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嫩度徐州牛肌肉转录组比较分析
1
作者 沈阳阳 安振江 +7 位作者 高林娜 夏淑雯 陈坤琳 丁强 高运东 薛金果 仲跻峰 王慧利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33,共12页
[目的]探究徐州牛不同嫩度背最长肌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相关调控基因和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徐州牛肌肉生长调控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江苏地方特色牛种——徐州牛为研究对象,屠宰后对背最长肌进行剪切力测定,依据... [目的]探究徐州牛不同嫩度背最长肌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相关调控基因和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徐州牛肌肉生长调控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江苏地方特色牛种——徐州牛为研究对象,屠宰后对背最长肌进行剪切力测定,依据剪切力值大小分为高嫩度组6头(剪切力<5.5 kg)和低嫩度组4头(剪切力>7 kg),并对两组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数据进行过滤、质控、比对、定量后使用R语言DEseq2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对差异极显著基因胱抑素B(cystatin B,CSTB)进行物种相似性比对及蛋白理化性质等分析。[结果](1)转录组结果显示,相对于低嫩度组,高嫩度组中有94个基因上调、37个基因下调,位于前二十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CSTB、VWF、DIRAS3、CDKN1A、CFB等。(2)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凝血、免疫效应、伤口愈合等生物学过程,以及参与脂质代谢的Wnt信号通路等。基因通路网络分析发现,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中共同存在CSTB、PRKG1、PLAUR等差异表达基因。(3)牛CSTB基因与羊的相似性最高,为97.96%,其次是猪;蛋白理化性质发现,CSTB含有98个氨基酸残基,不稳定系数为33.17(<40),为稳定蛋白;蛋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CSTB主要是由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构成;STRING在线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CSTB可能与CTSH、WC1-10、CTSB等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影响徐州牛肌肉不同嫩度的差异表达基因CSTB、VWF、DIRAS3、CDKN1A、CFB等。研究结果可为牛肉品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牛 背最长肌 转录组测序 肌肉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荷斯坦成母牛长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淑雯 陈坤琳 +6 位作者 沈阳阳 安振江 赵芳 丁强 仲跻峰 林志平 王慧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0-1039,共10页
旨在估计荷斯坦成母牛长寿性状遗传参数及评估育种值,为提高生产性能及实施平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共收集江苏地区9个规模化牧场2017—2023年间19 756头荷斯坦成母牛的离群记录,分析牛只的长寿性和淘汰情况。利用R软件的GLM程序对影... 旨在估计荷斯坦成母牛长寿性状遗传参数及评估育种值,为提高生产性能及实施平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共收集江苏地区9个规模化牧场2017—2023年间19 756头荷斯坦成母牛的离群记录,分析牛只的长寿性和淘汰情况。利用R软件的GLM程序对影响奶牛长寿性状的固定效应(包括牧场、出生年季、头胎产犊月龄)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BLUPF90软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以及育种值评估,并绘制遗传趋势图。结果表明:江苏地区规模化牧场成母牛平均在群寿命为1 640.87 d,生产寿命为917.15 d,平均利用胎次为2.60胎;长寿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变化范围为0.07~0.15,属低遗传力性状;7个长寿性状(在群天数、生产寿命、利用胎次和L1-L4)间均具有中等到较高的遗传和表型相关(0.27~0.99),其中在群寿命与生产寿命的相关性趋近于1;通过计算长寿性状的育种值,绘制遗传趋势图,发现近年来长寿性状遗传进展缓慢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对江苏地区规模化牧场成母牛长寿性状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分析,可为制定南方地区奶牛长寿性状育种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长寿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BLG基因敲除牛乳腺上皮细胞系
3
作者 丁修虎 林志平 +8 位作者 赵芳 陈坤琳 仲跻峰 张燕 高运东 李惠侠 王慧利 张建丽 丁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75-4488,共14页
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BLG基因敲除牛乳腺上皮细胞系(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同时检测BLG基因敲除后对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体外切割试验筛选获得靶向牛的BLG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序列的3条sgRNA,与CRISPR/Cas9表... 旨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BLG基因敲除牛乳腺上皮细胞系(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同时检测BLG基因敲除后对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体外切割试验筛选获得靶向牛的BLG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序列的3条sgRNA,与CRISPR/Cas9表达载体电转染入bMECs,利用浓度为1.8μg·mL^(-1)嘌呤霉素和6μg·mL^(-1)稻瘟菌素双药筛和PCR分析鉴定获得BLG基因编辑的单克隆细胞株;利用Western blot(WB)验证细胞BLG表达;绘制生长曲线和CCK-8试验检测BLG基因敲除对bMECs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根据sgRNA序列,对基因组上潜在脱靶位点进行PCR测序分析。经筛选和PCR序列分析,共筛选获得了9株BLG基因编辑细胞株,其编辑效率为90%(9/10),其中4株细胞株BLG基因大片段删除。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株编辑位点呈现片段插入缺失和碱基替换等多种编辑类型,WB结果显示敲除细胞株BL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细胞生长曲线和CCK-8检测结果表明BLG基因敲除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果构建了牛乳腺上皮细胞BLG基因高效敲除方法,BLG基因敲除后可显著影响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为探究BLG敲除牛在乳腺上皮细胞水平探究其功能机制提供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G基因 牛乳腺上皮细胞系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Matrigel及贴附因子包被培养板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赵芳 陈坤琳 +9 位作者 邢光东 钱勇 曹少先 李隐侠 孟春花 张建丽 张俊 桂红兵 仲跻峰 王慧利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优化细胞外基质,建立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稳定的体外培养体系,试验分别采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饲养层、基质胶(Matrigel)和贴附因子(attachment factor,AF)细胞培养板,以N... 为进一步优化细胞外基质,建立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稳定的体外培养体系,试验分别采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饲养层、基质胶(Matrigel)和贴附因子(attachment factor,AF)细胞培养板,以N2B27为基础培养基,评估和比较不同处理对小鼠ESCs(mESCs)自我更新及多能性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SR浓度为5%的N2B27培养基中,MEFs饲养层的mESCs形态立体,边缘清晰,呈规则的圆顶状;Matrigel、AF细胞培养板培养的mESCs形态立体,呈集落样生长。MEFs饲养层培养的mESCs传代后黏附快,集落形成显著快于Matrigel、AF细胞培养板,AF细胞培养板培养的mESCs黏附少,集落形成慢。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3种处理的mESCs均表达Oct4和Sox2蛋白,但AF细胞培养板培养的mESCs中Oct4、Sox2和Nanog的转录表达水平低于Matrigel细胞培养板,其中Sox2和Nanog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AF可用于mESCs培养,但在细胞黏附、增殖速率及多能因子表达上与MEFs、Matrigel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干细胞 细胞外基质 克隆集落 多能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