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40例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学彰 田华琴 +6 位作者 徐海燕 黄志庆 梁贵文 王斌 李宏良 黄小青 杨耀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应用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出现药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应用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出现药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初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4例患者均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在3天内自愈。其他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EGFR-TKI皮肤毒性反应的疗效更好,且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复方黄水 消风散 皮肤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40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海燕 陈学彰 +5 位作者 田华琴 李宏良 梁贵文 黄小青 王斌 杨耀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皮肤毒性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0例皮肤毒性反应为轻、中度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消风散对症治疗结合复方黄水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皮肤毒性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0例皮肤毒性反应为轻、中度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消风散对症治疗结合复方黄水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口服多西环素配合局部氢化可的松乳膏),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随访半年以观察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足疗程后试验组痊愈率16例,对照组14例。总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90%。上述两个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1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均于3 d内自愈,考虑可能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酶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风散 复方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积方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斌 王艳杰 +6 位作者 梁贵文 黄小青 陈学彰 杨耀林 李宏良 黄泳立 田华琴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乳积方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服药情况分为治疗组(乳积方配合西药组)57例和对照组(西药组)52例,观察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生存质量情况... 目的:观察自拟乳积方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服药情况分为治疗组(乳积方配合西药组)57例和对照组(西药组)52例,观察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生存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等基线资料方面,具备方差齐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3~126月,中位随访时间61月;2组3年DFS率分别为91.4%和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OS率分别为100.0%和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DFS率分别为63.6%和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OS率分别为93.5%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系统(FACT-B)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部分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积方配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可进一步延长患者总生存及无疾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积方 总生存 无病生存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华琴 梁贵文 +5 位作者 黄小青 黄志庆 郎江明 张玉萍 陈学彰 陈银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1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97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治疗——中药鸦胆子油介入治疗+内服肝积方+外敷癌理通(实验组,共49例)和西医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碘...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97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治疗——中药鸦胆子油介入治疗+内服肝积方+外敷癌理通(实验组,共49例)和西医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碘油栓塞+西药镇痛(对照组,共48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毒副作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0.37±2.18)h和(7.78±1.95)h,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总的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0.5、1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65.9%、38.6%,对照组分别为42.5%、18.1%,实验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和5.3个月。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副作用低,并可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远期生存,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场热化治疗老年恶性浆膜腔积液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小青 田华琴 +4 位作者 梁贵文 李宏良 王斌 陈学彰 杨耀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局部化疗+静脉全身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的疗效。方法:7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适当选择顺铂(DDP)、博来霉素(BLM)、5-氟尿嘧啶(5-FU)、吡柔比星(THP...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局部化疗+静脉全身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的疗效。方法:7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适当选择顺铂(DDP)、博来霉素(BLM)、5-氟尿嘧啶(5-FU)、吡柔比星(THP)腔内灌注化疗,腔内化疗每周2~3次,共3~4周,平均治疗3~4次。同时根据不同肿瘤选择静脉全身化疗,并以浆膜腔积液为中心,灌注当日行内生场热疗。结果:40例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7.5%,29例恶性腹腔积液有效率为69.0%,3例恶性心包积液有效率为100.0%,其中,肺癌、乳腺癌、肠癌及卵巢癌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相对较好。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活化T细胞(CD3+/HLA-D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内生场热化治疗疗效确切,其疗效可能与热疗诱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有关,患者毒副反应轻,可安全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内生场热疗 化疗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探讨从营卫失调辨治癌性疼痛
6
作者 廖定君 陈学彰 +1 位作者 方子豪 刘皓然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3期510-514,共5页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长所处的局部环境,与癌性疼痛密切相关,调节肿瘤微环境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潜在策略。本文基于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提出营卫失调为癌性疼痛的主要病机,认...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长所处的局部环境,与癌性疼痛密切相关,调节肿瘤微环境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潜在策略。本文基于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提出营卫失调为癌性疼痛的主要病机,认为癌性疼痛以寒气生浊,营泣卫去为基础;内外合邪,酿生癌毒,稽留营卫为关键;邪毒传舍,营枯卫衰为病势转归。探讨中医药从调和营卫的角度出发,采用“通阳理气以化浊和营、攻毒祛邪以荡涤营卫、益气扶正以截毒内舍”之法干预肿瘤微环境辨治癌性疼痛,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营卫失调 癌性疼痛 癌毒 炎性微环境 免疫微环境 酸性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