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精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复生 左锦静 +1 位作者 姚永志 李里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8-41,共4页
研究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pH6.10,温度40℃,7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条件下,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最好,吸附率为72.92%,解吸率为88.51%,陈皮黄酮含量达20.57%,... 研究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pH6.10,温度40℃,7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条件下,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最好,吸附率为72.92%,解吸率为88.51%,陈皮黄酮含量达20.57%,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陈皮 黄酮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抗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卫东 赵志鸿 +1 位作者 张小俊 陈复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100,103,共4页
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性。通过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及主要抗氧化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川陈皮素,研究了陈皮黄酮类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及抑制有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陈皮提取物中川陈皮素含... 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性。通过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及主要抗氧化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川陈皮素,研究了陈皮黄酮类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及抑制有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陈皮提取物中川陈皮素含量为0.134%,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其总抗氧化能力、抑制有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与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构建食品乳液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敬民 张丽芬 +2 位作者 唐艺华 陈复生 李滢溪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9-377,共9页
乳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用以包埋和传递生物活性物质、改变食品流变学和感官特性等。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认识的不断提高,使用天然乳化剂(如蛋白质和多糖)稳定乳液被广泛关注,但在食品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乳液易... 乳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用以包埋和传递生物活性物质、改变食品流变学和感官特性等。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认识的不断提高,使用天然乳化剂(如蛋白质和多糖)稳定乳液被广泛关注,但在食品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乳液易出现絮凝、相分离、聚集和奥氏熟化等不稳定现象。超声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高能乳化方式,可以加快蛋白和多糖向油水界面的迁移速率,改善两者的界面特性,形成稳定的乳液。该文介绍了超声构建蛋白、多糖及其复合基乳液的机制,详细综述了超声在制备乳液过程中蛋白和多糖基质及乳液特性的变化,以期为超声在构建食品乳液体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超声 蛋白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被引量:19
4
作者 左锦静 陈复生 姚永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Softwarn6.0设计了响应面试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陈皮抗氧化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h,水浴温度52℃,乙醇浓度73%,液固比8,提取次数一次。
关键词 陈皮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剂 最佳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卫东 陈复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并实验在正常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其总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对小... 目的: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并实验在正常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其总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对小鼠体内的MDA(丙二醛)的产生有显著抑制,及显著提高小鼠血浆、组织中SOD(超氧化物岐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论:表明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酶耦合修饰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梦丽 +1 位作者 林凤岩 陈复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1-360,共10页
大豆蛋白作为优质的天然植物蛋白资源,除了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其中凝胶性作为大豆蛋白重要的功能特性备受关注,但大豆蛋白天然凝胶制品存在稳定性较差、机械强度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凝胶制品中的应用与发展... 大豆蛋白作为优质的天然植物蛋白资源,除了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其中凝胶性作为大豆蛋白重要的功能特性备受关注,但大豆蛋白天然凝胶制品存在稳定性较差、机械强度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凝胶制品中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改善其凝胶特性至关重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该文综述了物理修饰、酶修饰以及物理-酶耦合修饰处理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总结了不同修饰方法与大豆蛋白凝胶“加工参数-蛋白结构-产品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物理-酶耦合修饰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机制,为高品质大豆蛋白凝胶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物理修饰 酶修饰 凝胶特性 物理-酶耦合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储藏期脂质陈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央 刘昆仑 陈复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共3页
