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木霉制剂防治黄连根腐病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1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霉配制的复合制剂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施用于黄连,统计根腐病发生情况,检测黄连根部防御酶活性,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木霉制剂对尖镰孢导致的根腐病具有明显预防效果;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分别接种黄连可提高SOD、POD、CAT、PAL、PPO等防御性酶活性,产生诱导抗性;而它们先后接种黄连可产生强化效应,从另一个途径提高植株抗病性。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都会降低真菌的数量、多样性,和某些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复合木霉制剂的抑菌作用更强烈,尤其能明显抑制尖镰孢、Ilyonectria sp.等病原真菌的生长,且能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木霉和尖镰孢都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定殖。可见,复合木霉制剂可以预防尖镰孢导致的黄连根腐病,防病机理包括诱导黄连植株产生抗性,接种后再遭受病原菌侵染产生的强化效应,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等,且有效期较长。因此复合木霉制剂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防治黄连根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霉制剂 黄连根腐病 根际土壤 防御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张健 陈义嘉 +4 位作者 谭均 郭进 赵晓 王钰 陈大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291,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区5年生黄连中重金属存在现状并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为不同产区精准治理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测定不同产地共计39份5年生黄连根部组织中Cu、Cd、Pb、As、Hg5... 【目的】研究不同产区5年生黄连中重金属存在现状并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为不同产区精准治理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测定不同产地共计39份5年生黄连根部组织中Cu、Cd、Pb、As、Hg5种重金属含量。利用每日最大可耐受摄入量(EDI)、靶标危害系数(THQ)和致癌风险(CR)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39份黄连样本中重金属Cu、Pb、Cd、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77、3.27、0.53、0.14、0.002 mg/kg。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给出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一致性限量指导值规定,该39份黄连中有7份Pb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7.95%,分别是开州、眉山、北川、峨眉、彭州的样本;有19份Cu含量超标,超标率为48.17%,分别是利川、石柱、眉山、北川、峨眉、彭州的样本;Cd、As、Hg的含量均在规定范围内。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研究中黄连的5种重金属含量对成人和儿童的EDI值均小于PTDI,THQ值均小于1,CQ值均小于10^(-6),说明对人体无明显健康影响。【结论】结合不同产区黄连重金属污染现状,有针对性进行重金属污染治理,可以减少源头污染,保障黄连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重金属 不同产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玄参斑枯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大霞 李隆云 +2 位作者 宋春泉 曾凡明 吴叶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340-13341,13403,共3页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防治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斑枯病的药效。[方法]玄参在栽种前以4种杀菌剂进行子芽浸种处理,田间发病后调查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在玄参斑枯病发病初期,以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用4...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防治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斑枯病的药效。[方法]玄参在栽种前以4种杀菌剂进行子芽浸种处理,田间发病后调查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在玄参斑枯病发病初期,以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用4种杀菌剂浸种后均能有效的防治玄参斑枯病,且能显著提高保苗率;5种杀菌剂的田间药剂防效以80%多菌灵800倍液(67.1%)和70%甲托1 000倍液(65.6%)的防效最好,在斑枯病发病初期,能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结论]采用药剂处理玄参子芽,结合田间施药防治可有效的防治玄参斑枯病,使损失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斑枯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西南中山地区玄参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大霞 张雪 +1 位作者 伍晓丽 李隆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研究密度(种植密度、窝栽子芽个数、子芽芽头数)、栽培方式(垄作、平畦、履膜)及田间管理措施(间苗、培土、打顶)对玄参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玄参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设计,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种植密度对... 目的:研究密度(种植密度、窝栽子芽个数、子芽芽头数)、栽培方式(垄作、平畦、履膜)及田间管理措施(间苗、培土、打顶)对玄参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玄参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设计,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种植密度对玄参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总产量逐渐增加,但单株块根产量和植株成活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玄参种植密度以每公顷种植11.12万株为佳。兼顾植株成活率与产量,窝栽2~3个子芽为宜。1~3个芽头数的产量差异不大,以选择单芽做种栽最好。栽培方式中,垄作栽培较平畦栽培增产14%,履膜对玄参的产量影响不大。田间管理措施中,间苗能显著增产;培土不利于块根膨大,实际生产中以不培土或浅培土为宜;花绽放时期,全打顶能显著增产。结论:获得的最佳栽培调控措施可为玄参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栽培调控措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作物茎叶枯落物水浸液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新梅 王军 +6 位作者 莫静静 杨水平 温明霞 张雪 赵建 陈大霞 蒋卫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7-45,共9页
