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数学在棉花有机肥分期配施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兵林 金桂红 高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5,共3页
以 1 998 - 1 999年有机肥分期配施创棉花2 2 5 0 kg· hm-2 高产试验为例 ,应用模糊概率法 ,综合评判了铃数、铃重、衣分、子指、衣指及子棉经济系数等 6个产量性状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棉花 有机肥 分期配施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棉花持续高产优质高效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兵林 周治国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共4页
介绍了我国有机肥资源、地位、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分析了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养分互促、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及对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效应 ,探讨了加快秸秆还田速度 ,发展多用途经济绿肥 ,搞好城肥下乡 ,加强有机肥商品化等有机肥发展对策 。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棉花 高产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棉铃干物质和氮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新华 束红梅 +2 位作者 王友华 陈兵林 周治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8-897,共10页
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2005年在江苏徐州(117°11′E,34°15′N)、2007年在河南安阳(114°13′E,36°04′N)设置施氮量(低氮N 0 kg/hm2,适氮N 240 kg/hm2,高氮N 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 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2005年在江苏徐州(117°11′E,34°15′N)、2007年在河南安阳(114°13′E,36°04′N)设置施氮量(低氮N 0 kg/hm2,适氮N 240 kg/hm2,高氮N 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棉铃干物质、氮累积分配和棉铃(纤维、棉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改变棉铃各部分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特征,进而影响棉铃重和棉铃品质。在本试验N 240 kg/hm2水平下,单铃棉子和纤维的干物质累积量最大,棉铃各部分(铃壳、纤维、棉子)氮含量适中、氮累积量最高,最终铃重最大,棉纤维和棉子品质最优;在不施氮(N 0 kg/hm2)时,棉铃干物质和氮快速累积期开始较早、累积速率较低,最终干物质和氮累积量均较低,铃重最低,棉纤维和棉子品质最差。在N 480 kg/hm2水平下,棉铃各部分(铃壳、纤维、棉子)的氮含量和累积量提高,且在成熟棉铃中棉纤维干物质的分配系数下降,棉子中的氮分配系数提高,最终棉子中蛋白质含量上升,铃重和棉纤维比强度、棉子油分含量均降低。综上所述,施氮量过低影响棉铃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而施氮量过高则主要影响棉铃干物质和氮素在铃壳、棉子和纤维间的分配,二者均导致最终的铃重降低、棉纤维和棉子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干物质 氮累积量 棉铃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花铃期短期渍水棉花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文琦 刘瑞显 +1 位作者 周治国 陈兵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2-369,共8页
试验于2005~2006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采用盆栽方法,设置正常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和棉花花铃期短期渍水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增加灌水至盆内有可见明水,持续8 d,然后用导管排出表面水层,使盆内土壤相对含水... 试验于2005~2006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采用盆栽方法,设置正常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和棉花花铃期短期渍水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增加灌水至盆内有可见明水,持续8 d,然后用导管排出表面水层,使盆内土壤相对含水量逐渐恢复到75%±5%),每个水分处理设置3个施氮水平(N 0、3.73、7.46 g/pot,分别相当于大田N 02、40、480 kg/hm2),研究施氮量对棉花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处理相比,渍水棉花的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Chl/Car比值显著降低。渍水降低了棉花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幅度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渍水结束时,渍水棉花的Pn和Gs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渍水提高了棉花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降低了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PSⅡ)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Fo和qN的升高幅度与Fv/Fm、ΦPSⅡ和qP的降低幅度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花铃期短期渍水显著降低了棉花生物量和籽棉产量,适量施氮(N 240kg/hm2)可提高渍水棉花的生物量和籽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短期渍水 施氮量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瑞显 郭文琦 +2 位作者 陈兵林 周治国 孟亚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2-669,共8页
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每个处理再设置3个氮素水平(N 0、240、480 kg/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短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结... 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每个处理再设置3个氮素水平(N 0、240、480 kg/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短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结束时,干旱处理棉花的纤维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正常灌水处理显著降低,而内源保护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即: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和IAA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在复水后第10 d,干旱处理棉花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迅速恢复到正常灌水处理水平,MDA含量降低,但纤维发育相关酶的活性仍低于相应正常灌水处理,纤维比强度亦显著低于正常灌水处理。在棉花的纤维加厚发育期土壤短期干旱再复水条件下,以N 240 kg/hm^2最有利于形成高强纤维。