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壁结构工业CT尺寸测量误差与极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子木 胡正伟 +1 位作者 王倩妮 史亦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9-176,共8页
针对增材制造复杂构件中薄壁结构的高精度尺寸测量需求,推导了薄壁结构经工业CT系统成像后的图像灰度分布函数及边界位置特征,并对比分析了半高宽法和最大灰度梯度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了基于CT成像的尺寸测量极限。通过对校准尺寸的薄壁... 针对增材制造复杂构件中薄壁结构的高精度尺寸测量需求,推导了薄壁结构经工业CT系统成像后的图像灰度分布函数及边界位置特征,并对比分析了半高宽法和最大灰度梯度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了基于CT成像的尺寸测量极限。通过对校准尺寸的薄壁结构进行工业CT扫描成像实验,测量不同厚度薄壁结构的壁厚尺寸。结果表明:对于尺寸大于CT成像系统可测壁厚尺寸极限的薄壁结构,半高宽法相比最大灰度梯度法测量误差更小。薄壁结构尺寸测量极限可通过实验测量CT成像系统的边扩散函数后利用计算模拟的方法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工业CT 尺寸测量 测量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体相关方法的3D打印材料内部变形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帅 郭广平 +3 位作者 郝文峰 杨洋 张悦 陈子木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183,共8页
采用工业CT设备获取3D打印材料试样受载变形前后的三维数字体图像,并使用数字体相关(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DVC)方法计算出试样内部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研究试样在载荷作用下的内部变形与损伤演化规律,通过设计制作具有1700 ... 采用工业CT设备获取3D打印材料试样受载变形前后的三维数字体图像,并使用数字体相关(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DVC)方法计算出试样内部三维位移场和三维应变场,研究试样在载荷作用下的内部变形与损伤演化规律,通过设计制作具有1700 N拉压加载能力的原位加载装置,结合微纳CT设备建立拥有原位加载与观测能力的DVC方法实验装置,其最高成像分辨率可达10μm。结果表明:对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工艺方法制作的3D打印铝合金试样进行原位拉伸实验,并使用DVC方法获取试样内部的全场位移与应变数据,测得的弹性模量数据与常规实验方法结果完全吻合,验证了使用DVC方法对内部位移场和应变场进行测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体相关方法 内部变形 3D打印材料 力学性能 原位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渗硅工艺制备的SiC_(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虎 杨金华 +2 位作者 陈子木 郎旭东 焦健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4,共7页
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以第二代碳化硅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渗硅工艺制备出SiCf/SiC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常规力学性能,并利用Micro-CT、SEM... 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以第二代碳化硅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渗硅工艺制备出SiCf/SiC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常规力学性能,并利用Micro-CT、SEM对试样的微观结构和断面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SiCf/SiC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为2.78 g/cm^3,开气孔率小于2.0%,基体较为致密,1200℃时热导率(厚度方向)为14.30 W/(m∙K),室温~1200℃厚度方向和面内方向的线胀率分别为0.59%、0.56%,平均热胀系数分别为5.02×10^-6、4.73×10^-6/K;室温面内拉伸强度典型值为317 MPa,SEM显示试样断面具有明显的纤维拔出效应,弯曲强度和层间拉伸强度典型值分别达794和4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 /SiC复合材料 熔融渗硅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业厂房运维阶段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明 陈子木 +2 位作者 殷帅 王璐 赵鑫 《建筑施工》 2020年第3期435-436,448,共3页
为解决传统建筑运营管理无法满足实际建设需求,也不能有效处理建筑施工与生产制造的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到智能化工业厂房施工过程中的解决方案。结合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第七代新五系建设项目总装车间主车间工... 为解决传统建筑运营管理无法满足实际建设需求,也不能有效处理建筑施工与生产制造的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到智能化工业厂房施工过程中的解决方案。结合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第七代新五系建设项目总装车间主车间工程施工实际,介绍了BIM技术在工业厂房运维阶段的应用效果。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处理运维阶段各管理分项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升了智能工业厂房的运营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运维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智能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