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恢复我完全无缺之金瓯”:章太炎对中国疆域完整的追求(1900—1936)
1
作者
何卓恩
陈博然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
民族主义与疆域思想密不可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学界已有共识,而其疆域思想则众说纷纭。其实,晚清革命时期,其“十八行省”疆域论的实质并非真正放弃满、蒙、回、藏所聚居的边疆,当面对外部世界、中...
民族主义与疆域思想密不可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学界已有共识,而其疆域思想则众说纷纭。其实,晚清革命时期,其“十八行省”疆域论的实质并非真正放弃满、蒙、回、藏所聚居的边疆,当面对外部世界、中外话题时,他会不经意流露出内心深处保全整体国土的愿望。中华民国建立后,基于中国内部整合问题在法理上已经定型这一现实和他本人筹边经历,章太炎的族群主义退隐,而国族主义凸显,其疆域思想中,追求领土完整的成分迅速上升,族群主义逐渐移向文化层面。九·一八事变后,章太炎驳斥“满蒙非中国论”,“收复失地”成为内心强烈愿望。章太炎的疆域观始终与他的民族主义相激荡,这种族群主义与国族主义之间的消长,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出“天下主义”探索现代民族国家之路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民族主义
国族主义
族群主义
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恢复我完全无缺之金瓯”:章太炎对中国疆域完整的追求(1900—1936)
1
作者
何卓恩
陈博然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
文摘
民族主义与疆域思想密不可分。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学界已有共识,而其疆域思想则众说纷纭。其实,晚清革命时期,其“十八行省”疆域论的实质并非真正放弃满、蒙、回、藏所聚居的边疆,当面对外部世界、中外话题时,他会不经意流露出内心深处保全整体国土的愿望。中华民国建立后,基于中国内部整合问题在法理上已经定型这一现实和他本人筹边经历,章太炎的族群主义退隐,而国族主义凸显,其疆域思想中,追求领土完整的成分迅速上升,族群主义逐渐移向文化层面。九·一八事变后,章太炎驳斥“满蒙非中国论”,“收复失地”成为内心强烈愿望。章太炎的疆域观始终与他的民族主义相激荡,这种族群主义与国族主义之间的消长,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出“天下主义”探索现代民族国家之路的一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
章太炎
民族主义
国族主义
族群主义
疆域
Keywords
Zhang taiyan
national thoughts
nationalism
ethnicism
territory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B25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恢复我完全无缺之金瓯”:章太炎对中国疆域完整的追求(1900—1936)
何卓恩
陈博然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