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水时间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樊明 沈强云 +3 位作者 李红霞 曾宝安 陈嘉 张双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1-14,共4页
为探究不同灌水时间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在干播湿出种植方式下,设置4种不同头水灌溉时间,研究其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而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发育;... 为探究不同灌水时间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在干播湿出种植方式下,设置4种不同头水灌溉时间,研究其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而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发育;在播种后第10天(3月14日左右)开始灌溉头水是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最佳灌溉头水时间,小麦有效分蘖率最高(72.1%),穗数最多(583.5万穗/hm^(2)),产量最高(1001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灌水时间 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进样器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应用及计量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嘉 杨晓元 张鹏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微量进样器在乳制品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主要对乳制品检测工作常用的微量进样器的工作原理及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容量计量校准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践验证。
关键词 微量进样器 容量 准确性 不确定度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粉品质改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蕊 叶发银 +1 位作者 陈嘉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6-353,共8页
米粉是我国传统经典主食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此类产品经常会存在易断条、蒸煮损失大、贮藏过程品质易劣变等问题。因此,改善米粉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其中使用品质改良剂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途径。为此,该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 米粉是我国传统经典主食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此类产品经常会存在易断条、蒸煮损失大、贮藏过程品质易劣变等问题。因此,改善米粉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其中使用品质改良剂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途径。为此,该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淀粉(包括淀粉、变性淀粉和含淀粉辅料)、食用胶、无机盐、乳化剂、酶制剂、小分子糖等米粉品质改良剂的实际效果、工作机理等进行了系统总结。论文数据及结论对选用适当品质改良剂提升米粉品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并对未来米粉品质改良剂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淀粉 凝胶 质构品质 蒸煮品质 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的米线加工适性评价及改良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小青 叶发银 +2 位作者 雷琳 陈嘉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7-315,共9页
米线是我国经典传统主食,因其口感爽滑、烹饪方便而备受青睐。原料大米对米线品质有决定性影响,选用不合理会导致断条率高、蒸煮损失大、易粘连等问题。明确原料大米米线原料加工适性的内涵关键质量要求及其调控方法是米线加工企业面临... 米线是我国经典传统主食,因其口感爽滑、烹饪方便而备受青睐。原料大米对米线品质有决定性影响,选用不合理会导致断条率高、蒸煮损失大、易粘连等问题。明确原料大米米线原料加工适性的内涵关键质量要求及其调控方法是米线加工企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对产业有重大影响。该文在简要介绍米线原料加工适性评价的基础上,剖析了大米原料关键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破损淀粉等)及理化特性(胶稠度、糊化特性、粒度等)对其米线加工适性的影响规律,归纳总结了物理改性(湿热处理、韧化处理、过热蒸汽处理)、陈化、发酵、改良剂使用、多方法联用等改良大米米线加工适性的方法,展望了大米米线加工适性的未来研究重点,以期从原料学的角度为高品质米线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质构特性 蒸煮品质 物理改性 陈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湿热处理改性效果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柴宝玉 叶发银 +2 位作者 雷琳 陈嘉 赵国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1,共13页
湿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改性方式,因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淀粉的改性当中,但传统湿热处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一定方式强化淀粉湿热处理的改性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 湿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改性方式,因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淀粉的改性当中,但传统湿热处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一定方式强化淀粉湿热处理的改性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反复湿热处理、物理强化、化学强化、酶强化以及其他强化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具体强化机理,为研究开发有效的淀粉湿热处理的强化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强化湿热效果 加工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PE蜡复合材料在60 GHz波段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魁才 曾樊升 +4 位作者 余振华 陈嘉 肖全能 曾国勋 殷陶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快速发展,60 GHz毫米波段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60 GHz波段的波长短,在传播过程分布效应明显,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为解决该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的毫米波吸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由于TiC具备... 