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880例无偿献血者血浆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覃柳燕 伍圣克 +2 位作者 唐余茂 何倒海 陈兴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抗体水平,评估人群对该病毒的免疫程度。方法选择2023年4月27日—6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收集的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880份,采用ELISA捕获法检测血浆SAR... 目的分析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抗体水平,评估人群对该病毒的免疫程度。方法选择2023年4月27日—6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收集的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880份,采用ELISA捕获法检测血浆SARS-CoV-2免疫球蛋白M(IgM)阳性情况,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血浆SARS-CoV-2免疫球蛋白G(IgG)阳性情况,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型、职业、民族、文化程度)无偿献血者的血浆SARS-CoV-2 IgM、IgG阳性率,并分析血浆SARS-CoV-2 IgM、IgG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880例无偿献血者中血浆SARS-CoV-2 IgG阳性870例(98.86%)、SARS-CoV-2 IgM阳性11例(1.25%),血浆SARS-CoV-2 IgM、IgG均阴性10例,血浆SARS-CoV-2 IgM、IgG均阳性11例。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血型的无偿献血者血浆SARS-CoV-2 IgM、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职业的无偿献血者血浆SARS-CoV-2 IgG阳性率比较P均<0.05,SARS-CoV-2 IgM阳性率比较P均>0.05。无偿献血者血浆SARS-CoV-2 IgM与IgG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r=0.011,P>0.05)。结论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浆SARS-CoV-2 IgG阳性率较高而IgM阳性率较低,可保护机体持久对抗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无偿献血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血液转置室温后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宇 陈兴智 +1 位作者 谭庆芬 黄江燕 《现代医院》 2013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冷藏血液离开贮血冰箱后置于室温(22~24℃)条件下,血液内部温度变化情况。方法使用血液贮存模拟血袋以及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环境下,将测温探头置于模拟血袋中或两袋血液之间,检... 目的了解冷藏血液离开贮血冰箱后置于室温(22~24℃)条件下,血液内部温度变化情况。方法使用血液贮存模拟血袋以及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环境下,将测温探头置于模拟血袋中或两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温度变化情况。结果 2 00mL规格的血液置室温中升温速度及到达10℃时间均比400 ml规格血液升温快及到达10℃的时间短,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了确保血液质量,200 ml规格与400 ml规格血液转置室温状态后不应超过30 min和5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冷藏 室温 温度 血液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辅之 罗爱静 +2 位作者 付连国 陈兴智 潘玮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问题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卫生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外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采用文献回顾研究方法,检索PubMed、EBSCO、EMBASE3个数据库收录的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的相关研... 目的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问题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卫生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外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采用文献回顾研究方法,检索PubMed、EBSCO、EMBASE3个数据库收录的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的相关研究论文,从"慢性病危险因素遴选"、"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和"慢性病风险预警模型质量评估"3个方面,对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建模所涉及的技术、方法和内容等问题进行归纳。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生物遗传、生活习惯、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风险预警建模方法可采用基于统计学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方法;预警模型的质量评估方法一般采用全局模型拟合评估、标度评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净再分类改善指数(NRI)和整合辨识力改善指数(IDI)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充分发挥公共卫生大数据优势,注重多因素联合作用对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遵循循证医学的思想,并充分考虑慢性病患病风险预警中的伦理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患病风险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市城市智慧医疗建设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
4
作者 刘鹏 陈兴智 +1 位作者 方习国 梁唱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以蚌埠市智慧医疗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智慧医疗建设现状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蚌埠市目前已经重视互联网技术在医疗中的运用,整合各种健康资源,但是从实施情况看,用户健康资料的建立、医院数据的运... 以蚌埠市智慧医疗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智慧医疗建设现状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蚌埠市目前已经重视互联网技术在医疗中的运用,整合各种健康资源,但是从实施情况看,用户健康资料的建立、医院数据的运用、远程视频会诊以及智能化的私人医院服务还没有充分开发,需要进一步搭建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蚌埠市智慧医疗的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社群模式在乡镇无偿献血招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唐丽娟 陈兴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2期167-16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社群模式在乡镇无偿献血招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采用常规短信招募方式的采血组为对照组,2021年11月—2022年6月微信群稳定运营期间采用常规短信联合微信群招募方式的采血组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日... 目的:探讨微信社群模式在乡镇无偿献血招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采用常规短信招募方式的采血组为对照组,2021年11月—2022年6月微信群稳定运营期间采用常规短信联合微信群招募方式的采血组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日均献血人次及采血效果。结果:两组融安镇日均献血人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试验组东泉镇、融水镇日均献血人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初次献血人次、重复献血人次、总献血人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微信社群模式应用于乡镇无偿献血招募,可以提高采血效果,增加采集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社群 乡镇 无偿献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原理的医学院校医工融合专业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实践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辅之 陈兴智 +4 位作者 杨枢 张浩 张钰 张敏 罗丹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5期749-752,共4页
探讨了"系统论"原理在医学院校"医工融合"相关专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的应用问题。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教育质量看成显性影响因素和隐性影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医工融合"相关... 探讨了"系统论"原理在医学院校"医工融合"相关专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的应用问题。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教育质量看成显性影响因素和隐性影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医工融合"相关专业的特点和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系统论"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在"卫生信息管理"和"医学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医学院校 医工融合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边智伟 陈兴智 +1 位作者 杨枢 王辅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37-39,44,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蚌埠某医学院校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性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提高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工融合 人才培养 隐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隐性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辅之 杨枢 +3 位作者 张浩 张钰 孔令超 陈兴智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析对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潜在影响的隐性因素。方法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收集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隐性影响因素的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提取访谈资料的初始概念,基于主轴编码确定概念的副范畴和主范畴。结果共提取139条描述性子句... 目的探析对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潜在影响的隐性因素。方法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收集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隐性影响因素的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提取访谈资料的初始概念,基于主轴编码确定概念的副范畴和主范畴。结果共提取139条描述性子句,分类归纳后形成29个初始概念,最终提取10个副范畴(教学设计、课堂沟通、情感建设、学生管理、奖惩机制、伙伴影响、师资管理、教师成长、校内环境、校外环境)和4个主范畴(教学行为、学业管理、师资建设、学习环境)。结论医学院校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性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学行为、学业管理、师资建设和学习环境4个方面。而要避免这4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则需要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管理层面做好相关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融合 人才培养质量 隐性因素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