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赵晓敏 陈妍鹏 仝真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777-780,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330例老年DR患者(纳入DR组)及310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DR患者(纳入非DR组),比较两组美国国...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330例老年DR患者(纳入DR组)及310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DR患者(纳入非DR组),比较两组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NEI-VFQ-25)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DR患者NEI-VFQ-25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DR患者焦虑、抑郁、自我管理能力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F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焦虑、抑郁、自我管理能力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DR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6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60份。分析发现,老年DR患者NEI-VFQ-25总分(64.79±14.21)分,其NEI-VFQ-25子量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非DR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严重病变(β=-0.253;P<0.001)、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β=-0.224;P<0.001)、焦虑(β=-5.207;P=0.005)、抑郁(β=-5.534;P=0.004)、低自我管理能力(β=-6.942;P<0.001)可显著负向预测老年DR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血糖控制达标(β=4.406;P=0.009)可显著正向预测老年DR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回归方程显著(F=24.817;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DR患者NEI-VFQ-25评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呈负相关(r=-0.512、-0.488;P<0.001),与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评分呈正相关(r=0.652;P<0.001)。结论老年DR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降低,严重病变、DME、焦虑、抑郁、低自我管理能力为负向预测因素,血糖控制达标为正向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瞳孔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妍鹏 仝真真 +2 位作者 赵亭亭 吕红娟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瞳孔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DR患者100例(100眼),将患者按照糖尿病病程分为0~5年组、>5~10年组、>10~15年组、>15年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瞳孔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DR患者100例(100眼),将患者按照糖尿病病程分为0~5年组、>5~10年组、>10~15年组、>15年组,按照DR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期DR组、增殖期DR组,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8.4%组、>8.4%~13.4%组、>13.4%组,白内障术后7 d均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统计患者术后散瞳时间和散瞳后瞳孔直径,并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散瞳时间及瞳孔直径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糖尿病病程>15年组术后散瞳时间长于其他病程组(P均<0.05),而术后瞳孔直径小于其他病程组(P均<0.05)。增殖期DR组术后散瞳时间长于非增殖期DR组(P<0.05),而术后瞳孔直径小于非增殖期DR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HbA1c水平患者术后散瞳时间、术后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散瞳时间与糖尿病病程、DR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5、0.312,P均<0.05)。术后散瞳直径与糖尿病病程、DR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4、-0.386,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DR严重程度是影响术后散瞳时间、术后瞳孔直径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DR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瞳孔变小,糖尿病病程及DR严重程度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白内障 瞳孔直径 散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早期接受散瞳处理的NPDR并白内障患者瞳孔直径及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妍鹏 仝真真 +2 位作者 赵亭亭 吕红娟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0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接受散瞳处理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并白内障患者瞳孔直径及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NPDR合并白内障患者(共10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接受散瞳处理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并白内障患者瞳孔直径及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NPDR合并白内障患者(共10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后每天(以手术次日为术后第1天)同时刻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1次,对照组于术后第7、14天同时刻散瞳1次,观察两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散瞳后瞳孔直径、散瞳时间,于术后第14天计算两组瞳孔达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速度峰值(PSV)升高,阻力指数(RI)下降(P均<0.05);与第7天比较,术后第14天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V上升,RI下降,对照组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V降低,RI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14天观察组瞳孔直径长,散瞳时间短(P均<0.05)。与第7天比较,术后第14天观察组瞳孔直径长、散瞳时间短(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14天观察组瞳孔达标率、基本达标率更高(P均<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每日接受散瞳处理的NPDR并白内障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V平均值降低,RI平均值升高,且瞳孔直径长、散瞳时间短,患者瞳孔接近或达到进一步眼底诊疗所需的散瞳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直径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短动脉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收缩期速度峰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眼全角膜点扩散函数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妍鹏 郭旭 +4 位作者 郭俊红 王芳 仝真真 齐天梅 李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77-58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瞳孔直径下正常人眼全角膜总像差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与总高阶像差SR的正常值及其与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关系。方法:应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仪对200例(400眼)进行全角膜总像差的S... 目的:探讨不同瞳孔直径下正常人眼全角膜总像差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与总高阶像差SR的正常值及其与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关系。