稻谷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稻谷籽粒的各项理化性质的变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质是稻谷的三大主要成分,直接影响稻谷的食用品质。在储藏过程中,脂质易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脂质陈化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使得稻谷品质变差。该文详... 稻谷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稻谷籽粒的各项理化性质的变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质是稻谷的三大主要成分,直接影响稻谷的食用品质。在储藏过程中,脂质易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脂质陈化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使得稻谷品质变差。该文详细论述了稻谷储藏过程中脂质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并对稻谷的储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储藏 陈化 游离脂肪酸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晓辉 朱婷伟 +2 位作者 孟凡聪 陈复生 郭兴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0,共8页
大豆蛋白加入小麦粉中改善面制品营养品质的同时也会对面团的面筋蛋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醇溶蛋白是小麦面筋的主要组分,赋予面团黏性和延伸性。为探究大豆蛋白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的影响,将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大... 大豆蛋白加入小麦粉中改善面制品营养品质的同时也会对面团的面筋蛋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醇溶蛋白是小麦面筋的主要组分,赋予面团黏性和延伸性。为探究大豆蛋白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的影响,将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SPC)、质构化大豆蛋白(texturized soy protein,TSP)分别以不同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面团,分离醇溶蛋白,通过内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扫描及酸性聚丙烯酰胺电泳等方法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小麦粉面团相比,添加8%(质量分数,下同)的SPI、SPC、TSP后,面团中醇溶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下降了9.65%、9.85%、5.97%;添加8%的SPI后,面团α-醇溶蛋白比例增加0.79%,β-,γ-醇溶蛋白比例无显著性变化,ω-醇溶蛋白比例下降2.27%;添加8%的SPC后,面团α-醇溶蛋白比例下降1.42%,β-醇溶蛋白比例下降1.59%,γ-醇溶蛋白无显著性变化,ω-醇溶蛋白比例增加3.25%;添加8%的TSP后,面团α-醇溶蛋白比例下降1.47%,β-,γ-醇溶蛋白比例无显著性变化,ω-醇溶蛋白比例增加1.12%。添加SPI和TSP均能使面团中醇溶蛋白肽链伸展,α-螺旋含量降低;添加SPI使面团中醇溶蛋白β-转角含量降低;添加SPC对面团中醇溶蛋白结构无显著影响。综上,添加大豆蛋白使面团中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下降,肽链结构伸展,蛋白组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醇溶蛋白黏附在麦谷蛋白骨架的状态,增大面团拉断力,缩短面团拉伸距离。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探究面团中醇溶蛋白组成和结构的方法体系,为植物源蛋白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醇溶蛋白 面团 紫外光谱 圆二色谱 酸性聚丙烯酰胺电泳 拉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9
作者 曹晴晴 朱婷伟 +3 位作者 陈复生 张丽芬 张龙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以豌豆蛋白-果胶为凝胶基质,以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为填充油相制备乳液凝胶,探究油相种类及其体积分数对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持油性、冻融稳定性、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 以豌豆蛋白-果胶为凝胶基质,以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为填充油相制备乳液凝胶,探究油相种类及其体积分数对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持油性、冻融稳定性、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白-果胶基乳液凝胶的综合特性优于其水凝胶,添加一定体积分数的油相可以提高乳液凝胶的硬度、持水/持油性、表观黏度和储能模量(G'),降低乳液凝胶冻融析水率,使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与橄榄油、花生油乳液凝胶相比,大豆油乳液凝胶的硬度、持水/持油性、G'和损耗模量(G″)较高,黏弹性较好,微观结构更加致密,且当大豆油体积分数为60%时凝胶硬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油相 物理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冷榨花生饼蛋白功能与结构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徐拥军 +4 位作者 肖荣辉 张丽芬 朱婷伟 陈复生 张献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该文以冷榨花生饼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和功率密度对冷榨花生饼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饼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超声40 min,25℃,5.33 W/cm^(3)时花生饼... 该文以冷榨花生饼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和功率密度对冷榨花生饼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饼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超声40 min,25℃,5.33 W/cm^(3)时花生饼蛋白乳化活性和溶解性较好,分别提高了61.05%和49.93%。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花生饼蛋白的α-螺旋结构增加,β-折叠和无规卷曲减少;紫外最大吸收波长蓝移,花生饼蛋白结构展开,氨基酸残基暴露,分子更加松散有序;荧光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荧光最大吸收峰蓝移。花生饼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花生饼蛋白平均粒径减小,二级结构有序性增强,疏水基团暴露,使其溶解性和乳化活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花生饼蛋白 功能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Pickering乳液负载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贾立奥 张亚靖 +3 位作者 姚飞 郑乾坤 陈复生 殷丽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2,共6页