随着毫米波技术的快速发展,60 GHz毫米波段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60 GHz波段的波长短,在传播过程分布效应明显,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为解决该问题,开发一种高效的毫米波吸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由于TiC具备较好的介电性能、较大的介电损耗值及良好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因此对TiC粉体及其复合材料在60 GHz毫米波段的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TiC粉体填充比例(质量分数)和热处理温度对TiC/PE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物相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激光粒度仪(LPS)分别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C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增大,热处理温度可以调节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当TiC质量分数为75%时,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实部(ε′)为11.19—12.60、复介电常数虚部(ε″)为3.33—3.91,在厚度0.30 mm处最小反射损耗(RLmin)可达-24.20 dB,厚度为0.35 mm时相应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可达15.50 GHz。当热处理温度为200℃时,TiC/PE复合材料的ε′为14.45—16.54、ε″为5.56—6.44,在厚度0.30 mm处RLmin可达-19.18 dB,而EAB可达16.83 GHz;当热处理温度为325℃时,TiC粉末发生氧化开裂,其ε′为10.67—11.05、ε″为0.86—1.19,在厚度2.15 mm处RLmin可达-48.28 dB,当厚度为1.10 mm时EAB可达5.50 GHz。通过调整TiC粉体的质量分数和热处理温度,可以达到调控复介电常数的目的,使TiC粉末复合材料的EAB保持在较大的频率范围内。TiC粉末复合材料在60 GHz毫米波段表现出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为毫米波段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粉末 热处理 复合材料 60 GHz波段 介电性能 微波吸收性能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马婧 张甜笑 +3 位作者 申昊 王生明 陈嘉 樊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4,11,共5页
为探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2种模式下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春小麦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 为探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2种模式下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春小麦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延长春小麦全生育期0~2 d,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适宜时可以提高春小麦产量和效益,其中以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20%+有机肥23000 kg/hm^(2)处理春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达到9075 kg/hm^(2)和20403.16元/hm^(2),该施肥方式可作为永宁县最佳施肥方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有机肥 部分替代化肥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量对玫瑰香葡萄风味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常嘉馨 陈嘉 +3 位作者 张新宪 高振峰 焦旋 冯志宏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究葡萄果实风味品质与不同负载量的关系,为生产中负载量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方法】以10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谱联用(HS-SPME-GC-MS)比较研究低(T1:每667 m^(2)1000~120... 【目的】探究葡萄果实风味品质与不同负载量的关系,为生产中负载量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方法】以10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谱联用(HS-SPME-GC-MS)比较研究低(T1:每667 m^(2)1000~1200 kg)、中(T2:每667 m^(2)1200~1400 kg)、高(T3:每667 m^(2):1400~1600 kg)3种不同负载量对玫瑰香果实主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在玫瑰香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到32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2种、醛类3种、酮类2种、酸类1种、烯类9种、酯类1种和杂环类4种。3种负载量水平下,醇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为最多,其中含量最多的醇类芳香物质为具有玫瑰花香味的里那醇。随着负载量的增加,玫瑰香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着色程度下降,玫瑰香味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青草味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结论】综合考虑,玫瑰香葡萄适宜的负载量每亩(667 m^(2))为1200~1400 kg,可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果实品质的需求和种植户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玫瑰香 负载量 品质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淀粉的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罗 周淑蓝 +4 位作者 孟启帆 雷琳 陈嘉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5-314,共10页
小麦淀粉是小麦粉的主要成分,其特性对小麦粉工艺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小麦淀粉作为一类大宗淀粉产品,其食品用途十分广泛。在当前“清洁标签产品”浪潮下,采取非化学改性来扩展小麦淀粉及小麦粉等原料的加工用途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手... 小麦淀粉是小麦粉的主要成分,其特性对小麦粉工艺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小麦淀粉作为一类大宗淀粉产品,其食品用途十分广泛。在当前“清洁标签产品”浪潮下,采取非化学改性来扩展小麦淀粉及小麦粉等原料的加工用途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之一。无论是内源酶还是外源酶制剂,它们会显著影响小麦粉中或分离纯化的小麦淀粉的性能以及以小麦淀粉为主要成分或配料的食品的品质。该文在介绍淀粉改性用酶、酶的作用方式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酶处理影响小麦淀粉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对当前酶法改性小麦淀粉的食品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酶法改性小麦淀粉或其他来源淀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酶法 淀粉改性 加工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酶解海参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
