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古典美 |
陈娇华
樊臻纯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9 |
0 |
|
2
|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古典美 |
陈娇华
樊臻纯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1998 |
0 |
|
3
|
解构中蕴涵着怀旧--从爱情书写角度考察叶兆言的新历史小说 |
陈娇华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6
|
|
4
|
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书写 |
陈娇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5
|
从生命赞歌到时代壮歌——王学忠诗歌创作转型及精神内蕴探析 |
陈娇华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1
|
|
6
|
试论凌力历史小说语言的诗性特征——兼谈近年来历史小说的语言问题 |
陈娇华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1
|
|
7
|
丁玲的政治化文艺思想辨析 |
陈娇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悬置于革命与爱情之间——评《红色恋人》的几处败笔 |
陈娇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9
|
世纪末的诗情“回潮” |
陈娇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0
|
试论新历史小说中线性完整叙事的回归趋向 |
陈娇华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唯美爱情神话的俗世转身——评2011年新版《倩女幽魂》 |
陈娇华
|
《电影评介》
|
2011 |
0 |
|
12
|
女性独特话语的找寻及尝试——试论残雪小说文本的后现代性 |
陈娇华
|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 |
0 |
|
13
|
中国现当代小说对“青春激情”的书写 |
陈娇华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4
|
互文性·抒情性·似真性——《民谣》先锋历史叙事的独特性探析 |
陈娇华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5
|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
陈娇华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4
|
|
16
|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法的独特性探析 |
陈娇华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20 |
9
|
|
17
|
女性写作:从情感倾诉到多声部合唱——从叙述形式的变化看20世纪中国激进女性写作的演变发展 |
陈娇华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