综述了利用食品级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和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作为β-胡萝卜素运载体系的最新进展,以及加工、储存和胃肠道条件对Pickering乳液中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β-胡萝卜素在食品和药品领域中的... 综述了利用食品级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和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作为β-胡萝卜素运载体系的最新进展,以及加工、储存和胃肠道条件对Pickering乳液中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β-胡萝卜素在食品和药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稳定性 Pickering乳液 递送体系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衣藻蛋白对小麦粉面条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寇锟 陈复生 +3 位作者 杜艳 孟丹阳 贾立奥 姚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2,66,共6页
将莱茵衣藻蛋白(CRP)添加到小麦粉中制备面条,并与大豆分离蛋白(SPI)对比分析CRP对面条色泽、蒸煮特性、质构特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RP的添加显著改变了面条的色泽,使面条呈现绿色,并且在添加量2%(以小麦粉和蛋白质总质量计... 将莱茵衣藻蛋白(CRP)添加到小麦粉中制备面条,并与大豆分离蛋白(SPI)对比分析CRP对面条色泽、蒸煮特性、质构特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RP的添加显著改变了面条的色泽,使面条呈现绿色,并且在添加量2%(以小麦粉和蛋白质总质量计)时具有最佳的色泽和感官评分。与SPI相比,CRP在改善面条蒸煮特性(最佳蒸煮时间、干物质吸水率、蒸煮损失率)方面表现更佳。此外,CRP在添加量2%~3%时明显提升了面条的硬度和咀嚼性,进而改善了面条的整体质构和感官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面条品质 蒸煮特性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品种对水酶法制油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分布的影响
13
作者 郭倩倩 郭兴凤 +4 位作者 朱婷伟 田亚东 陈复生 张明 万昕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19,149,共6页
为了明确花生品种对水酶法制油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品种花生(豫花23、豫花37、豫花9326)的基本成分,并研究了水酶法制油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种花生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花生品种中,豫花37的油脂、水分、灰分、可... 为了明确花生品种对水酶法制油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品种花生(豫花23、豫花37、豫花9326)的基本成分,并研究了水酶法制油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种花生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花生品种中,豫花37的油脂、水分、灰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总酚含量均最高,豫花23的蛋白质含量最高(25.36%),豫花9326的粗纤维含量最高(6.59%);花生品种对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的分布有显著影响;以水相体系中低油脂和高蛋白质分布为准则得到水酶法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豫花37的粉碎时间90 s、豫花23和豫花9326的粉碎时间120 s,酶用量1.0%,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此时豫花23、豫花37、豫花9326在水相体系中油脂分布分别为6.21%、4.19%、4.19%,蛋白质分布分别为50.99%、75.68%、63.84%。综上,豫花37能在更短的粉碎时间内使水酶法制油过程中花生水相体系中的油脂分布少,蛋白质分布多,更适用于水酶法制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水酶法水相体系 油脂分布 蛋白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开元 孙晓洋 +2 位作者 陈复生 张丽芬 朱婷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以豌豆蛋白(pea protein,PP)和高脂果胶(high methoxyl pectin,HMP)为原料,制备不同pH值的豌豆蛋白-高脂果胶复合物,研究pH对复合物浊度、粒径、电位、乳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 以豌豆蛋白(pea protein,PP)和高脂果胶(high methoxyl pectin,HMP)为原料,制备不同pH值的豌豆蛋白-高脂果胶复合物,研究pH对复合物浊度、粒径、电位、乳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H 3.0、6.0和8.0时复合体系分别以不溶性复合物、可溶性复合物和共溶状态存在。与pH 3.0和8.0相比,PP-HMP复合物在pH 6.0时Zeta-电位绝对值、乳化活性和稳定性较高,放置24 d未发生分层现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PP和HMP在pH 6.0条件下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结合,并且与单独PP相比,PP-HMP复合物的β-转角和α-螺旋相对含量增大,色氨酸残基的暴露程度降低,结构更加有序紧密。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相较于pH 3.0和8.0,PP-HMP复合物在pH 6.0下会呈现尺度分散均匀且形态更加规则有序的结构,适合乳液的制备。研究结果为拓宽PP-HMP复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高脂果胶 PH 理化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饼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小涵 夏义苗 +3 位作者 陈复生 辛颖 杨趁仙 丁长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97-405,共9页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调节肠道、促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等作用。亚麻籽作为一种特色油料作物,主要应用于亚麻籽油的加工,榨油的副产物亚麻籽饼则主要用于饲料生产,饼的利用价值较低。然而亚麻籽饼中总膳食纤维含量高...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调节肠道、促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等作用。亚麻籽作为一种特色油料作物,主要应用于亚麻籽油的加工,榨油的副产物亚麻籽饼则主要用于饲料生产,饼的利用价值较低。然而亚麻籽饼中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5.4%(干重)左右,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占比1/3,且相较于其他原料来源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亚麻籽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低黏度特异性优势,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应用潜力巨大。因此,探究亚麻籽饼中膳食纤维的赋存形态、建立高效的膳食纤维提取方法并明确其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对丰富市场化膳食纤维资源、提高亚麻籽饼利用率、实现其高值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述了膳食纤维的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研究中的的应用,为膳食纤维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亚麻籽饼 膳食纤维 提取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亚靖 陈复生 +3 位作者 王颖颖 刘晨 郑乾坤 殷丽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6,共6页