10
作者 杜战稳 陈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6-106,共11页
目的采用虚拟酶解和传统酶法相结合制备海参抗氧化肽,并进一步考察其抗疲劳功效。方法以海参为原料,借助在线数据库进行虚拟酶解,对水溶性、生物毒性、致敏性等特性预测,筛选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反应... 目的采用虚拟酶解和传统酶法相结合制备海参抗氧化肽,并进一步考察其抗疲劳功效。方法以海参为原料,借助在线数据库进行虚拟酶解,对水溶性、生物毒性、致敏性等特性预测,筛选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反应温度、时间、加酶量、pH、底物浓度对海参蛋白水解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抗氧化肽制备工艺参数,进一步采用负重游泳实验小鼠模型探讨其抗疲劳功效。结果经过多轮筛选最终获得亲水性、安全性、稳定性较好的蛋白酶为蛋白酶K,在反应时间2.0 h,加酶量350 U/g的条件下,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温度50℃、pH 6.4、底物浓度1.0%,此条件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4.2%±1.1%,与理想值接近。抗疲劳功效研究表明海参抗氧化肽对小鼠体重影响不大,能够明显延长负重游泳时间(P<0.05),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乳酸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储备量(P<0.05),提升运动耐力。结论通过虚拟酶解和实际酶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的海参抗氧化肽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虚拟 抗氧化肽 酶解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对四川青脆李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嘉 张立新 +4 位作者 冯志宏 赵迎丽 闫根柱 王亮 王春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2-316,323,共6页
研究了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果实褐变的影响。0.5、1.0μL/L的1-MCP分别处理青脆李果实后,贮藏在(0±0.5)℃和(10±0.5)℃条件下,分析其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对青脆李采后的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MC... 研究了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果实褐变的影响。0.5、1.0μL/L的1-MCP分别处理青脆李果实后,贮藏在(0±0.5)℃和(10±0.5)℃条件下,分析其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对青脆李采后的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MCP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p<0.05),维持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含量(p<0.05),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p<0.05),减少丙二醛的累积(p<0.05)。采用0.5μL/L的1-MCP处理后于(0±0.5)℃下贮藏,可使青脆李的贮期延长至72d,且褐变指数为7.13,果实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褐变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粉掺假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嘉 刘嘉 +2 位作者 马雅钦 祝诗平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研究葛粉中掺假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并对比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建模区间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光谱采... 研究葛粉中掺假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并对比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建模区间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光谱区间选择在962~1 389 nm时,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外部验证预测相关系数(Rp2)达0.994 5,均方根误差2.298 7%,相对分析误差13.56,平均回收率99.89%(n=9,RSD=2.96%),这表明近红外漫反射技术能对葛粉中掺假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葛粉 掺假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支持向量机的甘薯粉丝掺假快速检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嘉 高丽 +2 位作者 叶发银 雷琳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1-218,共8页
探索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a,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检测甘薯粉丝掺假(掺杂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可行性。以掺假甘薯粉丝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NIRS及SVM的甘薯粉丝掺假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模型... 探索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a,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检测甘薯粉丝掺假(掺杂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可行性。以掺假甘薯粉丝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NIRS及SVM的甘薯粉丝掺假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光谱预处理及光谱变量筛选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一阶导数对全光谱预处理后,甘薯粉丝掺假SVM定性判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可达100%,优于马氏距离判别模型;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一阶导数对光谱预处理,并通过前向区间支持向量机(forward interv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fi-SVM)筛选光谱变量后,木薯淀粉含量SVM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 r )和预测均方差(RMSEP)可达到0.92和11.20,玉米淀粉含量SVM预测模型的 r 和RMSEP可达到0.96和7.49。结果表明,基于NIRS和SVM的甘薯粉丝掺假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检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预测精度,用于检测甘薯粉丝的掺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粉丝 掺假 近红外 支持向量机 定性判别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嘉 张永斌 +4 位作者 桑传兰 陈苑 高欣 董浩然 曹崇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5,共5页
