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兰的给水和排水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吕军 陈吉宁 +1 位作者 张艳 张士军 《城镇供水》 2000年第3期43-45,共3页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波罗的海,总面积338000km^2,总人口530万,芬兰境内有成千上万个小湖泊,许多地区是树木成林的大平原,森林和水的覆盖率分别是75%和10%。但是芬兰的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位于北极圈以北,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芬兰虽然是...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波罗的海,总面积338000km^2,总人口530万,芬兰境内有成千上万个小湖泊,许多地区是树木成林的大平原,森林和水的覆盖率分别是75%和10%。但是芬兰的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位于北极圈以北,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芬兰虽然是一个人口稀少、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他们依然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严格的给排水服务系统,并且将水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利用纳入规范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饮用水 污水处理 给排水处理系统 芬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栏废水中10种抗生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闾幸 余卫娟 +5 位作者 兰亚琼 李立 叶朝霞 刘锐 陈吕军 张永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猪废水中10种抗生素的含量。水样由盐酸调节pH至2.5~4.0,流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后再用甲醇洗脱。以Agli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 应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猪废水中10种抗生素的含量。水样由盐酸调节pH至2.5~4.0,流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后再用甲醇洗脱。以Agli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10种抗生素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3~3.5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53.2%~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6.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猪栏废水 抗生素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园区综合能效提升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田金平 桑晶 +1 位作者 陈亚林 陈吕军 《中国能源》 2022年第8期20-26,共7页
工业园区综合能效提升对于园区高质量发展及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用能特征、碳排放现状、节能提效的实践创新,识别了园区综合能效提升面临的五大挑战,提出节能降碳分类指导、基础设施共生节能降碳、数智强链数... 工业园区综合能效提升对于园区高质量发展及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用能特征、碳排放现状、节能提效的实践创新,识别了园区综合能效提升面临的五大挑战,提出节能降碳分类指导、基础设施共生节能降碳、数智强链数字化电气化、系统施策、精细化三级计量等五大重点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综合能效 节能 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率的上海市经济发展模式判定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超 刘柄麟 +1 位作者 陈吕军 张永明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3期95-104,共10页
文章基于生态效率模型,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上海市2005—2014年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及生态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判定其经济发展模式,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生态效率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就生态效... 文章基于生态效率模型,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上海市2005—2014年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及生态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判定其经济发展模式,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生态效率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就生态效率水平的变化轨迹而言,2005—2014年经历了低—中—高的变化过程,生态效率逐步趋好。2)就经济发展模式而言,2005—2014年上海市先后经历了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末端治理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ABD发展道路。3)就制约生态效率发展的障碍因子而言,平均障碍度排在前3的障碍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废气总排放效率(8.56%)、工业烟尘排放效率(8.53%)和生活用电效率(8.30%),上述指标是制约上海市生态效率发展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障碍度 TOPSIS 经济发展模式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皮革行业铬元素代谢模型分析(续)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桦 田金平 +1 位作者 李炳 陈吕军 《中国皮革》 CAS 2018年第12期21-27,共7页
利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皮革行业中铬的流动和代谢过程进行剖析,构建了铬元素在制革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代谢分析模型,建立了制革生产铬元素平衡图,识别了影响铬最终分配的关键节点和参数。结果表明:在生皮-成品革加工过程中,铬元素总... 利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皮革行业中铬的流动和代谢过程进行剖析,构建了铬元素在制革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代谢分析模型,建立了制革生产铬元素平衡图,识别了影响铬最终分配的关键节点和参数。结果表明:在生皮-成品革加工过程中,铬元素总投加量为6. 99kg铬/t生皮,铬元素的利用率为44. 9%,铬元素耗散比例高达55. 1%。铬的耗散主要在废水中,耗散到废水中的铬占铬元素总投加量和铬总耗散量的比例分别为38. 0%和69. 0%。含铬固废是另一个主要去向,耗散到含铬固废中的铬占铬元素总投加量和铬总耗散量的比例分别为17. 1%和31. 0%。鞣制工段铬鞣剂投加比例、铬的吸收率、蓝湿革削匀修边率、湿整饰工段铬的总吸收率是影响铬元素在制革生产分配和代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行业 铬元素 代谢 元素流分析 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皮革行业铬元素代谢模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桦 田金平 +1 位作者 李炳 陈吕军 《中国皮革》 CAS 2018年第11期37-39,共3页
