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载遥感技术的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状态监测应用综述
1
作者 王晋 陈倩勋 +6 位作者 韩萍 陈飞勇 秦瑛蔚 郭莲秀 王慧欣 徐景涛 杜玉凤 《资源与产业》 2023年第4期150-158,共9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状态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状态监测评价的时效性、连续性、多元性等要求也不断提升,从而为星载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发...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状态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状态监测评价的时效性、连续性、多元性等要求也不断提升,从而为星载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如今,星载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状态监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其获取的森林生态信息可以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长时间序列且空间连续的详细数据和参考依据。本文根据已有遥感研究,将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状态监测中的星载遥感技术归纳为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3类,从后向散射系数、极化SAR(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差分InSAR技术、极化干涉InSAR技术5个方面探究基于SAR的森林资源参数提取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并介绍了运用星载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生态状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的关键界面(林冠大气界面)和代表性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从指标体系构成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指标反演的可行性等方面出发,构建森林遥感生态指数指标体系对于准确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至关重要;2)通过集成各种监测系统优势,构建空天地遥感一体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智能监测平台,可以提高对森林资源参数的反演精度;3)使用星载遥感技术获取的森林生态监测信息能够为森林资源碳汇管护提供基础数据与重要参考;4)精准取得森林树冠、森林地表的相位,建立森林树高补偿模型是未来树高反演课题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遥感技术 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状态 INSAR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地形流域小流域划分命名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瀛汶河流域为例
2
作者 陈飞勇 陈倩勋 +5 位作者 江倩倩 马淑娟 徐景涛 任广欣 成小翔 王晋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5年第5期1-9,25,共10页
以混合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形,并包含大型水库的瀛汶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地形流域中小流域的命名方法。利用WordView遥感数据和ArcGIS中的Hydrology水文分析模型,对该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本研究得出... 以混合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形,并包含大型水库的瀛汶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地形流域中小流域的命名方法。利用WordView遥感数据和ArcGIS中的Hydrology水文分析模型,对该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共提取了1条主干流、22条一级支流、48条二级支流以及1个大型水库在内的完整水系网络;②根据本研究提出的混合地形小流域提取划分方法,最终得到了28个小流域,其中包括3个干流小流域和1个水库型小流域;③结合地形形态类型,小流域可分为坡面型、区间型和完整型,数量分别为3个、3个和22个,分别占比10.7%、10.7%和77.57%;④根据河网支流空间分布统计结果,流域上中下游的一级支流分叉数分别为0.33、0.77和1.50条二级水系/一级支流;⑤单位面积内一级支流长度与二级支流长度分布趋势相反,导致瀛汶河流域河网密度在上中下游的结果较为接近,为(0.53±0.1)km/km^(2)。研究结果可为混合地形小流域的提取划分及空间特征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混合地形 空间分布特征 瀛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