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径路20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君柱 郑良荣 +2 位作者 陶谦民 张芙荣 朱建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232-233,共2页
以射频消融治疗152例预激综合征和48例房室结双径路。152例预激综合征共有154条旁路。111条左侧旁路中106条被阻断,成功率为95%;右侧旁路43条,37条被阻断,成功率86%。48例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均被阻断。随访1~45个月,平均随访2... 以射频消融治疗152例预激综合征和48例房室结双径路。152例预激综合征共有154条旁路。111条左侧旁路中106条被阻断,成功率为95%;右侧旁路43条,37条被阻断,成功率86%。48例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均被阻断。随访1~45个月,平均随访25.0±15.7个月,随访率为100%。左侧旁路和右侧旁路各有3例和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8%(3/106)和5.4%(2/37)。本组无1例死亡。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 房室结双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激动剂菲诺贝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PPARα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红娟 陈君柱 +1 位作者 王兴祥 余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目的:探讨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激动剂菲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室肥厚及心肌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两组(每组8只),非... 目的:探讨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激动剂菲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室肥厚及心肌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两组(每组8只),非诺贝特治疗组(SHR-F)以非诺贝特100mg.kg-1.d-1灌胃;对照组(SHR)以生理盐水灌胃。同周龄Wistor-Kyoto鼠为阴性对照组(WKY,n=8),以生理盐水灌胃,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脑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PARα及核因子-κB p65亚单位(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8周治疗,SHR-F组尾动脉血压与SHR组相比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F组与SHR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F组血浆BNP低于SHR组(P<0.01),与WKY组无明显差异。SHR-F组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纤维化指标低于SHR组(P<0.05,P<0.01)。SHR-F组PPARα表达高于SHR组(P<0.01),NF-κB p65表达则低于SHR组(P<0.01)。结论: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PPARα表达,其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脂芬/治疗应用 NF—κB/药理学 肥大 左心室/药物疗法 大鼠 近交SHR 高血压/药物疗法 PPARα/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ACE2基因的克隆和体外表达以及序列分析与组织分布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旭东 陈君柱 +5 位作者 王兴祥 朱建华 孙坚 陶明 尚云鹏 郭晓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 :深入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 ,ACE2 )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高血压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克隆和体外表达小鼠 ACE2基因 ,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组织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采用 ... 目的 :深入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 ,ACE2 )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高血压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克隆和体外表达小鼠 ACE2基因 ,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组织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 ,从小鼠肾组织中扩增出 ACE2基因的全长 c DNA序列 ,TA克隆到p GEM- T easy载体 ,亚克隆到 pc DNA3.1+载体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m ACE2 ,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法将pm ACE2转染 Cos7细胞 ,分别用 RT- PCR和 SDS- PAGE检测 ACE2的转录和表达。 CLUSTAL X 1.8生物软件分析小鼠和大鼠及人 ACE2蛋白的多序列比较。采用 RT- PCR技术研究小鼠 ACE2组织分布的特异性。结果 :1RT- PCR扩增片段约 2 .6 kb,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m ACE2测序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存在 A70 1G、T110 2 C和 T1330 C3处变异 ,其序列与以往报道不一致 ,c DNA全长为 2 397bp,而与 NCBI Refseq数据库 (XM- 136 130 )中 c DNA全长190 2 bp不符 ;2 SDS- PAGE显示 pm ACE2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量约 80 k D;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小鼠 ACE2主要由 N末端的信号肽序列 (第 1- 18位残氨 )、含有锌结合位点保守序列 HHEMGHIQ(第 373- 380位残氨 )的催化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 (第 738- 76 5位残氨 )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序列分析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燕荣 陈君柱 +3 位作者 王兴祥 朱军慧 谢旭东 孙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各20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包被培养板,培养7d...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各20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包被培养板,培养7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粘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及粘附能力。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数量明显减少(31.8±7.7vs59.5±10.6EPCs/×200视野,P<0.05),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的粘附能力和迁移能力及增殖能力也明显受损。