干旱期间该处理棉花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高,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其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均最高;复水后该处理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迅速恢复,MDA含量最低,棉花的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仍处于最高值,有利于纤维素的合成与累积,最终纤维比强度亦最大。施氮不足(N 0 kg/hm^2)或过量施氮(N 480 kg/hm^2)均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干旱 复水 纤维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成纱品质质量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丽娟 陈兵林 +2 位作者 薛晓萍 熊宗伟 周治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基于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研究文献,认为对不同成纱品质质量指标国内外学者均提出过相应的预测模型,尤其对成纱强力模型研究的更多一些。近几年又提出了新的表示成纱品质质量的指标,如纺纱均匀性指数、原棉综合指数等。对其它... 基于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研究文献,认为对不同成纱品质质量指标国内外学者均提出过相应的预测模型,尤其对成纱强力模型研究的更多一些。近几年又提出了新的表示成纱品质质量的指标,如纺纱均匀性指数、原棉综合指数等。对其它的成纱品质的质量指标如可纺支数、粗节、棉结等的预测模型研究的比较少,尤其是国内的相关报道就更少。通过对已有模型的评价,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成纱品质 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棉成纱品质质量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丽娟 孟亚利 +3 位作者 陈兵林 薛晓萍 熊宗伟 周治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4,共3页
基于对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的研究,提出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的概念是棉纤维品质性状的综合表达,能表示原棉和成纱品质质量,是预测成纱强力的一个中间参数,并与成纱强力成正比的一个无量纲指标。在纺纱试验的基础上,建立... 基于对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的研究,提出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的概念是棉纤维品质性状的综合表达,能表示原棉和成纱品质质量,是预测成纱强力的一个中间参数,并与成纱强力成正比的一个无量纲指标。在纺纱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的模型。该模型具有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成纱品质 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棉田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宝平 陈兵林 +4 位作者 周治国 孟亚利 王友华 贾志宽 海江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6,共5页
以美棉33B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棉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精确农业的精确施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0~20cm关键生育期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分布特征为苗期和开花期升... 以美棉33B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棉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精确农业的精确施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0~20cm关键生育期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速效养分质量分数分布特征为苗期和开花期升高、花铃期降低,吐絮期开始回升的趋势。施氮量主要影响0~20cm土壤脲酶和20~40cm剖面磷酸酶时空分布;脲酶活性高值出现比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最高值早一个生育时期;就某一生育时期而言,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磷酸酶与速效磷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速效钾与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高值出现比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最高值早一个生育时期,为脲酶作为更灵敏的指标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棉花 土壤养分 土壤酶 时空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棉纤维品质指标单纱强力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丽娟 熊宗伟 +2 位作者 周治国 陈兵林 薛晓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6-58,66,共4页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纺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棉的品质、纺纱工艺、纱线线密度均对纱线强力有影响,但原棉性质是决定纱线强力的主要因素;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尼值是表示棉花纤维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纺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棉的品质、纺纱工艺、纱线线密度均对纱线强力有影响,但原棉性质是决定纱线强力的主要因素;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尼值是表示棉花纤维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普梳和精梳工艺下的单纱强力模型。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模型的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易于推广使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品质指标 单纱强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烟区土壤对中上部烟叶抗氧化系统及部分质量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光华 母少东 +5 位作者 李浩 潘文杰 陈伟 陈懿 周治国 陈兵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7-1163,共7页
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在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烤烟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设置3个不同植烟区土壤处理(天柱砂壤土、威宁粉壤土和龙岗壤黏土),研究相同气候条件下贵州不同区域植烟土壤对烤烟中上部叶抗氧化系统及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在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烤烟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设置3个不同植烟区土壤处理(天柱砂壤土、威宁粉壤土和龙岗壤黏土),研究相同气候条件下贵州不同区域植烟土壤对烤烟中上部叶抗氧化系统及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发育中期,天柱砂壤土和威宁粉壤土处理烟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后期龙岗壤黏土处理较高;烤烟生长发育中后期,天柱砂壤土和威宁粉壤土处理烟叶丙二醛含量均高于龙岗壤黏土处理,因此,天柱砂壤土和威宁粉壤土处理烟叶进入成熟衰老的时间较龙岗壤黏土早。天柱砂壤土处理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较好,其次是龙岗壤黏土,威宁粉壤土较差。天柱土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不同区域土壤 抗氧化系统 外观质量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Gossypium hirsutum L.)纤维发育相关酶和纤维比强度对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相彬 王友华 +2 位作者 陈兵林 薛占奎 周治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7-1236,共10页
