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梁金梅 何苗 +3 位作者 王桂华 陈安黎 罗清勇 何崇保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 观察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30例脑卒中痉挛期步行功能障碍患者(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江油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科、神经外科、针灸康复科收治)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 目的 观察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30例脑卒中痉挛期步行功能障碍患者(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江油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科、神经外科、针灸康复科收治)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加常规取穴电针治疗,观察组采取基础治疗加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6次/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FAC),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下肢部分(FMA),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髋、膝、踝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A、髋前屈/外展、膝屈曲、踝跖屈AROM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疗法在FMA、髋前屈/外展、膝屈曲、踝跖屈AROM等几个方面优于常规取穴电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解剖 选穴 电针 脑卒中 痉挛 步行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甲脒-苄基)-2,4-二氧代-咪唑烷-3-基]-乙酰基-L-天冬氨酰-L-缬氨酸的合成
2
作者 陈安黎 陈维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81-487,共7页
根据由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组成的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设计并合成了[5-(4-甲脒-苄基)-2,4-二氧代-咪唑烷-3-基]-乙酰基-L-天冬氨酰-L-缬氨酸(9)。生物试验结果表明:(9)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根据由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组成的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设计并合成了[5-(4-甲脒-苄基)-2,4-二氧代-咪唑烷-3-基]-乙酰基-L-天冬氨酰-L-缬氨酸(9)。生物试验结果表明:(9)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其活性以IC_(50)值相比,强于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酰 缬氨酸 抗血小板聚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