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疾病/病理学 冠心痛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危险分层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文辉 马湘俊 +8 位作者 曾爱平 王审 朱玲军 王迤凡 王齐增 邵海燕 毛文炜 周仁芳 陈君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评估快速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NP)能否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及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方法 应用快速检测方法测定249例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不知BNP测定结果的2名心内科医生判定临床诊断。结果 240例患者... 目的 评估快速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NP)能否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及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方法 应用快速检测方法测定249例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由不知BNP测定结果的2名心内科医生判定临床诊断。结果 240例患者中呼吸困难单纯由CHF所致者131例,非CHF所致者64例,CHF与非CHF共同参与者45例,其BNP水平分别为(756±293)pg/ml,(48±21)pg/ml,(461±292)pg/ml组间比较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预测CHF的准确性为93%,优于各项临床指标。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BNP数值分别为(387±172)pg/ml,(694±321)pg/ml,(955±243)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CHF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发现,有23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其B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 快速测定血浆BNP有助于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并且BNP是一种判断CHF预后的客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B型钠尿肽 心力衰竭 诊断 BNP 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蚀术结果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2 位作者 陶谦民 郑良荣 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成功率90.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例,慢径消蚀成功率100%。3例左侧旁道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心包填塞.1例一过性冠状动脉痉挛)、术后平均随访14.7±9.2个月.AVRT复发3例,再次行RFCA成功。结论:RFCA治疗老年PSVT患者成功率高,但左侧旁道消蚀并发症率较高,需谨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治疗 旁道 RFCA 并发症 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结果评价 结论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急性冠状动脉内微血管栓塞对微血管完整性及心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庆勇 葛均波 +4 位作者 朱建华 张庆刚 张良惠 钱菊英 陈君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8-541,546,共5页
目的:通过经导管建立的急性微血管栓塞的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微栓塞水平对微血管完整性及心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10头小型猪经导管于前降支(LAD)内多次注入微栓塞球(45μm),致使微血管栓塞。在微栓塞前,以及注入5万、10万、12万... 目的:通过经导管建立的急性微血管栓塞的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微栓塞水平对微血管完整性及心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10头小型猪经导管于前降支(LAD)内多次注入微栓塞球(45μm),致使微血管栓塞。在微栓塞前,以及注入5万、10万、12万、14万和15万微球量时:①放射免疫法测定冠状静脉窦内ET-1的变化以评价心肌ET-1的代谢;②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18μg达到最大充血状态,多普勒导丝测量LAD内血流储备(CFR)以评价微血管的完整性。结果:不同微栓塞水平同微栓塞前相比,CFR均有显著性降低;ET-1呈“双期”改变:5万微球量时显著性增加,10万剂量时到达分泌峰值,随后略有降低并持续至15万微球剂量。CFR同ET-1呈负性相关(r=-0.31,P=0.02)。结论:微血管完整性破坏的程度和心肌ET-1的变化密切相关,但两者同冠状动脉微栓塞的程度均不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体 微血管栓塞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内皮素-1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消融阻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陶谦民 陈君柱 +3 位作者 郑良荣 陈瑶 张芙荣 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87-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线性消融改良房室结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 ,并与常规下位法消融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在左前斜位展开后间隔区 ,消融导管在冠状窦上方、His束记录导管的右下区域作线性消融。结果 :采用线性消融完成病例 60... 目的 :探讨线性消融改良房室结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 ,并与常规下位法消融进行疗效比较。方法 :在左前斜位展开后间隔区 ,消融导管在冠状窦上方、His束记录导管的右下区域作线性消融。结果 :采用线性消融完成病例 60例 ,并与同期进行的常规下位法消融的病例进行疗效比较 ,其成功根治心动过速的疗效、安全性、手术时间和 X线曝光时间、长期随访的复发率基本相同 ,而对复杂病例的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 :对房室结区进行线性消融改良慢径路 ,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作为常规下位法房室结改良方法的变通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 治疗 线性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在射频消融对血小板活性影响上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利宏 姚磊 +3 位作者 陈君柱 郑良荣 陶谦民 张芙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CA)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 ,评价肝素对此影响的作用。方法 :以 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对象 ,分为肝素组 (A组 )和空白对照组 (B组 )。在不同时间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PAG)及血栓素 B2 (TXB2 )。