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古异今混”部件的分合现状研究
- 1
-
-
作者
张素格
陈双新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0,共15页
-
基金
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YHJC21YB?029)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8JDYYB002)。
-
文摘
汉字的“古异今混”指古代形音义不同的汉字或构字部件,发展演变到现行汉字,成为形体相同的汉字或构字部件。考察对比《汉字字形对比字典》(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中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三地的汉字字形,整理出“古异今混”部件12组:舌—、臼—楑、林—、夊—夂—攵、艹—卝、丰—丯—豐、匚—匸、壬—、冃—曰、另—叧—、月—?、曰—日,涉及400多字。逐一分析可知,对“古异今混”部件,内地依据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大都合而为一;台湾地区则刻意区分,以维护字形的古今沿袭;香港地区大致与台湾地区一致,但把有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的合并部件作为可接纳字形,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三地“古异今混”部件的分合不一致形成的字形差异,虽然对阅读造成的障碍不大,但给基础教育阶段的汉字教学乃至世界各地的汉字教学,尤其是汉字信息处理带来不少问题。希望三地在微观字形问题上相向而行,最终实现真正的“书同文”。
-
关键词
汉字
古异今混
字形
部件
-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Archaic-differentiation and Modern-merging
written forms
components
-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子范编钟铭文补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双新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8,共4页
-
-
关键词
文义理解
晋公
子范编钟
铭文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射”与“矮”、“厉”与“历”的形义颠倒了吗?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双新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4,共2页
-
文摘
在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间和最近的网络与手机短信中,有人一再提出“射”与“矮”、“厉”与“历”的形与义颠倒了,应该换过来。如果仅从现代楷书汉字来看,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在理,但考察它们的发展演变过程后,我们就不会这么想了。弄清这两组字的渊源,
-
关键词
颠倒
规范汉字表
形义
2009年
手机短信
发展演变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梅亭”为何写作“古某亭”
- 4
-
-
作者
陈双新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67,共2页
-
文摘
安徽滁州琅琊山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而闻名天下。与醉翁有关的景点还有古梅亭,也是游客必至之地。该亭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相传此梅系欧阳修亲手栽植,也是他饮酒赏梅的所在。
-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四”字第二笔的写法与小学字形教学问题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张素格
陈双新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49,共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9)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4YY028)阶段成果
-
文摘
去年,一条有关汉字细微字形书写的新闻引发热议,题目是《“四”字第二笔到底应该怎么写?小学语文考倒一帮家长》(《钱江晚报》2018年1月28日),为了“找到一个何时写‘■’、何时写‘’的规律”,《钱江晚报》记者找了几所知名大学毕业的18位学士和硕士参与作答,“认为‘四’第二笔为‘■’的有11人,认为是‘’的有5人,比较模糊无法给出选择的有2人”。
-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四”
教学问题
字形
《钱江晚报》
写法
大学毕业
书写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