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含蕨麻多糖的低热量浊汁饮料产品的关键工艺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兴叶 张小燕 +4 位作者 彭涛 殷欣 路宏科 马忠仁 丁功涛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2期63-66,75,共5页
本课题选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雪域高原所产的蕨麻为原料,开发富含蕨麻多糖浊汁饮料产品,并对其关键工艺进行改进创新,实现了原料中蕨麻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富集与充分提取利用,得到了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质量稳定的低热量蕨麻浊汁饮料。
关键词 低热量浊汁饮料 蕨麻多糖 复合酶法提取技术 复合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枸杞复合果汁饮料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兴叶 魏文慧 +4 位作者 彭涛 路宏科 殷欣 马忠仁 丁功涛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8期100-104,共5页
以甘肃生产的鲜枸杞和鲜食葡萄为原料,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及实验设计研究,解决了利用鲜食葡萄和鲜枸杞加工红葡萄枸杞饮料中澄清过滤难及功能性成分提取率低的关键技术难题。
关键词 鲜枸杞复合果汁饮料 原汁澄清技术 闪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麦中白地霉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涛 刘琦 +5 位作者 王千存 张怀予 路宏科 马文锦 陈兴叶 殷欣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73-77,共5页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分离得到了2株生长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对该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情况进行研究及生理生化鉴定得出该菌株为白地霉,分别为白地霉GQG28.1和白地霉GQG28.2。对筛选到的白...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分离得到了2株生长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对该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情况进行研究及生理生化鉴定得出该菌株为白地霉,分别为白地霉GQG28.1和白地霉GQG28.2。对筛选到的白地霉GQG28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生长温度范围为5℃~37℃,其最适生长pH5.6,最低生长pH值为3.2,最高生长pH值为11.0,利用该白地霉制得麦芽综合指标为206.15,所制麦芽糖化力为308.5WK、α-氨基氮为186mg/100g、浸出物相对质量分数为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麦 大麦 白地霉 酶活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酶解工艺条件对瓢儿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路宏科 李雪雁 +7 位作者 赵煜 杨旭星 马文锦 朱天地 殷欣 陈兴叶 张小燕 彭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7,共4页
以瓢儿为原料,对瓢儿酒加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将超高压酶解和灭酶技术引入瓢儿酒的生产工艺,确定超高压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3%,酶解压力160 MPa,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瓢儿汁的透光率为53.27%,维生... 以瓢儿为原料,对瓢儿酒加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将超高压酶解和灭酶技术引入瓢儿酒的生产工艺,确定超高压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3%,酶解压力160 MPa,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瓢儿汁的透光率为53.27%,维生素C(VC)和总酚保留率分别为93.82%和85.01%,以此瓢儿汁为原料酿酒,最终产品中VC和总酚含量的保存率分别为84.86%和7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儿酒 超高压 酶解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白地霉改造传统制麦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涛 张怀予 +5 位作者 刘琦 路宏科 马文锦 张小燕 杨旭星 陈兴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47-253,共7页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筛选出白地霉菌株作为生物制麦添加物以改造传统制麦工艺。以麦芽糖化力、α-氨基氮含量(α-AN)、浸出物含量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研究白地霉添加量、浸麦温度、浸麦pH值对麦芽品...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筛选出白地霉菌株作为生物制麦添加物以改造传统制麦工艺。以麦芽糖化力、α-氨基氮含量(α-AN)、浸出物含量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研究白地霉添加量、浸麦温度、浸麦pH值对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地霉接种量104CFU/g大麦、浸麦温度15℃、浸麦pH4.0的最优制麦工艺条件下,麦芽品质综合指标理论预测值为205.33,所制麦芽综合指标的实际值为206.15,糖化力为308.5WK、α-AN含量为186mg/100g、浸出物含量为87.1%,均高于轻工业行业标准QB/T 1686—2008《啤酒麦芽》中优级产品,且所制麦芽中均未检测出真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白地霉 糖化力 α-氨基氮(α—AN) 浸出物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粉微切、真空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涛 殷欣 +5 位作者 路宏科 马文锦 刘琦 张怀予 金明 陈兴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4-268,274,共6页
以金昌优质洋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结合响应面法研究微切、真空低温干燥技术对洋葱粉营养成分(芦丁、槲皮素、维生素的含量)及综合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切转速9000r/min(即颗粒直径0.00127mm)、干燥前浓度50%、干燥真空... 以金昌优质洋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结合响应面法研究微切、真空低温干燥技术对洋葱粉营养成分(芦丁、槲皮素、维生素的含量)及综合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切转速9000r/min(即颗粒直径0.00127mm)、干燥前浓度50%、干燥真空度23mbar、五段真空干燥温度为38、35、30、25、5℃的最优条件下,产品感官指标最优,且芦丁含量为0.57mg/g,槲皮素含量达到4.033mg/g,比市售喷雾干燥法生产的洋葱粉中芦丁高26倍,槲皮素高42倍,维生素E、维生素A含量也高出一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粉 微切 真空低温五段干燥 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主食化面条新产品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煜 彭涛 +4 位作者 张小燕 陈兴叶 路宏科 殷欣 杨旭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236,242,共6页