结...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CA)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 ,评价肝素对此影响的作用。方法 :以 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对象 ,分为肝素组 (A组 )和空白对照组 (B组 )。在不同时间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PAG)及血栓素 B2 (TXB2 )。结果 :RFCA术后 PAG和 TXB2 A组分别由41 .1 3± 1 3.1 0 %和 6 9.77± 1 7.6 0 ng/ L上升到 6 9.2 3± 1 5 .46 %和 97.1 5± 2 3.6 9ng/ L ;B组分别由 41 .99± 1 1 .1 2 %和 74.76± 1 1 .78ng/ L 上升到 79.31± 1 6 .85 %和 1 1 0 .2 4± 1 5 .41 ng/ L;P均 <0 .0 0 1 ) ,并且术后不能很快降至正常。术中肝素化能降低 RFCA术前、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变的幅度 ,A组变化率分别为 75 .45± 42 .31 %和 40 .1 4± 1 1 .98% ,B组为 91 .75± 2 1 .43%和 48.47±1 4.0 4% (P均 <0 .0 1 )。结论 :RFC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高 ;抗凝治疗对预防 RFCA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产生有潜在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肝素 药理学 导管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2 位作者 陶谦民 朱建华 郑良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评价经导管以 Rashkind闭合器及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Rashkind闭合器关闭 PDA16例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 4例。结果 :本组 2 0例患者术前胸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处直径为 3~ 8mm(平均... 目的 :评价经导管以 Rashkind闭合器及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Rashkind闭合器关闭 PDA16例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 4例。结果 :本组 2 0例患者术前胸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处直径为 3~ 8mm(平均 5 .6 mm)。Rashkind关闭术 16例 ,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 PDA处未见分流 4例 ,微量分流 8例 ,少量分流 4例 ;半年后彩色多普勒示 PDA处均无分流。Amplatzer术关闭 PDA 4例 ,术后即刻胸主动脉造影示 PDA处均无分流 ,彩色多普勒示 PDA处无残余分流。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以Rashkind闭合器及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3~ 8mm直径的 PD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Rashkind闭合器 AMPLATZER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心电图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左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的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红华 陈君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 :评价入院心电图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预测左前降支 (L AD)近段急性闭塞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 PTCA或入院 2周内行冠脉造影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LAD近段急性闭塞组下壁导联 S... 目的 :评价入院心电图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预测左前降支 (L AD)近段急性闭塞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 PTCA或入院 2周内行冠脉造影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LAD近段急性闭塞组下壁导联 ST段压低幅度和 a VL导联 ST段抬高幅度均较 LAD中远段急性闭塞组明显 (P<0 .0 1)。 导联 ST段压低和 a VL导联 ST段抬高经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呈负相关 (r=- 0 .80 ,P=0 .0 0 1)。下壁导联 ST段压低和 a VL导联 ST段抬高对 LAD近段急性闭塞的特异性高于敏感性。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入院心电图的下壁 ST段压低和 a VL导联 ST段抬高提示左前降支在第一对角支分叉近侧段的急性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左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甲状腺素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良荣 宋俊贤 +2 位作者 陈君柱 宋勇 张庆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研究高甲状腺素水平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起搏组(n=10)、甲亢组(n=14)和甲亢起搏组(n=12)。在基础状态和快速心房起博后2、4、6 h,分别测定各组基础起搏周长为200 m s、... 目的:研究高甲状腺素水平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起搏组(n=10)、甲亢组(n=14)和甲亢起搏组(n=12)。在基础状态和快速心房起博后2、4、6 h,分别测定各组基础起搏周长为200 m s、150 m s、130 m s时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组快速起搏2、4、6 h后的AERP明显小于基础状态和对照组(P<0.01),甲亢组的AERP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甲亢起搏组快速起搏2、4、6 h后的AERP明显小于基础状态(P<0.01)和甲亢组(P<0.05)。起搏组快速起搏2、4、6 h后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明显小于基础状态和对照组(P<0.01),甲亢组和甲亢起搏组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但甲亢组和甲亢起搏组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甲状腺素水平及在此基础上的短时间快速心房激动可引起心房电生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血液 心房颤动/病因学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7
13
作者 蔡兆斌 陈君柱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0期771-773,共3页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心血管内科 Β受体阻滞剂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蚀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2 位作者 陶谦民 郑良荣 朱建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19-221,共3页
