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N-乙酰半胱氨酸对体外循环大鼠肠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许志扬
江国英
林世清
关军
陈国度
陈广泽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市第一医院教学医院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1-1175,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361)
-
文摘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体外循环(CPB)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NAC对照组(N组)、CPB组(C组)、CPB+NAC治疗组(NC组),每组8只。S组和N组仅置管和肝素化,不进行CPB,C组和NC组进行CPB 1 h,然后观察2 h。N组和NC组在术前3天每天腹腔注射0.5 g/kg NAC,且NC组在预充液中加入NAC 100 mg/kg,然后以20 mg/(kg·h)速度输注直到停转流,C组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CPB后2 h取小肠标本和血标本,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结果 CPB后2 h,肠组织出现明显的损伤性改变和氧化应激损伤;而NAC处理可以显著减轻小肠粘膜损伤,降低MDA和DAO,上调SOD、GSH和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TNF-α、IL-6水平。结论围术期使用NAC能够减轻CPB诱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程度,对CPB诱发的肠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肠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
Keywords
cardiopulmonary bypass,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mediators, Intestinal injury, N-acetylcysteine
-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14例诊治分析
- 2
-
-
作者
陈国度
孟翔飞
王敬
向昕
-
机构
莆田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27-430,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4例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猝死4例,其余10例按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分为3组:出血后保守治疗组2例;出血后立即行剖腹探查、止血术组5例;出血后立即行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栓塞(TAE)治疗组3例。对其诊治要点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死亡6例,治愈8例。保守治疗2例均失败(100%),后均接受DSA检查及TAE治疗,1例死亡;剖腹探查、止血5例,2例确诊(40%)后治愈(40%),余3例术后又接受DSA检查及TAE治疗,1例死亡;出血后立即行选择性DSA检查及TAE治疗组3例,确诊3例(100%),治愈3例(100%)。所有病例共行选择性DSA检查8例,确诊8例(100%),经TAE治疗9次(8例),有效8次(89%),治愈6例(75%);其中经2次TAE治疗1例,死亡2例。死亡病例中4例猝死,1例为2次TAE治疗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剖腹转栓塞止血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性DSA检查是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TAE治疗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手术操作有关,应重在预防。
-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动脉瘤
破裂
胆道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Keywords
aneurysm, false
aneurysm, ruptured
biliary tract surgical procedure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