利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皮革行业中铬的流动和代谢过程进行剖析,构建了铬元素在制革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代谢分析模型,建立了制革生产铬元素平衡图,识别了影响铬最终分配的关键节点和参数。结果表明:在生皮-成品革加工过程中,铬元素总... 利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皮革行业中铬的流动和代谢过程进行剖析,构建了铬元素在制革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和代谢分析模型,建立了制革生产铬元素平衡图,识别了影响铬最终分配的关键节点和参数。结果表明:在生皮-成品革加工过程中,铬元素总投加量为6. 99kg铬/t生皮,铬元素的利用率为44. 9%,铬元素耗散比例高达55. 1%。铬的耗散主要在废水中,耗散到废水中的铬占铬元素总投加量和铬总耗散量的比例分别为38. 0%和69. 0%。含铬固废是另一个主要去向,耗散到含铬固废中的铬占铬元素总投加量和铬总耗散量的比例分别为17. 1%和31. 0%。鞣制工段铬鞣剂投加比例、铬的吸收率、蓝湿革削匀修边率、湿整饰工段铬的总吸收率是影响铬元素在制革生产分配和代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行业 铬元素 代谢 元素流分析 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蓝藻水华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伟华 刘锐 +1 位作者 陈吕军 张永明 《水工业市场》 2009年第6期43-47,共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太湖水质每况愈下,蓝藻水华频频暴发,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饮用水安全。从太湖污染现状着手分析,本文解析了太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太湖 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氯代烃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锐 孟凡勇 +2 位作者 文晓刚 陈吕军 张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是工业污染场地的常见污染物,在非饱和带存在于土壤气相、水相、固相或以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的形式存在,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土壤对VCH... 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是工业污染场地的常见污染物,在非饱和带存在于土壤气相、水相、固相或以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DNAPL)的形式存在,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土壤对VCHs的吸附不仅影响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而且极大地影响VCHs的迁移转化行为。根据VCHs在土壤中的吸附机制,可以对土壤中的VCHs浓度进行预测,优化各种模型参数,指导污染修复及管理工作。本文总结了VCHs在非饱和带土壤中的相间分配特征,吸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矿物及水分对吸附的影响,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氯代烃 非饱和带 土壤污染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预处理工艺在制药废水强化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锐 范举红 +3 位作者 王文东 蔡强 李荧 陈吕军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6期46-50,共5页
制药废水中有机组分含量高、生物降解性差,单纯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时,出水COD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要求。该文采用曝气吹脱、活性炭吸附和混凝沉淀等物化方法,对某企业制药废水中生物降解性较差的三个工段排水(W1,W5,W6)进行物化预处理。结... 制药废水中有机组分含量高、生物降解性差,单纯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时,出水COD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要求。该文采用曝气吹脱、活性炭吸附和混凝沉淀等物化方法,对某企业制药废水中生物降解性较差的三个工段排水(W1,W5,W6)进行物化预处理。结果表明不进行工段废水物化预处理时,企业出水平均CODCr浓度为1 000 mg/L,达不到800 mg/L排放要求。物化预处理有效降低了高污染负荷工段中难降解有机物含量。曝气吹脱48 h对W1工段废水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为45%,对W5和W6工段则无明显去除。将废水pH由弱酸性调至强碱性后,投加粉末活性炭(PAC)或絮凝剂(PAM)均可有效提高W5和W6工段排水的TOC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采用物化预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后,可保证出水中的CODCr浓度降至800 mg/L以下,满足污水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物化处理 活性炭吸附 絮凝 曝气吹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技术强化制药废水处理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亚曼 范举红 +3 位作者 刘锐 王文东 李荧 陈吕军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论文考察了铁-炭微电解技术对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以及对难降解生产废水和混合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对废水处理站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TOC去除不明显,但使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 论文考察了铁-炭微电解技术对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以及对难降解生产废水和混合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对废水处理站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TOC去除不明显,但使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对排放难降解污染负荷的生产废水的TOC去除率高于30%,其中难生物降解组分与可生物降解组分得到同比例去除。