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辽交聘背景下的彭汝砺使辽诗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沈文凡
陈大远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9-202,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排律文献研究"(06BZW022)
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唐宋韵文学史"(20102231)
-
文摘
彭汝砺于公元1091年出使辽国,途中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大多已散佚,后人从彭汝砺的《鄱阳集》中辑出其使辽诗60首,这些诗作虽然在浩瀚的宋诗海洋中微乎其微,但在北宋使辽诗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诗歌不仅记述了辽国的自然风光、民俗特色,也抒发了作者出使旅途的艰辛寂寞之感,身处异国的思乡思归之情,以及身为使臣的大国情怀及对和平稳定的美好畅想。他沿途记录下来的乡风民俗也为今人了解北宋时期辽国的地域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关键词
彭汝砺
《鄱阳集》
使辽诗
地域民俗
北宋
辽国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广东罗定更新世灵长类化石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顾玉珉
黄万波
陈大远
郭兴富
江尼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广东罗定博物馆
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院人类学部
-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5-250,共16页
-
文摘
来自广东罗定苹塘下山洞及山背岩的灵长目动物包括:猩猩(pongo)、长臂猿(gibbon)、猕猴类(macaques)及疣猴类(colobines)。猩猩化石的研究报告已于1992年发表。本文记述的是长臂猿科及猴科化石共5属、9种:Hylobatesconcolor,Rhinopithecussp.,cf.Pygathrixnemaeus,cf.Trachypithecusphyrei,T.sp,T.francois和cf.Macacaassamensis,Macacathibetana,Macacamulatta。虽然它们均属于现生种,但这些猴类牙齿化石的形态给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对比资料。这一动物群的组合特征,为探讨两广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其它伴生哺乳动物的分析,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
-
关键词
更新世晚期
灵长目
化石
广东罗定
-
Keywords
Luoding, Guangdong, Pleistocene, Primates
-
分类号
Q915.879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广东罗定出土战国青铜鱼叉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大远
-
机构
广东省罗定县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7年第1期272-272,共1页
-
文摘
1983年11月,在广东省罗定县罗平区背夫山战国墓出土了一件少见的渔猎工具——青铜叉。该叉为山形,器身厚重,素面无纹饰,柄部有圆銎,两侧叉柱前出向内斜收,叉尖有倒刺,叉柱下段有一道横梁连结,中间叉柱已残。通长17、最宽8、柄长6厘米。该叉在广东是首次发现,以前各地报导亦少见到。从叉的两侧带有倒刺分析,不宜作兵器使用。
-
关键词
首次发现
广东省
青铜
叉柱
出土
战国墓
鱼叉
倒刺
渔猎经济
工具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