于2008~2009年在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选用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德夏棉1号(平均比强度26.2 cN/tex)、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35 cN/tex)和美棉33B(平均比强度32 cN/tex)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以形成不同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研究了棉铃对... 于2008~2009年在长江流域下游棉区,选用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德夏棉1号(平均比强度26.2 cN/tex)、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35 cN/tex)和美棉33B(平均比强度32 cN/tex)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以形成不同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研究了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纤维发育过程中关键酶(蔗糖酶、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对位叶氮浓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随花后天数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方程YN=αt-β[YN为棉铃对位叶氮浓度(%);t为花后天数(d);α、β为参数]。在花后同一时期,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和纤维比强度均随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上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用抛物线方程Y=ax2+bx+c拟合[Y:酶活性或纤维比强度(cN/tex);x:叶片氮浓度(%);a、b、c为参数]。表明在纤维发育过程中,棉铃对位叶氮浓度显著影响纤维中相关酶活性和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各指标所对应的最佳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差异较小;因此,通过调节对位叶氮浓度可调控相关酶活性达到最优以及棉花高强纤维的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部棉纤维发育所需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动态变化方程分别为:NDexiamian1=7.2841t-0.2771(R2=0.9860**);NKemian1=7.1807t-0.2989(R2=0.9879**);NNuCOTN33B=7.1467t-0.2819(R2=0.9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铃对位叶 叶氮浓度 酶活性 纤维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开花期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纤维细度和成熟度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文青 孟亚利 +4 位作者 陈兵林 王友华 朱丽丽 王飞飞 周治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2-1219,共8页
为兼顾试验的重复性和生态区域性,选用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于2005年分别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 为兼顾试验的重复性和生态区域性,选用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于2005年分别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施氮量(低氮N 0 kg/hm2;适氮N 240 kg/hm2;高氮N 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对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显著影响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过程,但三者在不同开花期对氮素水平的响应不同,施氮量与开花期对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存在互作效应。8月10日前开花的棉铃,铃期[花后0~50 d(DPA)]日均温在23.3℃以上,纤维细度、马克隆值以N 0 kg/hm2施氮量下最大,棉纤维马克隆值与纤维细度的相关性较大;8月25日开花的棉铃(铃期日均温在20.8~23.3℃之间),纤维成熟度、马克隆值以N 240 kg/hm2施氮量下最大;9月10日开花棉铃(铃期日均温低于20.8℃),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均以N 480 kg/hm2最大,棉纤维马克隆值与纤维成熟度的相关性增强。(2)影响不同开花期间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主要因素是铃期日均温;最终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在不同施氮量之间的变异与不同开花期(铃期日均温不同)间的变异比较,前者显著小于后者。综上,因开花期不同而形成的铃期日均温是决定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最重要因素,施氮量可通过对位叶叶氮浓度NA影响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过程,增加施氮量可减小上述指标在不同开花期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开花期 纤维细度 纤维成熟度 纤维马克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双秆栽培优质高效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一卒 王宏武 +4 位作者 韩道辉 陈兵林 纪从亮 丁同华 项菊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共3页
江淮地区实施夏收油菜或大麦后移栽双秆棉栽培方式 ,实现伏桃和早秋桃皮棉 1 5 0 0 kg· hm-2的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双秆棉开花结铃期 40天左右 ,大田生长期 1 40天左右 ,分别较麦套移栽棉缩短 30~ 40天。在 5 .2 5万株·hm-2... 江淮地区实施夏收油菜或大麦后移栽双秆棉栽培方式 ,实现伏桃和早秋桃皮棉 1 5 0 0 kg· hm-2的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双秆棉开花结铃期 40天左右 ,大田生长期 1 40天左右 ,分别较麦套移栽棉缩短 30~ 40天。在 5 .2 5万株·hm-2适宜密度下选用抗虫杂交棉、加大前期施氮比重 ,即安家肥与花铃肥比例 2∶ 2或 3∶ 1、两步化调等关键技术 ,为大幅度提高植棉经济收益、优质高效和生态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双秆栽培 试验设计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棉田成铃性状及配套技术综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永乐 张培通 +4 位作者 任学刚 顾兴门 陈兵林 汤一卒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3,共3页