物料衡算结果表明,对小水量、高浓度、难降解的生产工段废水进行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混合生产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制药废水 预处理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废水的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彬 张杰 +5 位作者 程家迪 李昌湖 范举红 冉坤 刘锐 陈吕军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37-41,共5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工艺处理以制革废水为主要成分的园区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微电解条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铁炭比>反应时间>pH值。生... 采用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工艺处理以制革废水为主要成分的园区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微电解条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铁炭比>反应时间>pH值。生化出水平均CODCr=116 mg/L时,在反应时间1.5 h、pH=5的最佳运行条件下,自制铁炭材料(Fe/C=3/1)和所购铁炭颗粒商品成品的微电解出水平均CODCr分别为45 mg/L和50 mg/L,出水CODCr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60 mg/L),自制铁炭材料的微电解运行成本约为0.28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深度处理 制革废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园区碳达峰路径优化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晗博 严坤 +4 位作者 吕一铮 张冰倩 刘英洁 田金平 陈吕军 《中国能源》 2023年第1期67-81,共15页
我国工业园区个性共性兼具、千园千面,做好碳达峰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针对园区发展特点,提出做好碳达峰路径规划要明晰物理空间、管理范围、经济统计、物质能量流分析等四大边界,从多流多过程和系统视角建立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认知链,... 我国工业园区个性共性兼具、千园千面,做好碳达峰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针对园区发展特点,提出做好碳达峰路径规划要明晰物理空间、管理范围、经济统计、物质能量流分析等四大边界,从多流多过程和系统视角建立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认知链,揭示园区经济-能源-土地-碳排放多要素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的园区碳达峰“十二字方针”,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选择四个园区开展了实证研究。实证应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十二字方针”的可行性,为更多园区科学制定碳达峰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达峰 “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微生物菌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锐 方亚曼 +2 位作者 罗金飞 王根荣 陈吕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85-10888,共4页
[目的]针对嘉兴市猪粪堆肥菌剂成本高的问题,研制一种低成本、本地化的菌剂,并将其与市售菌剂同时应用于猪粪堆肥中。[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了自制微生物菌剂和商用菌剂,堆肥共进行38 d,对比研究堆肥物理性状、温度、pH、含水率... [目的]针对嘉兴市猪粪堆肥菌剂成本高的问题,研制一种低成本、本地化的菌剂,并将其与市售菌剂同时应用于猪粪堆肥中。[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了自制微生物菌剂和商用菌剂,堆肥共进行38 d,对比研究堆肥物理性状、温度、pH、含水率、有机质、水溶性氮、碳氮比及种子发芽率。[结果]试验组含水率在第33天已降至26.10%,达到30%的腐熟标准,而对照组到第38天仍略高于30%;试验组种子发芽率在第28天达到腐熟标准,而对照组到第35天才达标;堆肥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碳氮比分别为14.64和16.43,有机质含量均为45%左右,二者均满足有机肥料成品标准。[结论]自制微生物菌剂满足堆肥要求,较商用菌剂使堆肥腐熟时间缩短5~8 d,其肥料成品含水率较低,更适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堆肥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料 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硝化活性污泥的富集及其生物强化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晓琳 张念慈 +1 位作者 刘锐 陈吕军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99-104,共6页
为解决冬季生物处理系统硝化功能差的问题,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富集低温硝化污泥,分析富集前后微生物种群变化,考察在5、10、15、20℃下的氨氧化速率变化,探究低温硝化污泥(10℃)及中温硝化污泥(25℃)对受低温冲击的生物处理系统硝化... 为解决冬季生物处理系统硝化功能差的问题,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富集低温硝化污泥,分析富集前后微生物种群变化,考察在5、10、15、20℃下的氨氧化速率变化,探究低温硝化污泥(10℃)及中温硝化污泥(25℃)对受低温冲击的生物处理系统硝化功能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一般好氧池中的活性污泥在10℃和高氨氮负荷驯化后,可富集获得硝化活性为66 mg/(L·h)的低温硝化污泥;富集198 d后,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提高了43倍和42倍;该硝化污泥在10~20℃的环境下,其硝化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环境下,其氨氧化速率为10℃时的48%。对比低温和中温硝化污泥强化受7~8℃冲击的生物处理系统时,发现投加低温硝化污泥的生物处理系统5 d后,其氨氮去除率上升至99%以上;而投加中温硝化污泥的生物处理系统,则需20 d,且亚硝氮有明显积累,这说明采用与被强化体系温度差小的硝化污泥,能更快地恢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硝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活性污泥 富集 生物强化 高氨氮 硝化活性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饮用水对惠明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学娇 兰亚琼 +4 位作者 徐为民 吴刚 孙聪 刘锐 陈吕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6,共9页
