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质储层地震精细刻画技术
1
作者 陈可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地震数据分离处理软件系统(CSeis)是一款利用地震精细刻画非均质储层的软件,可有效解决页岩油、火山岩等储层强非均质性问题,该系统从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相对保幅地分离出散射波能量,获得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震响应,从而为页岩油、基岩... 地震数据分离处理软件系统(CSeis)是一款利用地震精细刻画非均质储层的软件,可有效解决页岩油、火山岩等储层强非均质性问题,该系统从叠后地震数据体中相对保幅地分离出散射波能量,获得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震响应,从而为页岩油、基岩风化壳等天然裂缝的地震精细刻画,以及古河道、火山岩内幕等的地震精细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页岩油、基岩风化壳领域多口水平井实钻验证,裂缝识别符合率可从原有资料的25%提升至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精细刻画 裂缝识别 地震数据 散射波 基岩风化壳 相对保幅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波波场在裂缝性储集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可洋 周辉 +1 位作者 杨微 王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裂缝性油气藏是目前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开发目标,常规叠后地震数据预测裂缝效果差,无法满足裂缝性储集层识别的要求。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扩散滤波的地震反射波波场和散射波波场相对分离方法,通过调节扩散系数和迭代次数,把叠后地... 裂缝性油气藏是目前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开发目标,常规叠后地震数据预测裂缝效果差,无法满足裂缝性储集层识别的要求。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扩散滤波的地震反射波波场和散射波波场相对分离方法,通过调节扩散系数和迭代次数,把叠后地震数据体分离为反射波波场和散射波波场数据体,并在散射波波场数据体上提取相干、曲率、蚂蚁体等地震属性,进行裂缝性储集层预测。在松辽盆地基岩风化壳裂缝性储集层和四川盆地茅口组裂缝性储集层进行裂缝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裂缝性储集层的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大庆探区基岩风化壳裂缝性储集层2口钻井验证该方法预测储集层符合率达到67%,应用效果好,可供同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和井位部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波 反射波 波场 裂缝性油气藏 储集层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城东工区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可洋 周辉 +4 位作者 王成 刘洋 刘建颖 王洋洋 刘继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古城东工区被沙漠覆盖,受松散的厚沙丘结构影响,采集的地震资料叠加了较强能量的沙丘鸣震噪声,导致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不能准确成像。针对传统成像方法存在的分辨率低、成像不聚焦等问题,在保真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利用... 塔里木盆地古城东工区被沙漠覆盖,受松散的厚沙丘结构影响,采集的地震资料叠加了较强能量的沙丘鸣震噪声,导致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不能准确成像。针对传统成像方法存在的分辨率低、成像不聚焦等问题,在保真地震资料处理基础上,利用“三步法”沙丘鸣震噪声衰减技术对其进行大幅衰减。采用三维频率空间域叠前随机噪声压制技术提高叠前预处理道集的信噪比,并充分利用垂直地震剖面速度、测井信息、解释层位等资料,开展多信息约束网格层析建模和各向异性逆时偏移。结果表明:沙丘鸣震噪声得到衰减,叠前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传统去线性噪声方法明显提高;叠前道集中残余的地震随机噪声得到有效压制,处理后道集的速度谱能量更聚焦,有利于速度模型的精准建立;在高密度地震成像道集基础上,进行反演网格由粗到细逐级细化的深度域模型反演,构建的速度模型能够精细刻画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采用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方法实现了奥陶系海相礁滩体储集层复杂波场的准确归位,提高其分辨率和聚焦度。研究成果支撑了古城东工区G1井侧钻轨迹的优化设计,并得到了实钻验证,可为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同类地震资料的高精度成像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震成像 沙丘鸣震噪声 层析建模 各向异性 礁滩体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
4
作者 何文渊 陈可洋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区块中部斜坡带沉积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识别出岩性圈闭,地震属性分析验证了储层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区块中部斜坡带沉积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识别出岩性圈闭,地震属性分析验证了储层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中—下侏罗统沉积时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少量断裂,以湖相沉积为主,可分为SQ4—SQ6共3个沉积期,分别对应埃巴林组(J_(1)ab)、多尚组(J_(2)ds)和卡拉甘塞组(J_(2)kr),SQ6时期发生大规模湖侵,扇三角洲呈裙带状展布在边缘断层一侧,半深湖范围扩大;三角洲前缘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相带。(2)储层预测方法为以井-震标定结果确定地层界线,以基于声波曲线重构的岩石物理分析校正井径的影响,以基于调谐厚度的正演模型分析识别砂体,以高分辨率岩性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对单砂层进行识别。(3)研究区岩性圈闭主要分布于中—下侏罗统,发育于坡折控砂条件下的一系列构造带上。地震属性分析结果与沉积特征吻合度较高。(4)研究区中—下侏罗统的坡折位置发育一系列岩性圈闭,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高阻抗特征,是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岩性圈闭 储层预测 圈闭识别 正演模拟 地震反演技术 岩石物理 声波曲线重构 中—下侏罗统 Doshan区块 南图尔盖盆地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介质模型的改进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可洋 刘洪林 +2 位作者 杨微 吴清岭 陈可先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26,131,共4页