方法:应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仪对200例(400眼)进行全角膜总像差的SR和总高阶像差的SR检查,并分析相对应的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结果:在不同瞳孔直径组下(3.0,5.0,6.0,7.0mm)全角膜总像差100'SR值为0.45±0.12,0.25±0.06,0.17±0.05,0.13±0.04;总高阶像差100'SR值为0.69±0.14,0.34±0.07,0.24±0.05,0.16±0.04;全角膜总像差200'SR值为0.45±0.12,0.24±0.06,0.20±0.04,0.16±0.03;总高阶像差200'SR值为0.70±0.13,0.35±0.07,0.27±0.06,0.20±0.04,各组均逐渐变小;全角膜总像差SR值和总高阶像差SR值与对应的RMS值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当瞳孔直径小时,总像差SR值与MTF值的高频区相关性较高,而当瞳孔直径大时,总像差SR值与MTF值的低频区相关性较高。结论:正常人全角膜总像差的SR值和总高阶像差的SR值能够很好地反映其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斯特列尔比 瞳孔直径 均方根值 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0001287(circ_0001287)和miR-2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陈妍鹏 顾婕 +1 位作者 袁沣 温登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6-951,共6页
目的 探讨环状RNA0001287(circ_0001287)和miR-2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原代人RPE(phRPE)细胞用于circRNA芯片分析。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并分为空白组、高糖组、阴性组、si-circ组、circ_0001287组、c... 目的 探讨环状RNA0001287(circ_0001287)和miR-2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原代人RPE(phRPE)细胞用于circRNA芯片分析。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并分为空白组、高糖组、阴性组、si-circ组、circ_0001287组、circ_0001287+阴性组、circ_0001287+miR-21组。构建抗circ_0001287的小干扰RNA(siRNA)寡核苷酸和含有靶向miR-21序列的模拟物以及miR-21 mimics质粒。阴性组、si-circ组、circ_0001287组、circ_0001287+阴性组、circ_0001287+miR-21组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盒将空质粒、circ_0001287 siRNA、circ_0001287模拟物、circ_0001287模拟物+miRNA无序序列、circ_0001287模拟物+miR-21 mimics质粒转染到ARPE-19细胞。转染6 h后,用新鲜的正常培养基更换Opti-MEM培养基。空白组和高糖组细胞不作转染处理。空白组细胞用含5.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高糖组细胞逐次用含15.5 mmol·L^(-1)、25.5 mmol·L^(-1)、35.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而其余各组细胞用35.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采用RT-PCR检测circ_0001287和miR-21表达情况,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circ_0001287和miR-21的靶向关系,RNA免疫沉淀(RIP)法和生物素偶联探针Pull-down法验证circ_0001287和miR-2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ircRNA芯片筛选发现,hsa_circ_0001287在phRPE细胞中的表达下调。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高糖组ARPE-19细胞中circ_0001287表达降低(P<0.05),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而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ARPE-19细胞中miR-21表达逐渐升高(P<0.05)。将siRNA与circ_0001287模拟物共转染,siRNA也能减少circ_0001287表达,表现为circ_0001287+阴性组circ_0001287相对表达量(0.70±0.03)较阴性组(0.98±0.04)显著降低(P<0.05)。对于转染circ_0001287-WT质粒的细胞,与对照模拟组(0.98±0.03)相比,miR-21模拟组荧光素酶相对酶活性降低(0.59±0.02,P<0.05);然而,对于转染circ_0001287-MUT质粒的细胞,对照模拟组和miR-21模拟组荧光素酶相对酶活性几乎一致(分别为0.96±0.05和1.00±0.04,P>0.05)。在抗Ago RIP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irc_0001287组中miR-21明显富集,表明miR-21可被生物素化circ_0001287探针显著下拉;Pull-down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IgG相比,circ_0001287特异性探针下拉样品中circ_0001287和miR-21显著富集。在本实验中,circ_0001287+miR-21组细胞增殖率(78.25%±3.01%)低于circ_0001287+阴性组(90.88%±3.51%,P<0.05)。与空白组相比,用35.5 mmol·L^(-1)葡萄糖处理的高糖组ARPE-19细胞PTE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circ_0001287组ARPE-19细胞PTEN蛋白表达较阴性组增加(P<0.05),circ_0001287+miR-21组ARPE-19细胞PTEN蛋白表达量则高于circ_0001287组(P<0.05)。结论 circ_0001287在phRPE细胞和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中表达下调,上调circ_0001287可通过吸附miR-21和激活PTEN表达从而抑制糖尿病性RPE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0001287 MIR-21 PTE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早期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颜宇 钟琴 +3 位作者 陈妍鹏 杨蕾 李港逸 李爽乐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4期298-304,共7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OCTA、血清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总胆红素(TBIL)构建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早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OCTA、血清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总胆红素(TBIL)构建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早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480眼)DME患者,按照21分为建模集(320例)、验证集(160例)。将建模集根据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情况分为获益组(80例)、未获益组(240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影响因素,构建早期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部、外部验证。结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未获益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获益组,吸烟患者占比、最佳矫正视力(BCVA)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糖化血红蛋白(HbAlc)、AQP4 mRNA均高于获益组,中心凹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P-VD)、黄斑中央厚度(CMT)、TBIL均低于获益组(均为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E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影响因素为CMT、BCVA(logMAR)、HbAlc、AQP4 mRNA、中心凹DCP-VD、TBIL。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风险一致性指数为0.84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该模型在建模集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95%CI:0.797~0.891),验证集中预测的AUC为0.898(95%CI:0.847~0.949)。决策分析曲线显示,建模集高风险阈值在0~82%,验证集高风险阈值在0~100%时,该模型可带来临床净收益。结论CMT、BCVA(logMAR)、HbAlc、AQP4 mRNA、中心凹DCP-VD、TBIL是DME抗VEGF治疗后视力获益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视力获益预测模型准确性、稳定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预测治疗后视力获益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 列线图模型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