分别用纯净水(PW)、瓶装天然水(TR1,TR2)、瓶装矿泉水(MW1,MW2)和城市自来水(TW)冲泡惠明茶,比较了6种水冲泡茶汤的理化指标、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品质,并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茶汤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水样对惠... 分别用纯净水(PW)、瓶装天然水(TR1,TR2)、瓶装矿泉水(MW1,MW2)和城市自来水(TW)冲泡惠明茶,比较了6种水冲泡茶汤的理化指标、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品质,并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茶汤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水样对惠明茶茶汤中理化性质有明显影响,Ca 2+、Mg 2+浓度较高的MW1、MW2和TW冲泡茶汤中Ca 2+浓度明显降低,Mg 2+、电导率增加量均小于TR1、TR2和PW。呈味物质上,不同水样茶汤中游离氨基酸与Ca 2+、Mg 2+、pH可溶性总糖与pH,茶多酚与Ca 2+、Mg 2+、pH、电导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呈香物质上,TR1(7429μg·kg-1)、PW(7422μg·kg-1)茶汤香气物质含量远高于其他水样(约5100μg·kg-1),并且大部分香气物质与水样Ca 2+、pH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可溶性总糖、游离氨基酸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感官品质上,TR1、TR2明显优于其他水样,其中TR2的汤色和滋味较好,TR1的香气评价最好。因此,水样的pH、Ca 2+浓度越低,茶汤香气物质含量越多,香气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明茶 水质 香气成分 生化成分 电导率 阴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剂促进印度芥菜修复低汞污染农田土壤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灿灿 孙达 +3 位作者 王根荣 李瑾 刘锐 陈吕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分别投加螯合剂硫代硫酸钠、富里酸(投加量均为0.075、0.15、0.225kg/m^2),研究印度芥菜对汞的富集情况,并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结果表明,硫...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分别投加螯合剂硫代硫酸钠、富里酸(投加量均为0.075、0.15、0.225kg/m^2),研究印度芥菜对汞的富集情况,并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0.075~0.225kg/m^2)并未抑制印度芥菜生长,且能提高植物中总汞的含量,促进植物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促进土壤总汞及有效汞含量的降低;投加富里酸能促进印度芥菜生长,提高植物中总汞的含量,促进土壤总汞及有效汞含量的降低,投加量为0.075~0.15kg/m^2时,促进植物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硫代硫酸钠、富里酸投加量均为0.15kg/m^2,修复后,土壤总汞含量均由0.45mg/kg降低到0.35mg/kg,土壤有效汞含量由1.45μg/kg分别降低到0.57、0.63μg/kg。投加螯合剂硫代硫酸钠或富里酸,可作为促进印度芥菜修复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农田土壤 硫代硫酸钠 富里酸 植物修复 印度芥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用水交费——芬兰访问报告之二
17
作者 张艳 陈吕军 张士军 《城镇供水》 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在发展中国家由消费者交费用水的可能性,和在发展中国家实行消费者经营的供水方式的可行性,对目前我国自来水的经营和管理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芬兰 自来水 用水交费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盐度(TDS)对制药废水活性污泥法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贞晟 刘锐 +2 位作者 张永明 余彬 陈吕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787-10788,共2页
以盐度约2%的某制药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盐度分别降低至1/2、1/4、1/8后COD去除率、MLSS、MLVSS的变化以及VSS/SS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盐度不能提高COD的去除率;微生物主要通过排出细胞内的无机组分来适应盐度的降低;VSS/SS与盐度... 以盐度约2%的某制药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盐度分别降低至1/2、1/4、1/8后COD去除率、MLSS、MLVSS的变化以及VSS/SS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盐度不能提高COD的去除率;微生物主要通过排出细胞内的无机组分来适应盐度的降低;VSS/SS与盐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盐度 COD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巍 田金平 陈吕军 《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6期44-50,共7页
本研究采用了大量企业调研数据和中国本土LCA数据库,以期反映整个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工艺和环境管理水平现状。结果表明,原材料生产和电池使用是资源(含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贡献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绝大部分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电动自行车 生命周期评价 铅排放 再生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中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玉超 兰亚琼 +1 位作者 陈吕军 刘锐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65-68,共4页
南方部分城市由于水质型缺水,水源呈现微污染的水质特点,给常规工艺带来较大的处理难度。为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该文采用了纳滤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出水CODMn、UV254、TOC含量低于0. 3 mg/L、0.... 南方部分城市由于水质型缺水,水源呈现微污染的水质特点,给常规工艺带来较大的处理难度。为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该文采用了纳滤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出水CODMn、UV254、TOC含量低于0. 3 mg/L、0. 010 cm-1、0. 4 mg/L。纳滤膜可以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无机离子,保留部分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同时,对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有机卤化物的截留率在50%、90%和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纳滤 微污染原水 水质安全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