为探讨玄参、川明参与烟草间套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化感作用,选择烟草K126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浸液浇灌的方法,用烟草、玄参、川明参一年生茎叶枯落物水浸液培养烟草幼苗,以不加水浸液的Hogland营养液处理作为对照,对比分析质量浓度分... 为探讨玄参、川明参与烟草间套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化感作用,选择烟草K126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浸液浇灌的方法,用烟草、玄参、川明参一年生茎叶枯落物水浸液培养烟草幼苗,以不加水浸液的Hogland营养液处理作为对照,对比分析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0.05,0.10mg/L水浸液处理下烟草幼苗地下、地上生长指标、抗氧化酶系统及叶绿素荧光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烟草水浸液对幼苗地下和地上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玄参水浸液对烟草幼苗地下和地上生长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浓度效应;川明参水浸液则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大,偏向促进作用。玄参、川明参水浸液浇灌下,SOD、POD、CAT活性都随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活力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证实玄参和川明参对烟草幼苗无不良作用,可作为药烟轮(间套)作的选择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玄参 川明参 连作障碍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与烟草间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东艳 王军 +11 位作者 杨水平 张雪 刘京 赵建 何大敏 杨红军 莫静静 苟剑渝 赵新梅 蒋卫 丁伟 陈大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为研究玄参与烟草不同种植模式下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测定土壤细菌,结果表明,玄参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植烟土壤,但未达显著水平,间作有降低植烟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而提高玄参土壤细菌多样性... 为研究玄参与烟草不同种植模式下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测定土壤细菌,结果表明,玄参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植烟土壤,但未达显著水平,间作有降低植烟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而提高玄参土壤细菌多样性的趋势。作物和种植模式在门和属水平上都影响着细菌丰度及优势菌排序,门水平上,植烟土壤中Saccharibacteria显著高于玄参土壤,Gemmatimonadetes在玄参土壤中显著高于植烟土壤,Bacteroidetes在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显著;属水平上unclassified Xanthomonadaceae,norank Saccharibacteria,uncultured Gaiellales,norank SC-I-84等植烟土壤中显著高于玄参土壤,norank GR-WP33-30,norank JG30a-KF-32,Gemmatimonas,Candidatus_Solibacter,uncultured Nitrosomonadaceae,norank C0119,norank Subgroup_6,norank DA101_soil_group、norank BIrii41,Anaeromyxobacter,unclassified Xanthomonadales,uncultured Methylophilaceae,norank JG37-AG-20等玄参土壤中显著高于植烟土壤,而几乎没有菌属受种植模式影响达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也表明作物较种植模式影响更大。因此,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受作物和种植模式影响,但作物影响更大,存在明显作物效应;间作土壤因作物而具有微生物群落二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玄参 间作 高通量测序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半夏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连安 莫让瑜 +2 位作者 谭均 潘媛 陈大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4-94,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高温(38℃)胁迫下半夏(Pinellia ternate)叶片转录组数据,挖掘其响应高温胁迫相关的基因,探究高温胁迫影响半夏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对高温胁迫处理后的半夏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并用qRT-PCR技术... 【目的】通过分析高温(38℃)胁迫下半夏(Pinellia ternate)叶片转录组数据,挖掘其响应高温胁迫相关的基因,探究高温胁迫影响半夏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对高温胁迫处理后的半夏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并用qRT-PCR技术对DEGs进行验证。【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8.48 Gb Clean data,与对照组(25℃)相比,高温处理后1138个DEGS上调表达,578个DEGs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复合体、内肽酶活性和血红素结合;KEGG富集分析表明,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代谢通路的DEGs最多。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表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PtARP1、PtGRP1、PtABF)、7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PtGST和23个热激蛋白基因PtHSP在高温胁迫下表达量上调。qRT-PCR分析结果表明,9个DEGs在高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挖掘高温胁迫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半夏高温胁迫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高温胁迫 转录组分析 植物激素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T过程中不同机械刺激时间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新沙 田阳 +3 位作者 陈大霞 易晓芳 雷小敏 席红琳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冻融胚胎复苏移植(FET)过程中,不同机械刺激时间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反复种植失败、拟再次行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50例,按子宫内膜机械刺激时间分为A、B、C三组各50例,三组均采用激素替代...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冻融胚胎复苏移植(FET)过程中,不同机械刺激时间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反复种植失败、拟再次行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50例,按子宫内膜机械刺激时间分为A、B、C三组各50例,三组均采用激素替代周期方案,A组于月经期、B组于增殖期、C组于黄体酮转化日行机械刺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三组解冻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型、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比较三组妊娠结局。结果 三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移植日a型血流信号低于A、B组,c型血流信号高于A、B组(P均<0.05);C组移植日RI和PI均高于A、B组(P均<0.05),A、B组内膜血流分布及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低于A、B组(P均<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冻融周期中月经期和增殖期行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均可提高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着床和妊娠结局,而黄体酮转化日行机械刺激反而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反复种植失败 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冻融胚胎 子宫内膜血流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