为了更好地刻画火山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的特征,并结合这种实际地层的非均匀特性及实际地震记录自相关函数的特点,提出了根据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构造随机介质模型的一种改进形式的混合型自相关函数,增加了周期因子,并给出定量评价随机... 为了更好地刻画火山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的特征,并结合这种实际地层的非均匀特性及实际地震记录自相关函数的特点,提出了根据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构造随机介质模型的一种改进形式的混合型自相关函数,增加了周期因子,并给出定量评价随机介质局部扰动大小的两种尺度因子,该随机介质模型能够更加灵活、准确地描述随机介质。通过改变自相关长度、周期因子、均值、方差、模糊度因子5个统计量,就可制作出不同尺度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随机空隙介质模型,与此同时根据实际地震记录制作了火山岩等非均匀介质模型,进行波场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该介质模型能够更加灵活、方便地描述实际介质,能够有效地模拟复杂非均匀介质细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模型 局部自相关函数 自相关长度 周期因子 谱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4 位作者 范兴才 陈树民 李来林 关昕 刘振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70,112,共8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开展了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研究。从有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的脉冲响应出发,首先探讨了常规相关法逆时成像条件低频逆时噪声的成因机理,分析了上、下行波分离逆时成像条件在低频噪声压制中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应用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开展了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研究。从有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的脉冲响应出发,首先探讨了常规相关法逆时成像条件低频逆时噪声的成因机理,分析了上、下行波分离逆时成像条件在低频噪声压制中的优势,对比了两种逆时成像条件在偏移速度平滑条件下的脉冲响应特征;同时分析了不同偏移网格参数、速度分布等情况下地震波数值频散对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波波场延拓过程中相对波阻抗差界面的上行反射波场是逆时背景噪声的主要成因;速度平滑能够有效降低低频背景噪声,但以牺牲成像位置准确性为代价;地震波数值频散是影响逆时成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逆时偏移参数的选择必须严格依据数值频散关系。与此同时,还通过模型验证了逆时偏移中震源和检波点位置具有可互换性,为共检波点道集的逆时偏移处理提供了方法指导。通过逆时偏移参数的优选,在实际陆上地震资料叠前逆时偏移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脉冲响应 成像条件 噪声压制 速度平滑 数值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精度的叠前插值处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可洋 范兴才 +3 位作者 吴清岭 陈树民 李来林 刘振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6,333,共8页
为了提高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精度,开展了针对逆时偏移的地震资料预处理方法研究——叠前插值处理。从Marmousi理论模型出发,对模拟的理论炮集数据进行抽稀,在满足数值频散关系条件下进行叠前逆时偏移处理,计算结果表明,炮集记录道间距增... 为了提高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精度,开展了针对逆时偏移的地震资料预处理方法研究——叠前插值处理。从Marmousi理论模型出发,对模拟的理论炮集数据进行抽稀,在满足数值频散关系条件下进行叠前逆时偏移处理,计算结果表明,炮集记录道间距增大会引入线性干扰,较大程度影响了逆时偏移结果的精度和横向连续性;从实际三维地震资料数据出发,对比分析了沿检波线方向和沿检波站方向进行叠前频率-空间域三维插值前、后的数据和对应的逆时偏移结果。研究表明,未进行叠前插值处理的逆时偏移剖面存在类似于理论数据抽稀情况下的线性干扰,同相轴的连续性差;而经插值处理后,插值地震道的同相轴过渡自然无畸变,对应的逆时偏移剖面连续性明显增强,线性干扰得到有效压制。因此,叠前插值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高信噪比地震工区资料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逆时偏移 地震数据插值 陆地资料 高精度成像 高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3 位作者 李来林 范兴才 关昕 毕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2期87-91,116,共6页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区块间能量不均、子波差异、空面元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覆盖次数的能量优化调整技术、时差计算和调整技术、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加剩余静校正技术以及叠后插值、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等,来确保区块间振幅...