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沅江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研究
1
作者 刘建华 梁云龙 +2 位作者 伍超吾 陈公贤 孙新华 《作物研究》 2012年第5期589-590,595,共3页
沅江市近几年开展了平湖区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研究。通过6年的试验、示范、实践,形成了适合沅江的六大节水农业模式,各模式均获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为平湖区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节水农业 沅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江市优质稻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公贤 周长庚 +2 位作者 史友华 陈宏辉 刘省吾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70-72,共3页
通过对沅江市优质稻产业现状的调查,指出目前沅江市优质稻产业发展还存在生产标准化不高、优质化不强、机械化程度不高,企业品牌影响不大等问题,分析了沅江发展优质稻产业的自然优势、交通优势、人才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等有利条件,... 通过对沅江市优质稻产业现状的调查,指出目前沅江市优质稻产业发展还存在生产标准化不高、优质化不强、机械化程度不高,企业品牌影响不大等问题,分析了沅江发展优质稻产业的自然优势、交通优势、人才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等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模式创新、开展产业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服务等促进沅江优质稻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沅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建余 陈公贤 聂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13-15,37,共4页
研究了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钾量为112.5、150和187.5kg/hm2的条件下,水稻能增产,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由差值法测得的3个施钾处理早稻钾素利用率平均为27 3%,晚稻为42 8%。肥料氮... 研究了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钾量为112.5、150和187.5kg/hm2的条件下,水稻能增产,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由差值法测得的3个施钾处理早稻钾素利用率平均为27 3%,晚稻为42 8%。肥料氮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而提高,这一趋势在晚稻上更为明显。在每季水稻施钾量112.5、150、187.5kg/hm2的条件下,钾素平衡出现亏缺。在早稻施氮量150kg/hm2和晚稻施氮量180kg/hm2的条件下,洞庭湖生态区土壤上的氮素平衡中氮均出现盈余,氮素盈余量随钾肥用量提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稻连作制 钾肥 钾肥效应 钾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双季稻机插秧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建余 陈公贤 +5 位作者 高超 刘立人 陈丽群 曹慧 程鹏 程乐根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6-12,共7页
为了在洞庭湖生态区域推广双季稻机插秧,筛选适合机插的新品种,2015~2017年进行了双季机插品种筛选试验,主要根据农艺性状分析了早稻和晚稻筛选情况。结果表明:早稻在7月12日前可成熟品种为湘早籼32号;7月16日前可成熟品种为湘早籼45... 为了在洞庭湖生态区域推广双季稻机插秧,筛选适合机插的新品种,2015~2017年进行了双季机插品种筛选试验,主要根据农艺性状分析了早稻和晚稻筛选情况。结果表明:早稻在7月12日前可成熟品种为湘早籼32号;7月16日前可成熟品种为湘早籼45号和湘早籼42号;7月20日后成熟的生育期过迟品种机插不利于晚稻早插增产,不建议机插;可作晚稻机插早插批次品种组合有盛泰优018、隆香优130、盛泰优352、万象优377、深优星占和湘丰优100等6个;可作晚稻机插中插批次品种组合有湘丰优100、鹏优1127、深优9582、盛泰优352和沅1504等5个;晚稻迟插批次目前不建议推广应用。并讨论了早晚稻机插技术路径选择和品种分类搭配,提出了问题与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秧 品种筛选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