.2%);土壤酶活性减少最多的组合条件为麦田土、25℃、LAS浓度30mg·kg-1、时间8d(转氨酶活性减少0.0594,脱氢酶抑制率达49.58%)。另外,土壤对LAS污染的环境效应与土壤类型和性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 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锗蛹虫草菌丝体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宏伟 侯进慧 +2 位作者 陈安徽 秦杰 时加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9-333,共5页
以空白蛹虫草菌丝体冻干粉为材料,测定富锗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有机锗、虫草素、SOD、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锗在200~300μg/mL质量浓度内,对菌丝体的主要活性成分有促进作用,浓度过大,对相关活性成分有抑制作用,不同的生... 以空白蛹虫草菌丝体冻干粉为材料,测定富锗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有机锗、虫草素、SOD、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锗在200~300μg/mL质量浓度内,对菌丝体的主要活性成分有促进作用,浓度过大,对相关活性成分有抑制作用,不同的生物学指标所需锗的质量浓度各不相同。本研究表明,培养基中锗浓度对蛹虫草菌丝体主要活性成分有影响,适宜质量浓度的锗对蛹虫草菌丝体主要活性成分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对丝裂霉素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1 位作者 王慧春 樊美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1-234,共4页
目的:研究虫草多糖对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浓度分别为100、80、50μg/ml的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浓度为0.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 目的:研究虫草多糖对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浓度分别为100、80、50μg/ml的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浓度为0.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虫草胞内、外多糖对微核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0.48%、62.20%;浓度为30μg/ml的虫草胞内、外多糖对浓度为0.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有显著的差异(p<0.05);四种浓度的胞内、外多糖之间对微核的影响至少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且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随多糖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结论: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均可有效抑制丝裂霉素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多糖 蚕豆 微核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微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洪国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研究了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其抑制作用随着虫草胞内、外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0μg/mL时,环磷酰胺... 研究了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胞内、胞外多糖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其抑制作用随着虫草胞内、外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0μg/mL时,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最低,分别为7.333‰和7.556‰;抑制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3.52%和5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抑制作用 诱导 虫草多糖 蚕豆根尖细胞 细胞微核 胞外多糖 糖浓度 微核率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冬瓜用材林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宏伟 李大伟 +5 位作者 史富强 杨斌 陈伟 李江 孟梦 陈绍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旱冬瓜云南分布区的访问调查,在所确定的15个县的选优林分中,采用对比木法选出119株旱冬瓜初选优树,经对其初选旱冬瓜优树的8个性状作相关分析,确定以林木的材积作为旱冬瓜用材林优树的主要选择性状,采用数量化回归的方法得出材积... 通过旱冬瓜云南分布区的访问调查,在所确定的15个县的选优林分中,采用对比木法选出119株旱冬瓜初选优树,经对其初选旱冬瓜优树的8个性状作相关分析,确定以林木的材积作为旱冬瓜用材林优树的主要选择性状,采用数量化回归的方法得出材积与其林木胸径、树高、枝下高的回归方程:Y(材积)=0.055X胸径+0.021X树高+0.01X枝下高-1.406。分析表明,旱冬瓜林木材积的实测值与其理论值间差值的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故以其材积差值作为旱冬瓜优树选择的选择指标H,以差值平均值±标准差作为分级依据,制定了旱冬瓜用材林优树的选择标准。其标准为:(1)Ⅰ级优树,H≥差值平均值+标准差,即H≥0.066;(2)Ⅱ级优树,差值平均值+标准差>H>差值平均值-标准差,即0.066>H>-0.104;(3)Ⅲ级优树,H≤差值平均值-标准差,即H≤-0.104。Ⅰ级优树和Ⅱ级优树皆可入选,故在旱冬瓜云南分布区内共评选出旱冬瓜用材林优树104棵,占其初选优树的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冬瓜用材林 优树选择 选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高抗菌株的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4 位作者 苏贤岩 邵影 梁峙 曹泽红 林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85-1886,1888,共3页