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区块间能量不均、子波差异、空面元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覆盖次数的能量优化调整技术、时差计算和调整技术、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加剩余静校正技术以及叠后插值、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等,来确保区块间振幅能量分布和子波特征分布均匀,无闭合差存在。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技术在深、浅层均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偏移剖面无空间假频存在,且信噪比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资料 连片处理 一致性处理 互相关计算 插值 叠后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动方程方向行波波场分离正演数值模拟与逆时成像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可洋 陈树民 +3 位作者 李来林 吴清岭 范兴才 刘振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4期130-13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认识,将波印廷矢量引入到二维地震波动方程方向行波波场分离正演数值模拟中。根据地震波波印廷矢量的波场数值特征,实现了对全地震波场中左行波、右行波、上行波和下行波波场的自动识别与分离。以均匀...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认识,将波印廷矢量引入到二维地震波动方程方向行波波场分离正演数值模拟中。根据地震波波印廷矢量的波场数值特征,实现了对全地震波场中左行波、右行波、上行波和下行波波场的自动识别与分离。以均匀介质模型、倾斜界面模型以及Marmousi模型为例,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实验与逆时成像处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能够实现任意时刻波场快照中方向行波的波场分离,并合成分别由左行波、右行波、上行波和下行波形成的波场快照与数值模拟记录。该方法简单易行,计算量较小,对实际地震资料中方向行波波场的识别、分离、成像及验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动方程 正演模拟 单程波 波场分离 波印廷矢量 逆时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与散射波波场分离方法初探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可洋 杨微 +3 位作者 吴清岭 范兴才 李来林 刘振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76-81,共6页
与地震反射波相比,地震散射波具有更好的刻画地层细节特征的能力,为此开展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分离方法的探索性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根据热传导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采用基于热传导方程的扩散... 与地震反射波相比,地震散射波具有更好的刻画地层细节特征的能力,为此开展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分离方法的探索性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根据热传导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采用基于热传导方程的扩散滤波方法进行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波场多尺度分离的思路和方法。以实际三维地震工区叠前偏移数据为例,开展了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的波场分离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相对地分离地震反射波和散射波能量,且能够分别反映出地层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其中分离出的反射波剖面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提高,而散射波剖面信噪比较低,但却能够反映出地层的裂缝分布和非均匀地质体的边缘特征,可以更加有效地刻画掩盖在常规地震反射波能量之下的微观地层细节特征,对于实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方程 反射波 散射波 波场分离 裂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逆时偏移技术及其成像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可洋 杨微 +4 位作者 赵海波 王成 朱丽旭 刘建颖 李星缘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623,共7页
为提高VSP地震成像精度,从构建16阶有限差分精度的VSP逆时偏移算子出发,采用脉冲响应,进行VSP关键环节算法精度和炮检点可互换性分析,验证了三维VSP逆时偏移算子的精度;基于国际标准岩丘理论模型,对比了归一化VSP逆时成像和常规互相关... 为提高VSP地震成像精度,从构建16阶有限差分精度的VSP逆时偏移算子出发,采用脉冲响应,进行VSP关键环节算法精度和炮检点可互换性分析,验证了三维VSP逆时偏移算子的精度;基于国际标准岩丘理论模型,对比了归一化VSP逆时成像和常规互相关逆时成像的效果,前者对地质体边界与地层界面刻画更加清晰和准确,消除了覆盖次数不均的影响,能量分布更加均匀,且不存在井痕迹。将高精度的三维VSP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L井walkaway VSP资料,实现了井旁地层和小断裂的准确精细成像,进一步验证了VSP逆时偏移技术的准确性,为提高井周复杂储集层成像精度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井中地震 VSP逆时偏移 岩丘理论模型 VSP脉冲响应 成像条件 有限差分 吸收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逆时偏移中不同域共成像点道集偏移噪声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3 位作者 范兴才 陈树民 李来林 刘振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点道集,其中角度道集是在逆时延拓过程中采用波印廷矢量制作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速度模型准确的情况下,2种共成像点道集均可拉平,其中偏移噪声在偏移距道集上的分布规律较差,不利于后续的精细处理,而在角度道集上的偏移噪声主要集中在90°附近的高角度区域,对小角度范围内的地震道进行叠加时,逆时成像剖面的信噪比和地层的刻画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低频噪声能量与界面的反射系数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叠前逆时偏移 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 共成像点角度道集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联合叠前逆时偏移数值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可洋 陈树民 +3 位作者 李来林 吴清岭 范兴才 刘振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6,共9页
