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神分裂症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中的“存在与丧失”
1
作者
陈劲骁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8-53,共6页
精神分裂症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或认知障碍,还是一种主体境遇的可能性条件和存在性表达。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核心工作在于澄清患者的自我意识的发生构造以及主体间的意向性关联。相关的工作是由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胡塞尔的构成现象...
精神分裂症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或认知障碍,还是一种主体境遇的可能性条件和存在性表达。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核心工作在于澄清患者的自我意识的发生构造以及主体间的意向性关联。相关的工作是由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胡塞尔的构成现象学以及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中汲取哲学资源的闵可夫斯基、布兰肯伯格以及宾斯万格完成的。闵可夫斯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与现实的生命联系的丧失,布兰肯伯格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自然自明性的丧失,宾斯万格则从自负、扭曲和矫饰这三种人类在场的缺失形式来解读此在的精神分裂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生命联系
自然自明性
人类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投射性认同的三次转向:内涵演变与概念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劲骁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4-620,共7页
投射性认同发端自Freud的投射概念,后由Klein正式提出,经过Bion,Resenfeld,Grotstein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从母婴关系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
投射性认同发端自Freud的投射概念,后由Klein正式提出,经过Bion,Resenfeld,Grotstein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从母婴关系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投射性认同较投射而言是一种更成熟复杂的防御机制,与移情的差异则体现在起因、内容和结果等方面。近年来,神经精神分析的兴起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理解投射性认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射性认同
投射
移情
神经精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体意识:串联现象学、精神分析与神经科学的博罗米恩结——兼评陈巍著《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劲骁
《哲学分析》
2016年第3期187-195,共9页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曾以"博罗米恩结"(nud borroméen)来描述其所阐述的想象界(l'imaginaire)、符号界(le symbolique)和实在界(le réel)三者之间的拓扑学结构,并以"核心症状...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曾以"博罗米恩结"(nud borroméen)来描述其所阐述的想象界(l'imaginaire)、符号界(le symbolique)和实在界(le réel)三者之间的拓扑学结构,并以"核心症状"(sinthome)作为串联起前三者的关键第四环。根据他的观点,一个博罗米恩结至少需要三个圆环组成,但这样的基本结构并不牢固,其中任意一个圆环的脱落都会使整个博罗米恩结散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精神分析
实在界
核心症状
意识哲学
拉康
梅洛
庞蒂
雅克
交互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时间及其变异:一种现象学精神病理学模型
4
作者
陈劲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7,共8页
生命时间是闵可夫斯基吸收了以柏格森为主的生命哲学思想而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用以描述忧郁症和躁狂症患者在时间感上表现出的停滞或破碎等病理现象。受到存在主义启发的宾斯旺格则在海德格尔"存在于世&qu...
生命时间是闵可夫斯基吸收了以柏格森为主的生命哲学思想而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用以描述忧郁症和躁狂症患者在时间感上表现出的停滞或破碎等病理现象。受到存在主义启发的宾斯旺格则在海德格尔"存在于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存在于躁狂之世"的崭新说法,对闵可夫斯基关于躁狂症患者的生命时间变异的描述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构建生命时间这一现象学概念的精神病理学模型,不仅能为传统精神病学家理解精神病症状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也能为现象学家描述人类的存在境况提供一种精神病理学模型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可夫斯基
宾斯旺格
生命时间
忧郁症
躁狂症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神分裂症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中的“存在与丧失”
1
作者
陈劲骁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8-53,共6页
基金
2021年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学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专项课题(2021kd08)
2021年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委托研究课题(2021zk-wy07)。
文摘
精神分裂症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或认知障碍,还是一种主体境遇的可能性条件和存在性表达。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核心工作在于澄清患者的自我意识的发生构造以及主体间的意向性关联。相关的工作是由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胡塞尔的构成现象学以及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中汲取哲学资源的闵可夫斯基、布兰肯伯格以及宾斯万格完成的。闵可夫斯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与现实的生命联系的丧失,布兰肯伯格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自然自明性的丧失,宾斯万格则从自负、扭曲和矫饰这三种人类在场的缺失形式来解读此在的精神分裂境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生命联系
自然自明性
人类在场
Keywords
schizophrenia
phenomenological psychopathology
vital link
natural self-evidence
human presence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投射性认同的三次转向:内涵演变与概念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劲骁
陈巍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4-620,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57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0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NDJC172YB)
文摘
投射性认同发端自Freud的投射概念,后由Klein正式提出,经过Bion,Resenfeld,Grotstein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从母婴关系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投射性认同较投射而言是一种更成熟复杂的防御机制,与移情的差异则体现在起因、内容和结果等方面。近年来,神经精神分析的兴起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理解投射性认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关键词
投射性认同
投射
移情
神经精神分析
Keywords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projection
transference
neuropsychoanalysis
分类号
R39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体意识:串联现象学、精神分析与神经科学的博罗米恩结——兼评陈巍著《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劲骁
机构
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学院
出处
《哲学分析》
2016年第3期187-195,共9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3JZD00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项目编号:15CBZZ02)资助
文摘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曾以"博罗米恩结"(nud borroméen)来描述其所阐述的想象界(l'imaginaire)、符号界(le symbolique)和实在界(le réel)三者之间的拓扑学结构,并以"核心症状"(sinthome)作为串联起前三者的关键第四环。根据他的观点,一个博罗米恩结至少需要三个圆环组成,但这样的基本结构并不牢固,其中任意一个圆环的脱落都会使整个博罗米恩结散架。
关键词
神经科学
精神分析
实在界
核心症状
意识哲学
拉康
梅洛
庞蒂
雅克
交互主体性
分类号
B845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时间及其变异:一种现象学精神病理学模型
4
作者
陈劲骁
机构
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7,共8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文摘
生命时间是闵可夫斯基吸收了以柏格森为主的生命哲学思想而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用以描述忧郁症和躁狂症患者在时间感上表现出的停滞或破碎等病理现象。受到存在主义启发的宾斯旺格则在海德格尔"存在于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存在于躁狂之世"的崭新说法,对闵可夫斯基关于躁狂症患者的生命时间变异的描述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构建生命时间这一现象学概念的精神病理学模型,不仅能为传统精神病学家理解精神病症状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也能为现象学家描述人类的存在境况提供一种精神病理学模型的观照。
关键词
闵可夫斯基
宾斯旺格
生命时间
忧郁症
躁狂症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Keywords
Minkowski
Binswanger
lived time
melancholia
mania
phenomenologicalpsychopa hology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神分裂症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中的“存在与丧失”
陈劲骁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投射性认同的三次转向:内涵演变与概念比较
陈劲骁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身体意识:串联现象学、精神分析与神经科学的博罗米恩结——兼评陈巍著《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陈劲骁
《哲学分析》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命时间及其变异:一种现象学精神病理学模型
陈劲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