从徐州汉高洗涤剂厂排水沟中污物筛选出了一株能以LAS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抗性LAs降解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s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条件是30℃、pH6.0、装液量150ml/500ml三角瓶、120r/min、LAS浓度为200~600mg/L,... 从徐州汉高洗涤剂厂排水沟中污物筛选出了一株能以LAS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抗性LAs降解菌,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s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条件是30℃、pH6.0、装液量150ml/500ml三角瓶、120r/min、LAS浓度为200~600mg/L,24h生长量达0.443(OD460)、最大降解率达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表面活性剂 降解菌 分离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锗木耳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宏伟 朱蕴兰 +1 位作者 高兆建 张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6-348,352,共4页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喂饲富锗木耳菌丝体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16srDNA数量,探讨了富锗木耳菌丝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喂饲富锗木耳菌丝体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乳酸杆菌数...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喂饲富锗木耳菌丝体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16srDNA数量,探讨了富锗木耳菌丝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喂饲富锗木耳菌丝体小鼠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富锗木耳对肠道菌大肠杆菌无明显的调节作用,对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肠道菌群 16S RDNA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宏伟 周彬 +5 位作者 刘永刚 冯弦 李江 孟梦 王达明 郭立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从云南热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分析了云南热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可持续发展系统学原理,提出按照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 从云南热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分析了云南热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可持续发展系统学原理,提出按照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等5个子系统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思路。同时,在分析了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所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基础上,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提出了树种选择的适宜性原则,并提出了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中的空间适宜性指标确定和实施的7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热区 阔叶人工林 可持续经营培育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旱冬瓜优树及种源选择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宏伟 史富强 +9 位作者 杨斌 陈伟 冯弦 李江 陈绍安 孟梦 卢靖 张恩向 徐章飞 董诗凡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在滇西南5个州(市)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旱冬瓜优树选择,以旱冬瓜初选优树为材料,运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优树选择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结合数量化回归方法得出的方程,开展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采用多点试验的方法开展旱冬瓜种源... 在滇西南5个州(市)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旱冬瓜优树选择,以旱冬瓜初选优树为材料,运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优树选择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结合数量化回归方法得出的方程,开展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采用多点试验的方法开展旱冬瓜种源/家系选择。结果表明,(1)在滇西南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和保山5个州(市)的15个县采用对比木法选出144株旱冬瓜初选优树;(2)相关性分析显示,旱冬瓜胸径、树高是衡量旱冬瓜优树的重要因子,旱冬瓜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分枝角度、林分郁闭度、树皮厚度8个性状间存在着多重线性关系,且以材积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最为紧密,数量化回归方法建立的树高和枝下高组成的材积生长量回归模型为Y=0.055X1+0.021X2+0.01X3-1.406(Y=材积;X1=胸径;X2=树高;X3=枝下高),以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间的差值H作为划分优树等级的主要依据;(3)在德宏州瑞丽市、保山市龙陵县、普洱市镇沅县开展多点种源/家系试验,选择出优良旱冬瓜种源4个,优良家系40个。其中优良种源为西盟、瑞丽、昌宁、龙陵种源;(4)对滇西南地区的旱冬瓜种源进行区划,可划分为滇南(江城、思茅、宁洱、景洪、孟连)和滇西(瑞丽、龙陵、陇川、保山、昌宁、潞西、腾冲、西盟)2个大的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 旱冬瓜 种源选择 优树选择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桂花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宏伟 姜远标 +5 位作者 杨斌 李江 孟梦 冯弦 王达明 陈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6-11,共6页
在普文林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桂花人工林,应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对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开展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平均胸径14.10 cm,平均树高16.40 m,密度1 140株/hm2,林分蓄积量达144.78 m3/hm2。林木胸径生长分... 在普文林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桂花人工林,应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对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开展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平均胸径14.10 cm,平均树高16.40 m,密度1 140株/hm2,林分蓄积量达144.78 m3/hm2。林木胸径生长分化在2~3年即开始,5年生以后差别更加增大,树高生长的分化在14年生时仍不明显,表现出速生特性,林分密度调整可从5年生时开始。林中优势木树高比平均木高5.25 m,胸径比平均木大6.70 cm,单株材积为平均木的3.10倍,说明山桂花优树选择有较高的增益。胸径与材积回归曲线方程为V=0.116 439-0.020 579 D+0.001 449D2,树高与材积回归曲线方程为V=2.342 4-0.290 614 H+0.009 286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桂花 人工林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