与常规纵波地震资料相比,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含有更为丰富的弹性波场信息,因此,研究多波多分量弹性波场的逆时成像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从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尝试从弹性波正演过程来计算纵波/准纵... 与常规纵波地震资料相比,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含有更为丰富的弹性波场信息,因此,研究多波多分量弹性波场的逆时成像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从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尝试从弹性波正演过程来计算纵波/准纵波初至走时,并以此走时作为弹性波联合叠前逆时成像值的筛选条件;同时给出了具体的逆时成像原理和计算步骤,并引入基于散度和旋度的纯纵、横波的波场分离算子,最终实现了弹性波波场中混合波场、纯纵波和纯横波(转换波)波场的联合逆时成像。均匀弹性介质模型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走时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各向异性弹性介质模型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弹性波联合叠前逆时成像方法能够考虑介质岩性和构造特征的复杂变化,获得符合理论和实际地质情况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介质 初至走时 各向异性介质 弹性波联合叠前逆时偏移 逆时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时偏移技术在VSP数据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可洋 王建民 +3 位作者 关昕 侯维丽 鲍鲲 张在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9-93,10,共6页
VSP成像技术已在油藏地球物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VSP资料的成像精度仍有提升余地。在常规地面地震资料逆时偏移的基础上,采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综合应用时频域数据规则化重建技术和优化叠加技术,有效压制因采集不均引入的断层... VSP成像技术已在油藏地球物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VSP资料的成像精度仍有提升余地。在常规地面地震资料逆时偏移的基础上,采用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综合应用时频域数据规则化重建技术和优化叠加技术,有效压制因采集不均引入的断层假象问题,提高了成像精度和可信度。三维岩丘理论模型和松辽盆地L井Walkaway VSP(WVSP)资料应用实例验证了改进的VSP逆时偏移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逆时偏移 模型研究 成像条件 规则化重建 同相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频干扰的高精度自动识别和自适应压制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可洋 陈树民 +3 位作者 李来林 王建民 吴清岭 范兴才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根据原始地震资料中工业电干扰的单频特点,提出了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自动识别含单频干扰地震道并进行自适应压制的方法。选择深部位时窗,采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组合形式来表征单频干扰,以此逼近实际地震数据中可能含有的单频干扰,... 根据原始地震资料中工业电干扰的单频特点,提出了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自动识别含单频干扰地震道并进行自适应压制的方法。选择深部位时窗,采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组合形式来表征单频干扰,以此逼近实际地震数据中可能含有的单频干扰,并使目标函数(实际地震数据与单频干扰的平方残差)达到极小值,由此求得单频干扰的振幅、相位和频率;再将该单频干扰与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越大,则该实际地震数据中含有单频干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不含有单频干扰或含有的单频干扰能量较弱,可以忽略;对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设置单频干扰的识别门槛值来分选含有单频干扰的实际地震道,并将单频干扰从实际地震数据中减掉,由此实现地震数据中单频干扰的自动识别和自适应压制。实际地震资料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单频干扰识别精度和压制效果方面均优于常规带通滤波均方根能量单频识别方法和某工业化软件,为实际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单频干扰 归一化互相关系数 自动识别 自适应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单频干扰并行压制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可洋 杨微 +3 位作者 陈树民 王建民 吴清岭 范兴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为了提高当前工业化处理软件中单频干扰的处理效率,并降低常规处理流程的复杂度,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高精度单频干扰并行压制新技术。该技术根据最小二乘最优逼近来逐道自动识别与自适应压制单频干扰,同时结合高性能并行处理算法,大大简化... 为了提高当前工业化处理软件中单频干扰的处理效率,并降低常规处理流程的复杂度,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高精度单频干扰并行压制新技术。该技术根据最小二乘最优逼近来逐道自动识别与自适应压制单频干扰,同时结合高性能并行处理算法,大大简化了常规处理流程。在XX工区实际地震资料中应用表明,该技术不受其他类型地震噪声影响,能够自动识别含单频干扰的地震道,且能精确得到单频干扰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等信息,具有较高的振幅保真性和计算效率,处理效果优于工业化软件,为勘探成熟区地震资料保幅预处理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处理 单频干扰 自动识别 自适应压制 高性能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63