作者采用射频消蚀房室结慢径治疗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28例首次消蚀成功,2例再次消蚀成功。其中单纯消蚀慢径25例,慢径和逆传快径同时消蚀4例,1例发生暂时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平均随访10.9±8.8个... 作者采用射频消蚀房室结慢径治疗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28例首次消蚀成功,2例再次消蚀成功。其中单纯消蚀慢径25例,慢径和逆传快径同时消蚀4例,1例发生暂时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平均随访10.9±8.8个月,未见复发。本文对慢径消蚀定位方法、预测消蚀成功的标志及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 心动过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与早期干预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湘俊 陈君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95-398,共4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子 早期干预 SYNDROME 心血管疾病 临床预后 相互作用 环境因素 代谢性 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托拉塞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黎苹 陈君柱 胡晓晟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 观察国产托拉塞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以托拉塞米片为验证组,吲哚帕胺片为对照,观察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周到8周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4周降压总有效率验证组为83.33%,对照组72... 目的 观察国产托拉塞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以托拉塞米片为验证组,吲哚帕胺片为对照,观察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周到8周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4周降压总有效率验证组为83.33%,对照组72.58%;显效率验证组为22.22%,对照组为29.03%,验证组和对照组降压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后8周实验药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托拉塞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拉塞米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晓晟 吴杰 +1 位作者 陈君柱 钱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53-256,共4页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自身对比研究 ,对 1 2 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 1 0 mg,每晚一次口服 ,共治疗 6周。结果 :6周后 ,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自身对比研究 ,对 1 2 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 1 0 mg,每晚一次口服 ,共治疗 6周。结果 :6周后 ,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分别降低 2 3.8%、2 9.5 % ,P<0 .0 5 ) ,血甘油三酯也显著降低 (平均降低 2 7.1 % ,P<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 (平均升高 2 3.6 % ,P<0 .0 5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明显 ,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对循环活化血小板的影响及噻氯匹定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锋 陈君柱 +2 位作者 郑良荣 陶谦明 王利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2期1281-1282,共2页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噻氯匹定 射频消融 循环 血栓栓塞并发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纤维蛋白原受体 流式细胞仪检测 血小板激活 RF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彩艳 陈君柱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0期1408-1409,共2页
关键词 祖细胞移植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cell 细胞表型 前体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洛尔和地尔硫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姚雪艳 范维琥 +3 位作者 陈君柱 朱建华 陈宝仙 刘晓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比较阿替洛尔片和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压 90~ 10 9mm Hg)患者被随机分 2组 ,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片 2 5 mg/ d(A组 ,n= 37)和地尔硫缓释胶囊 ... 目的 :比较阿替洛尔片和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压 90~ 10 9mm Hg)患者被随机分 2组 ,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片 2 5 mg/ d(A组 ,n= 37)和地尔硫缓释胶囊 90 mg/ d(B组 ,n=36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对心率、诊所血压 (OBP)、动态血压(AB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服药 8周后 A组和 B组心率分别下降 (11.2± 12 .4 )次 / min和 (8.8± 6 .3)次 /min,OBP分别下降 (2 1.1± 10 .0 / 19.1± 7.6 ) mm Hg和 (2 8.1± 10 .4 / 2 0 .7± 6 .7) mm Hg,A组和 B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88.2 %和 93.8%。A、B两组 ABP日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10 .3± 14 .2 / 6 .2± 8.5 ) mm Hg和 (8.1± 12 .4 / 6 .9± 7.9) 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9.4± 14 .3/ 5 .9± 10 .5 ) mm Hg和 (6 .8± 11.0 / 5 .4±8.1) mm Hg,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0 .0 1)。服药 8周后两组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组内比较示 B组躯体健康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A组和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1.6 %和 11.1%。结论 :阿替洛尔和地尔硫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阿替洛尔减慢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阿替洛尔 地尔硫ZHUO 血压 心率 生活质量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