通过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空白组(10只)。模型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用STZ 30mg/kg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检测试验第1周、第4周,注射STZ后第1周、第... 通过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空白组(10只)。模型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用STZ 30mg/kg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检测试验第1周、第4周,注射STZ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空腹体重、血清葡萄糖(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胰岛素(INS)、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处死大鼠,取胰腺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动物成模率为75%。试验第4周,模型组TG、TC值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注射STZ后第1、4、8、12周,模型组BG、TG、TC值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ISI均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注射STZ后第1、4、8周,模型组的GLP-1、IGF-1值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注射STZ后第12周,模型组的GLP-1、GIP、IGF-1值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P<0.01。试验结果表明,STZ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结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GIP、IGF-1、GLP-1等细胞因子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病理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嘉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3-250,共8页
为探索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的可行性,试验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及中红外光谱,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快速检测模型,并采用前向区间变量筛选及... 为探索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的可行性,试验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及中红外光谱,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快速检测模型,并采用前向区间变量筛选及遗传算法对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使用前向区间算法进行变量筛选后,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大幅度提升;再继续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光谱变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并简化模型所用的变量数量。试验构建的最优信息融合模型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 98、0. 98、0. 97、0. 94、0. 95和0. 95,预测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 181、0. 590、0. 455、0. 502、0. 557和13. 04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进行快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品质 近红外 中红外 信息融合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嘉 栾韶东 何永成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5期282-286,共5页
1MHD患者HCV流行情况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率约为3%,由此推算全球有1.7亿~2.0亿人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血液透析时频繁的血管穿刺和体外循环、输血及各... 1MHD患者HCV流行情况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率约为3%,由此推算全球有1.7亿~2.0亿人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血液透析时频繁的血管穿刺和体外循环、输血及各种医源性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 分型特点 病毒基因 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医源性因素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因型及同源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嘉 何永成 栾韶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8期425-431,共7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同源性,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为血液透析中心HC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研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同源性,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为血液透析中心HC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抗-HCV阳性的MHD患者的HCV-RNA定量,对HCV-RNA定量≥1×103 IU/ml的MHD患者,通过巢氏反转录(RT)-PCR对5’UTR及NS5B区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通过Sequence Scanner v1.0导出峰图,Muscle进行序列比对,MEGA5.1构建进化树以确定基因分型,bootstrap1000检验进化树可靠性,Blat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183例MHD患者中,抗-HCV阳性13例,抗-HCV阳性率为7.1%。HCV-RNA定量≥1×103IU/ml者9例中,1b型7例,6a型2例。1b型中,PC1与PC2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PBC17与PC2间的遗传距离为0.008,PC29与PBC31间的遗传距离为0.035,PC32与PBC34间的遗传距离为0.102;6a型中,PC11与PC20间的遗传距离为0.068。PC1与PC2的同源性为100%,PC2与PBC17的同源性为99.23%,PC29与PBC31同源性为96.63%,PC32与PBC34的同源性为90.64%,PC11与PC20同源性为93.63%。9例患者的平均感染时间为(67.4±26.3)月,平均透析时间为(81.5±38.1)月,4例(PC2、PC11、PC29和PBC31)为输入性HCV感染者,另5例(PC1、PBC17、PC20、PC32和PC34)是在本中心接受MHD后的8~77月间发现HCV感染。