17
作者 陈可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2-477,18,共6页
为了提高人为截断边界的吸收效率,提出了一种完全匹配层边界吸收衰减因子——正、余弦型吸收衰减因子。采用声波波动方程,并应用统一格式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来构建正演递推算子实现声波全波场正演计算(边界处差分阶数依次递减)。... 为了提高人为截断边界的吸收效率,提出了一种完全匹配层边界吸收衰减因子——正、余弦型吸收衰减因子。采用声波波动方程,并应用统一格式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来构建正演递推算子实现声波全波场正演计算(边界处差分阶数依次递减)。以单层均匀介质模型为例,研究不同吸收层厚度与介质速度和声波模拟主频的关系。数值试算结果表明,不同吸收层厚度所消耗的时间按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边界吸收层厚度与速度和最大频率之间无明确的对应关系,边界吸收层厚度所占节点数不小于6个时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边界吸收效果。以Marmousi模型为例研究了完全匹配层边界吸收衰减因子在复杂地质模型中的边界吸收效果,与解析解的对比可知,该边界吸收衰减因子能在复杂地质模型中取得满意的边界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匹配层 吸收边界 条件研究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衰减因子 吸收效果 层厚度 地质模型 声波波动方程 关系变化 MARMOUSI模型 有限差分法 最大频率 正演计算 吸收效率 统一格式 介质速度 介质模型 截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有限差分的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方法 被引量:69
18
作者 陈可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478,共4页
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二维1阶双曲型地震波波动方程出发,通过时间上的2阶差分和空间上的任意高阶交错网格差分对该方程进行离散,得到高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算子。采用单频双程波动方程计算初至走时,并以... 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二维1阶双曲型地震波波动方程出发,通过时间上的2阶差分和空间上的任意高阶交错网格差分对该方程进行离散,得到高阶有限差分逆时偏移算子。采用单频双程波动方程计算初至走时,并以此作为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成像条件。设计了凹陷模型和断陷模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基于高阶有限差分的波动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方法可以对复杂地层进行准确成像,并能消除由逆时偏移引起的低频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地震波波动方程 叠前逆时深度偏移 初至走时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差分近似的各向异性分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陈可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有限差分算法存在固有的数值频散问题,在正演过程中会严重干扰有效波场,降低地震波场的分辨率。针对此,从最简单的平面波数值理论分析出发,推导了任意高阶有限差分近似条件下相对相速度和相对群速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求解最佳Courant数... 有限差分算法存在固有的数值频散问题,在正演过程中会严重干扰有效波场,降低地震波场的分辨率。针对此,从最简单的平面波数值理论分析出发,推导了任意高阶有限差分近似条件下相对相速度和相对群速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求解最佳Courant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差分近似造成的各向异性效应。理论分析和数值实例研究表明,正演数值模拟的精度与最小波长节点数、Courant数、有限差分近似阶数这3个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调节这3个量可以提高有效波场区域的数值模拟精度,拓宽正演波场的频带宽度,提高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差分近似 各向异性 精度分析 Courant数 差分近似阶数 最小波长节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量声波波动方程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被引量:58
20
作者 陈可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236,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标量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精度,减小数值频散和计算量,改善边界吸收效果,提出将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直接用于求解标量声波波动方程的方法,并推导出了时间和空间导数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格式,给出了数值模拟计算... 为进一步提高标量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精度,减小数值频散和计算量,改善边界吸收效果,提出将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直接用于求解标量声波波动方程的方法,并推导出了时间和空间导数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格式,给出了数值模拟计算所需的稳定性条件和吸收边界条件。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中心有限差分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提高时空导数的差分精度,而且具有频散小、计算效率高等特点,可推广应用于三维标量声波高精度正演数值模拟和叠后逆时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量声波波动方程 高阶交错网格 有限差分格式 正演数值模拟 叠后逆时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