以马铃薯和面粉为主要原料,进行马铃薯面条新产品的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马铃薯面条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面条品质的主次因素为:薯泥添加量>食用碱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用盐添加量... 以马铃薯和面粉为主要原料,进行马铃薯面条新产品的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马铃薯面条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面条品质的主次因素为:薯泥添加量>食用碱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用盐添加量。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薯泥添加量42.2%,谷朊粉添加量2.1%,食用盐添加量0.45%,食用碱添加量0.064%,在此条件下,成品面条具有较好的感官特性,色泽略带黄色,有薯香味,感官评定分数为9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食化 马铃薯面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废水高活性絮凝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起政 路宏科 +6 位作者 彭涛 马文锦 陈兴叶 殷欣 张小燕 杨旭星 金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1,共6页
从马铃薯淀粉废水和黄河污水排放口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得到300株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絮凝活性在60%以上的细菌,对6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将复筛的6株细菌悬液按照等体积的比例进行复配,絮凝率最高的混合菌... 从马铃薯淀粉废水和黄河污水排放口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得到300株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絮凝活性在60%以上的细菌,对6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将复筛的6株细菌悬液按照等体积的比例进行复配,絮凝率最高的混合菌为N1和N2,达到96.41%,选取絮凝率80%以上的4组构建菌中的5株细菌,对其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为N1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N2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N3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N4赖氨酸芽孢杆茵(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N5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废水 絮凝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絮凝复合菌在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培养及资源化处理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怀予 彭涛 +6 位作者 马文锦 张小燕 陈兴叶 殷欣 路宏科 金红 杨旭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79-185,共7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培养絮凝复合菌的最佳营养条件,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所培养的絮凝复合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絮凝复合菌的最优条件为乙醇1.5m L/100m L、NH4NO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培养絮凝复合菌的最佳营养条件,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所培养的絮凝复合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絮凝复合菌的最优条件为乙醇1.5m L/100m L、NH4NO30.15g/100m L、KH2PO40.35g/100m L、p H7.0;利用上述培养的絮凝复合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菌投加量1m L/100m L、Ca Cl2投加量2m L/100m L、搅拌速度187r/min,此条件下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实际值达到89.10%,可回收粗蛋白物质6.23g/L作为动物蛋白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复合菌 优化 响应面 营养条件 资源化处理条件 马铃薯淀粉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工艺技术酿造特色葡萄酒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忠 金红 +1 位作者 陈兴叶 马文锦 《酿酒科技》 2015年第3期95-98,共4页
选用甘肃省当地种植的葡萄,开发出了一种18%vol以上半甜型特色葡萄酒。研究中采用了自然浓缩、续料发酵和使用高抗性复配菌种等关键工艺技术,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确定,得出了最佳前酵发酵底物浓度为28%、葡萄酒酵母与NGG酵母... 选用甘肃省当地种植的葡萄,开发出了一种18%vol以上半甜型特色葡萄酒。研究中采用了自然浓缩、续料发酵和使用高抗性复配菌种等关键工艺技术,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确定,得出了最佳前酵发酵底物浓度为28%、葡萄酒酵母与NGG酵母复配最佳比例为3∶7、前酵48 h时进行二次续料、二次发酵底物浓度为30%、酵母接种量为发酵液的0.5%、发酵温度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葡萄酒 自然浓缩 续料发酵 高抗性复配酵母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试验仪Mixolab确定低成本水晶粉丝配粉最佳配方
11
作者 张小燕 李梅林 +5 位作者 陈兴叶 彭涛 张辉 殷欣 路宏科 王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176,182,共8页
本文针对100%马铃薯淀粉制成的水晶粉丝成本高问题,采用新型的流变学检测仪器Mixolab混合试验仪,对目前市场上水晶粉丝的加工原料—马铃薯淀粉、鲜木薯淀粉和小麦淀粉三种不同淀粉的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根据其不同的流变学特性,配以谷... 本文针对100%马铃薯淀粉制成的水晶粉丝成本高问题,采用新型的流变学检测仪器Mixolab混合试验仪,对目前市场上水晶粉丝的加工原料—马铃薯淀粉、鲜木薯淀粉和小麦淀粉三种不同淀粉的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根据其不同的流变学特性,配以谷朊粉、复合增稠剂等辅料,得到不同配料间的差异性,优化产品配方,确定低成本粉丝配粉配方为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谷朊粉∶复合增稠剂为0.699∶0.1∶0.15∶0.04∶0.011,吸水率为58%。制作出来的粉条与100%马铃薯淀粉制成的粉丝相比,回生值较低,糊化温度较高,稳定性较好,蛋白含量较高,色泽相近,柔韧性较好,且生产成本下降。本文研究结果为实现低成本水晶粉丝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混合试验仪 流变学特性 配粉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