在本中心感染的5例患者中,2例(PC32和PC34)有输血史及更换透析单位,3例(PC1、PBC17、PC20)无输血、更换透析单位、肾移植等感染HCV危险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同源性的病例PC1和PBC17与感染源(输入性感染者)PC2患者有多次同班或邻班、相邻机位、同一护士操作的血液透析记录。结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抗-HCV阳性率为7.1%。1b型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HCV感染的最常见基因型,其次为6a型。其中3例1b型患者(样本PC1、PC2和PBC17)HCV感染为同一流行株,同源性达99%以上,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确定1例患者(PC2)为输入性传染源,与之同源感染的PC1和PBC17患者的可能传播途径为,因当时未对HCV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区治疗、同一护士同时操作HCV阳性和阴性患者、护士未规范手卫生、护士操作不同患者未更换手套、共用肝素等不规范操作。近3年,本中心将抗-HCV阴性及HCV感染、HBV感染者实行分房间(分区)、专用透析机治疗、专人管理阳性患者、严格实施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化操作规范》管理,未再发新的感染患者,表明上述措施可有效防止血液透析中心内的交叉感染。本研究为血液透析中心HCV医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血液透析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酸中疏水基团对不同染料脱色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嘉 许凯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脱色率以及稠度系数的测定,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在不同分散染料水悬浮液中的絮凝脱色作用,揭示了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含量、疏水基团结构、染料的起始浓度、聚合物的用量和染料的结构与絮凝脱色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团... 通过脱色率以及稠度系数的测定,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在不同分散染料水悬浮液中的絮凝脱色作用,揭示了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含量、疏水基团结构、染料的起始浓度、聚合物的用量和染料的结构与絮凝脱色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絮凝脱色效果得到显著的增强;疏水基团的链长决定聚合物的增粘性能,疏水基团链越长,缔合作用越强烈,丙烯酸二十二酯改性聚丙烯酸(poly(DCA-co-AA))的脱色率接近于100%;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大,聚合物与染料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加,可达到很好的絮凝脱色效果;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对不同结构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 脱色作用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嘉 万启军 +3 位作者 韦翠美 朱丹 胡豪飞 程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原因及致病菌菌谱、耐药性变化,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5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一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疗效及转归。结果:9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原因及致病菌菌谱、耐药性变化,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5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一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疗效及转归。结果:9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常见的感染原因是不规范操作(28. 1%)及不洁饮食(41. 6%)。培养菌株65例次,其中G+菌31例次(47. 7%),G-菌25例次(38. 5%),真菌8例次(12. 3%),分支杆菌1例次(1. 5%)。本中心最主要的致病菌是G+球菌,以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多见,而G-菌感染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无耐药,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72. 7%。G-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无耐药,对阿米卡星(5%)、头孢他啶(5. 2%)及头孢替坦(5. 5%)低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3. 33%。真菌对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无耐药。G+菌、G-菌、培养阴性腹膜炎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8%、86. 4%、92. 1%。结论:革兰阳性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腹透液培养阴性的腹膜炎患者治愈率高、预后较好。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经验治疗宜首先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腹膜炎经验治疗可选用氨基糖甙类、头孢他啶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与数字图像比色的甘薯多酚氧化酶活力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嘉 高丽 +2 位作者 叶发银 刘嘉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51,共6页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引起甘薯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常用的PPO活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意义重大。实验采用手机拍摄甘薯切片的褐变视频,提取视频图像RGB变化数据,建立了PPO活力预测模型。研究发...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引起甘薯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常用的PPO活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意义重大。实验采用手机拍摄甘薯切片的褐变视频,提取视频图像RGB变化数据,建立了PPO活力预测模型。研究发现,0~30 s图像R值的变化量(ΔR)与PPO活力呈极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0.946),G值与B值的变化量(ΔG和ΔB)与PPO活力呈中等强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和0.62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ΔR、ΔG、ΔB与PPO活力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所得模型的拟合确定系数(R 2)达到0.903,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 p)、预测均方误差和标准偏差比分别为0.956,2.079和3.459。结果表明,采用视频与数字图像比色快速检测甘薯多酚氧化酶活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多酚氧化酶活力 视频 数字图像比色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