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衍射光束提高成像系统分辨率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姿言 胡威旺 +2 位作者 吴逢铁 朱清智 何艳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设计了一种在非相干光源下利用轴棱锥产生的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基于衍射积分理论与点扩散函数推导出成像系统分辨率的表达式,利用光学软件对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的初始结构模型进行仿真,并以蓝光LED作为光源,将条纹状物体、透镜组以及... 设计了一种在非相干光源下利用轴棱锥产生的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基于衍射积分理论与点扩散函数推导出成像系统分辨率的表达式,利用光学软件对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的初始结构模型进行仿真,并以蓝光LED作为光源,将条纹状物体、透镜组以及轴棱锥等光学元件组合为成像系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即非相干光源无衍射Bessel光束成像系统利用无衍射光束的特性能够提高成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衍射Bessel光束 轴棱锥 非相干光源 成像系统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视显微镜与CCD成像系统在高阶贝塞尔光束光斑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姿言 吴逢铁 +1 位作者 何西 沈栋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2,共6页
主要对光学测量仪器体视显微镜与CCD成像系统在高阶贝塞尔光束光斑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以非相干LED绿光经过螺旋相位板和轴棱锥产生的高阶贝塞尔(Bessel)光束为例,模拟出沿轴向不同距离处的截面光强分布图,并与相应的实验参数(如... 主要对光学测量仪器体视显微镜与CCD成像系统在高阶贝塞尔光束光斑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以非相干LED绿光经过螺旋相位板和轴棱锥产生的高阶贝塞尔(Bessel)光束为例,模拟出沿轴向不同距离处的截面光强分布图,并与相应的实验参数(如:最大无衍射距离、中心暗斑直径等)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体视显微镜与CCD成像系统的测量结果相吻合,但是体视显微镜测量误差较大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显微镜 CCD成像系统 微尺寸光斑测量 高阶贝塞尔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多模光纤产生系列Bottle beam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攀 吴逢铁 +1 位作者 陈姿言 孙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87-2091,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多模光纤的多模干涉效应在自由空间中获得多个局域空心光(Bottle beam)的新方法。单模-多模光纤结构是一段多模光纤无偏心地连接到一段单模光纤上,光由单模光纤传输到多模光纤激发产生一系列的LP0,n模,由于多模干涉效应在... 提出一种利用多模光纤的多模干涉效应在自由空间中获得多个局域空心光(Bottle beam)的新方法。单模-多模光纤结构是一段多模光纤无偏心地连接到一段单模光纤上,光由单模光纤传输到多模光纤激发产生一系列的LP0,n模,由于多模干涉效应在多模光纤中相互叠加,当入射到自由空间后形成了多个Bottle beam。文中对光束传输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由空间中可以获得系列Bottle beam。当多模光纤纤芯直径分别为45μm,60μm和90μm时所选择的光场段内的Bottle beam的尺寸大小基本相同(约400μm×20μm),而第一个空间暗域沿轴向两侧相对光强差值分别为0.62,0.41和0.11,可见当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越大时所得到的Bottle beam暗域的轴向两侧光强越相近,因此也越有利于囚禁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TLE BEAM 单模-多模光纤结构 多模干涉效应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嘧啶和泰乐菌素对养猪废水硝化作用的差异性影响
4
作者 陈铨乐 卢思敏 +8 位作者 何良英 孙悦宏 王艺纯 吴亨宇 陈姿言 冯钰瑶 钱霞 刘有胜 应光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296,共11页
养猪废水中高残留抗生素会对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功能产生影响,而由微生物主导的硝化作用是养猪废水脱氮首要环节。为解析抗生素对养猪废水处理系统中硝化反应的影响机制,选取磺胺嘧啶(SDZ)和泰乐菌素(TYL)为代表性抗生素,对比研究了... 养猪废水中高残留抗生素会对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功能产生影响,而由微生物主导的硝化作用是养猪废水脱氮首要环节。为解析抗生素对养猪废水处理系统中硝化反应的影响机制,选取磺胺嘧啶(SDZ)和泰乐菌素(TYL)为代表性抗生素,对比研究了2种典型抗生素不同暴露水平下养猪废水好氧污泥体系氨氧化和硝化反应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扩增子测序分析了2种抗生素对硝化反应功能微生物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环境浓度下(100~1000μg·L^(-1))SDZ和TYL对体系氨氧化速率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与抗生素暴露浓度正相关,1000μg·L^(-1)浓度抗生素试验组中氨氮去除率最高分别下降72%和65%,同时显著降低了体系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抗生素作用时间的影响大于浓度的影响。相比TYL,SDZ对细菌和氨氧化功能菌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SDZ主要显著抑制了亚硝化单胞菌目(Nitrosomonadales)、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等硝化功能菌群。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抗生素的环境效应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泰乐菌素 氨氧化 硝化 氨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