超高产棉田成铃性状及配套技术综合分析王永乐,张培通,任学刚,顾兴门江苏灌云县棉花办公室高 ,陈兵林,汤一卒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141994年,江苏灌云县在遭受严重旱虫灾害的情况下,全县棉花生产仍然获得了大面积平衡... 超高产棉田成铃性状及配套技术综合分析王永乐,张培通,任学刚,顾兴门江苏灌云县棉花办公室高 ,陈兵林,汤一卒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141994年,江苏灌云县在遭受严重旱虫灾害的情况下,全县棉花生产仍然获得了大面积平衡增产,同时出现了一批每公顷产皮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成铃性状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千斤子棉”栽培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沙安勤 周治国 +6 位作者 陈德华 卞卫东 徐立华 陈兵林 陈春生 赵斌 倪加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 子棉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长江下游 里下河地区 产业技术 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每公顷2250kg高产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璆 陈兵林 +5 位作者 金桂红 王永乐 成善洪 徐永东 杜华 王建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共3页
棉花 2 2 5 0 kg· hm-2攻关是在总结棉花“1 5 0 0 kg· hm-2 ”和“1 80 0 kg· hm-2 ”攻关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选择棉花种植方式、棉花品种应用、种植密度配置、有机肥配施及科学运筹施肥五个方面组织攻关 ,取得了预期... 棉花 2 2 5 0 kg· hm-2攻关是在总结棉花“1 5 0 0 kg· hm-2 ”和“1 80 0 kg· hm-2 ”攻关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选择棉花种植方式、棉花品种应用、种植密度配置、有机肥配施及科学运筹施肥五个方面组织攻关 ,取得了预期效果。实施结果表明 ,这五项措施已成为创 2 2 5 0 kg·hm-2攻关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栽培 育种选择 施肥 密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棉花“2250kg”高产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桂红 陈兵林 +13 位作者 汤一卒 王永乐 张培通 王建棠 顾兴门 任学刚 孙财 成善洪 蔡良让 徐永东 陈洪强 蒋洪 杨天和 顾俊 《中国棉花》 1998年第9期21-22,18,共3页
1997年南京农业大学与灌云县棉办,联合承担国家科委与省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中,创棉花“2250kg”高产4个6.67hm2以上示范方和攻关试验区,皮棉产量均突破2250kg·hm-2,苏棉12号实收皮棉达2464.... 1997年南京农业大学与灌云县棉办,联合承担国家科委与省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中,创棉花“2250kg”高产4个6.67hm2以上示范方和攻关试验区,皮棉产量均突破2250kg·hm-2,苏棉12号实收皮棉达2464.5kg·hm-2,攻关试验区苏棉8号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 增产潜力 产量因子 地膜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瑜雪 陈兵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145-1149,共5页
对温州市9个县(市、区)21个乡镇农村被调查者的信息意识、农产品销售渠道、信息需求内容、获取手段及信息获取的主要障碍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后提出做好温州市农业信息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息 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母少东 廖勇 +6 位作者 刁朝强 谭建 邓兆权 杨国文 孙建 蒋光华 陈兵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211-213,217,共4页
[目的]探明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在开阳烟区的防治效果,以完善开阳烟区病虫害防治体系。[方法]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进行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蚜虫繁育量随接蚜后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僵蚜量随接蜂后天数的增加呈先增... [目的]探明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在开阳烟区的防治效果,以完善开阳烟区病虫害防治体系。[方法]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进行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蚜虫繁育量随接蚜后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僵蚜量随接蜂后天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放蜂区烟蚜衰退率较非放蜂区高29.0%;烟株蚜传病毒病发生率降低,农药施用次数较非放蜂区少1.5次。[结论]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的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烟农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烟蚜茧蜂 防治效果 评价 开阳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母少东 廖勇 +8 位作者 叶茂 祖庆学 赵雍平 刁朝强 谭建 邓兆权 孙建 蒋光华 陈兵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27-29,4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差异,为贵州烤烟生产选用后备品种及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江3号’品种为对照,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楠木渡镇开展试验,对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贵烟8号和贵烟13号2个... [目的]探讨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差异,为贵州烤烟生产选用后备品种及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江3号’品种为对照,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楠木渡镇开展试验,对不同烤烟品种生长特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贵烟8号和贵烟13号2个品种进入各生育期的时间较早,其次是贵烟5号和PVH1452,南江3号最晚;贵烟5号和南江3号2个品种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较大,最大叶长/叶宽较小,贵烟13号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较小,贵烟8号最大叶长/叶宽较大,PVH1452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表现居中;南江3号中、上部叶SPAD值最大,其次是贵烟5号和PVH1452;贵烟8号和贵烟13号田间自然发病率较高,产质量性状表现较差。[结论]贵烟5号和PVH1452主要农艺性状、中上部叶SPAD值及产质量性状均优于贵烟8号和贵烟13号,田间自然发病率低于贵烟8号和贵烟13号,可以考虑作为未来贵州烤烟生产中的后备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生长特性 差异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