旨在为油脂体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油脂体的结构与组成及提取方法,并介绍了油脂体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油脂体以三酰甘油酯为核心,外层由磷脂-蛋白质膜覆盖,其主要由中性脂质、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次要生物活性成分。... 旨在为油脂体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油脂体的结构与组成及提取方法,并介绍了油脂体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油脂体以三酰甘油酯为核心,外层由磷脂-蛋白质膜覆盖,其主要由中性脂质、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次要生物活性成分。油脂体的提取方法有水剂法、双螺杆压榨法和水酶法,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油脂体的特定结构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使其作为天然预乳化水包油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乳化性能,在制备仿乳制品、可食用膜、乳液-凝胶以及作为脂肪替代品和生物活性物质运输载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应充分探索基于油脂体应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对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利用度和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推动其在食品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体 结构 组成 提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场耦合水酶法同步释放植物油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包放 孙晓洋 +3 位作者 陈复生 张丽芬 郭晓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341,共7页
水酶法同步释放油和蛋白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绿色清洁、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物理场和水酶法耦合作用可促进油和蛋白的释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物理耦合水酶法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同步释放油和蛋白的研究进展,同时综... 水酶法同步释放油和蛋白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绿色清洁、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物理场和水酶法耦合作用可促进油和蛋白的释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物理耦合水酶法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同步释放油和蛋白的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该技术对油料中蛋白特性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水酶法 物理场 提取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特色植物油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关梦真 陈复生 王颖颖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特色植物油含有独特的脂肪酸和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开发和利用特色植物油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需求,还可以推动我国植物油的高端化发展。水酶法作为高效提取植物油和蛋白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和提取的植物油和蛋白品质较... 特色植物油含有独特的脂肪酸和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开发和利用特色植物油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需求,还可以推动我国植物油的高端化发展。水酶法作为高效提取植物油和蛋白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和提取的植物油和蛋白品质较好等优点。通过介绍特色植物油料的营养成分,综述水酶法提取特色植物油的原理与工艺特点、工艺条件、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品质等,展望对水酶法提取特色植物油的前景,以期为水酶法提取特色植物油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植物油 水酶法 品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的制备工艺优化
19
作者 王艺帆 刘粤龙 +1 位作者 陈复生 刘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为了提高花生油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以超声波细胞破碎预处理花生根,采用花生油和花生根混合搅拌萃取制备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所制备的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 为了提高花生油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以超声波细胞破碎预处理花生根,采用花生油和花生根混合搅拌萃取制备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所制备的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花生根粒度75μm(200目)、超声时间15min、超声功率325W、花生根与水质量比1∶8、花生根与花生油质量比1∶6、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1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花生油中白藜芦醇含量从0.12mg/kg提升至11.98mg/kg,所制备的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符合GB1534—2017《花生油》一级压榨成品油的要求,色泽与压榨一级花生油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优化的工艺实现了绿色制备富含白藜芦醇花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超声波细胞破碎 花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
作者 夏义苗 朱婷伟 +2 位作者 辛颖 陈复生 布冠好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0期43-45,共3页
食用油脂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粮食作物(如大豆)和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籽和芝麻等)均是食用油的主要原料,它们不仅富含油脂,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有“油脂蛋白不分家”的说法。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加工方向的专业核心... 食用油脂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粮食作物(如大豆)和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籽和芝麻等)均是食用油的主要原料,它们不仅富含油脂,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有“油脂蛋白不分家”的说法。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加工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的内容包括蛋白质化学基础、谷物蛋白和油料蛋白的加工工艺、新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蛋白质生产高新技术等,旨在为我国的油料蛋白开发利用等领域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为现代油脂科技事业储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资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粮油加工 食用油脂 植物蛋白质 油料蛋白 谷物蛋白 蛋白质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